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芒砀山一(2 / 2)

九州旗 祁陌魉 0 字 4个月前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之地、兴汉之地。也是永城市芒砀山汉文化旅游区,位于豫、皖、苏、鲁四省交界区,是汉文化旅游胜地,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纳入HEN省“三点一线”的黄金旅游带。孔夫子避雨处、夫子庙、陈胜墓、张飞寨、汉高祖斩蛇碑等名胜古迹不胜枚举。令人叹为观止的西汉梁国陵墓群,斩山作廓,穿石为藏,结构复杂,气势恢宏,宛如庞大的地下宫殿。</p>

历史古籍记载</p>

《史记·高祖本纪》:“秦始皇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厌(通“压”)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砀山泽巖石之闲。”</p>

西汉刘向《列仙传》:“山泽深固,多怀神智。有仙人涓子,主柱隐芒砀山得道”</p>

唐李白《丁都护歌》:“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p>

唐韩愈《苦寒》诗:“芒砀大包内,生类恐尽歼。”</p>

唐李贺《舞曲歌辞·公莫舞歌》:“芒砀云瑞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p>

《水浒传》第六十回:“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晁天王曾头市中箭。”</p>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血流芒砀白蛇亡,赤帜纵横游四方。”</p>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p>

芒砀山交通十分便利,东距徐州约80公里,西距商丘96公里,南距永城市区33公里。310国道、永砀公路、商萧公路、连霍高速公路贯穿其间,把芒砀山文物旅游区与周边城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徐兰客运专线在芒山镇设永城北站更是促进了芒砀山的交通便利。</p>

历史介绍</p>

芒砀山和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名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犹如一幅历史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又似矗立于千里平畴上的一座丰牌,处处镶嵌着美丽动人的故事。春秋时期,芒砀山属宋国领土。孔子去曹适宋,恰好经过芒砀山避雨。秦代初秦始皇置砀县,又置砀郡,山南为砀郡治所。秦始皇望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压之;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隐于紫气岩,斩白蛇起义。而陈胜起义之后却被部将吕臣杀害,被埋葬于芒砀山主峰南侧山脚下。该处存有陈胜的墓冢跟郭沫若手书的石碑。到了西汉时期,芒、砀二县分别属于梁国和沛郡。汉文帝刘恒在此建高祖庙,并亲往祭祀;梁孝王刘武曾在芒砀山左右筑东苑,包括落猿岩、栖龙岫、鹤州、雁池、凫岛等风景。在东汉末年,曹操曾设“摸金校尉”及“发丘将军”盗取及发掘永城芒砀山山上的汉梁王墓群72船宝物。刘备、张飞等曾与曹操争夺徐州,张飞败走后据守芒砀山,并筑寨称王。至今山寨仍存有两余米的石墙。唐代起义军曾与唐室士兵战于其中一个山头磨山之上。高适、李白、杜甫、祝枝山畅游芒砀山,传下千古诗篇;水浒英雄樊瑞、项充、李衮芒砀山聚义,宋江、吴用、公孙胜前往收降,《水浒传》有篇目曰:“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明代末年,流寇李自成占据芒砀山抗衡明军。抗日民族英雄鲁雨亭血染李黑楼,长眠于芒砀山麓。山以人名,人以山显,其山溢彩盈韵,其人名灿史章。</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