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去道观祈福(2 / 2)

农女谋福 西林葳蕤 0 字 11个月前

程娇娇听了这话觉得这惩罚不会太大,松口气的同时又委委屈屈的哭道:“可我饿……”

“忍着吧!反正你就记着,不管怎么罚不要闹,好好认错,爹慢慢想办法。还有,不要乱说话,否则可没人再会救你!”

娇娇小时候挺伶俐的,怎么越长越蠢?

都是曲氏都带的。

老太太看着熟睡的老伴,真想把人推醒和他好好说说这事。

到底要怎么处理,明天早上就要拿出个结果。

轻了不行重了不行,她有些头疼的想了半宿。

第二天一早去叫了杨氏,然后上二房对程二和曲氏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咱们程家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却也是有规矩的。程娇娇犯了错就得罚!她这样的性子,就是嫁了人,也会祸害了人陈家,咱们是结亲不是结仇。我想了一夜,这种事绝对不能轻了罚。”

“老二,你今个启程去趟平阳县,平阳县城外头有个阳首山,山上有个平阳道观住了不少的女道,给道观里舍些银子,就让娇娇过去呆上一年,为自己赎罪也为初一祈福吧!”

三人从没听说过这种事。

平阳县是邻县,离她们很远,娘竟然知道那里有个道观。

“娘~”几乎是同时,三人叫起娘。

杨氏觉得这样太便宜她了。

曲氏觉得这也太重了,去那么远的道观,真要出点什么事家里都不知道。

程二却觉得娘真聪明,竟能想出这么个主意,既能堵了大房的嘴,又能让娇娇远去一段日子淡化了这事。

“~”老太太摆了摆手:“她若能改好,就呆满一年回来待嫁。若不能,就跟陈家把亲退了,咱们程家就当没这个孩子。”

程二应了,让曲氏收拾包袱,老太太这才对杨氏说,“那道观里都是各家犯了错的女眷,日子清苦不说,还要种田挑水担柴……她去这一年,不去了半条命才怪!”

“我知道你心里担心初一,你放心,我已经让你爹去找那张老道了,他算的命,他出面说,肯定有人信。初一年纪还不大还等得起,等老大中了举,过上个一年半载的这事就更淡了,到时候老大的身份在还能找个好的……”

“这样也算全了咱们家的名声。就算说了是她传的流言,难不成初一和初七的名声就能好了?人家肯定会寻思,一家里有这么个坏胚子,那其他人呢?”

老太太掰开了揉碎了给她解释,也是怕她心里有心结,杨氏也懂,可就是气不过。

她沉默片刻,“娘,以后程娇娇无论是好是坏,我们大房不认这个侄女!”

老太太知道她是个倔脾气,那话说这么满,万一她将来有了大造化呢?

“行行行!你要觉得这样心里好受些,那你就这么办!”

初七听说程娇娇被送进道观,看老太太的目光都有些不一样了。

这怎么听着跟那些深门大宅里的套路一样呢?可程家只是农耕人家啊?程家难道之前富贵过?

不过,看着曲氏收拾出来的大包小裹有些不顺眼,她围着转了两圈后有些惊讶:“二婶,你给程娇娇带这么多东西啊?我怎么觉得她不像是去赎罪,倒像是去串门?”

老太太过来扒拉了几下,“这些都送我屋去!我给她收着,那道观里可不兴穿自家的这些衣服。”

心里有些纳闷,啥时候这丫头竟然做了这么多的衣服?瞅着都是细布的,可怪好的。

初七如愿的又挨了曲氏的几眼刀子,她笑嘻嘻的歪着头问:“二婶,你眼睛抽筋了吗?要不要我给你揉揉?”

杨氏站在正院门口喊她:“过来帮娘摘菜。”

她跑过来,杨氏拉她进厨房小声说:“你惹你二婶干什么?你就不说,你奶也不会让带的。”

初七撇撇嘴:“我就是看不惯!就是想气气她。”

杨氏无奈的叹气,“你啊你,怎么就这么多小心眼!也不知道随了谁。行了,去玩去吧!”

“不用我帮你摘菜了?”

“不用,有娘和你姐呢。”

初七想想还是没有出去,家里菜收的差不多了,马上就该收粮了,活多得很,今天厨房做饭的活轮到杨氏。

她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帮着烧火跑腿。

耳朵却竖起来听着外面的动静,听到声音跑到门口,看着程娇娇委委屈屈的哭着上了牛车渐渐的远去。

抬头看天,想到之前程娇娇那句“大爷没了”的话,到底不放心,去找了程五。

程五觉得这都是程娇娇的臆想,“她还说了初一嫁进官家享福,她被商家磋磨,这不都胡扯吗?我看她就是自己瞎想出来的。”

又笑话她:“你这个小丫头人不大操心的事可真不少!你放心吧,你爹他们好几个人呢,又是跟商队一起走,还有镖队跟着,这路都是官道,这么多年就没听说过有劫道的,路上能出什么事?”

见她不说话就撅着小嘴盯着他看,看得他莫名的就冒出一脑子门的汗,“你爹刚走一日。五叔答应你,再等几日,若你爹没有信来,那五叔就去府城找你爹去。这总行了吧?”

初七脸上这才露出丝笑意。

也许真如五叔所说,是程娇娇的臆想呢!<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