第17章 国士无双唯高颎,再学霸王强渡河(2 / 2)

他立即重赏于仲文,并任命于仲文做河南道行军总管,讨伐尉迟迥。</p>

对于一个刚从长安归来,又来自于尉迟迥敌对区的,朝中旧友和宿将,沁水的军头们总算讲出了,他们久已埋藏在心底的疑惑和担心。</p>

宇文忻问道:“公新从京师来,观执政(杨坚)意何如也?尉迥诚不足平,正恐事宁之后,更有藏弓之虑。”</p>

宇文忻有这个资格讲这句话,也有理由有这个担心。</p>

作为北周的头号战将,他参与了北周吞灭北齐的所有重大战役,居功至伟。</p>

现在尉迟迥不过据有北齐一半之地,根基又浅,并没有绝对的力量去对抗北周的战争机器。</p>

他所顾虑的只是荡平尉迟迥后,如何收拾残局。</p>

毕竟,杨坚与他们昔日只不过是同僚,但按局势的发展来看,恐怕很快就会成为君臣。</p>

名位区隔,高下之别,完全不同于以往同朝为臣。</p>

功高震主,鸟尽弓藏的事,在历史上已经不知上演过多少次了。</p>

于仲文很敏锐地捕捉到沁水相持的真相。</p>

他非常担心前线的将领,在疑惧丛生以后,军心一动,再无战意和斗志。</p>

他知道只有明确而坚定的态度,才能打破现在僵持的局面。</p>

于仲文赶紧说了一番话,以宽慰宇文忻的心。</p>

他坚定地说:“丞相(杨坚)宽仁大度,明识有余,苟能竭诚,必心无贰。”</p>

为了增强说服力,于仲文又给杨坚做了个广告,大肆赞扬杨坚,说自己在京三日,就见到杨坚的三善。</p>

迷茫中的宇文忻显然被说动了,赶忙问何为三善?</p>

于仲文立即例举了三个具体的事例,以证明杨坚的大度,不求人的隐私,有仁爱之心,这三点优秀的品质和处世待人之道。</p>

话里话外,非常明显,杨坚有成为明君的能力和度量,也绝对不会过河拆桥。</p>

跟着杨坚走,错不了。</p>

宇文忻心中权衡比较,终于认可了于仲文的话,他在大战之前,同样也代表了以他为首的原北周将领,终于认可杨坚的领导。</p>

他们愿意为杨坚战斗,也愿意为杨坚拼命。</p>

另一个人的到来,更是坚定了前线众将的决心。</p>

李浑将李穆家族无条件支持杨坚的消息,亲自带到军中。</p>

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晋阳李穆,这是风向标。</p>

于仲文和李浑出使沁水前线,加上高熲的监军,足以证明杨坚既富雄才大略,也足以通达人心。</p>

天下大势已定,撸起袖子加油干。</p>

沁水前线,军心重新合一,他们在等待一个时机,正式开始战斗。</p>

这个时间点立即来了。</p>

杨坚派来的监军,高熲的马蹄声,已响彻沁水两岸。</p>

高熲雷厉风行,各位将领也全力配合,东向渡河,进攻尉迟惇。</p>

尉迟惇是尉迟迥的儿子,他在沁水东岸,绵延二十里,预先布置了十万大军。</p>

他非常欢迎韦孝宽的军队主动进攻,因为他打了一手好算盘。</p>

他打算等韦孝宽的军队半渡沁水时发动攻击,到时韦孝宽进退不能,必然阵脚大乱,然后乘胜追击,大胜可期。</p>

这确实是一种高明的引蛇出洞的策略,以己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p>

可惜他错过了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他低估了北周的虎狼之兵的战斗力,也低估了北周将帅作战的决心。</p>

因为准备火烧韦孝宽的渡河之桥,尉迟惇下了一个让他后悔莫及的命令。</p>

他让自己的大军,稍微后撤,以免被风吹火猛,误伤自己一方的军士。</p>

敌军整体在移动和退却,这是一个绝佳的渡河时机。</p>

韦孝宽下令将全军的战鼓擂响,命令所有军队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过河。</p>

高熲更是个狠人,等到军队刚一过河,就学了项羽一招,命令将桥烧断,自断退路。</p>

不成功,便成仁,过河的军队,必须死战到底。</p>

绝境之下,北周军队迸发了惊人的斗志,他们一鼓作气,猛冲直杀,尉迟惇大军气势被夺,十万精兵,一朝崩溃。</p>

兵败如山倒,尉迟惇见大势已去,再不留恋,匹马逃回邺城。</p>

他知道,他还有机会,他的父亲尉迟迥已做好了准备,他将在邺城,将他失去的加倍赢回来。</p>

他差点如愿以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