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当初张鹤鸣两父子去村支书家,被人传谣言说张鹤鸣是为了卖宅基地。

后来众人才知道,人家这是要建房子,是为了花钱。

现在村里能够建新房子,就那么两,三户人家。

其他人能建房子,那是在外面辛辛苦苦赚了好几年的钱。

张鹤鸣之前做过什么,村里的人都十分的清楚。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张鹤鸣就能建房子,那得赚了多少钱。

张鹤鸣赚钱的速度,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村里就产生了很多种的说法,有人说张鹤鸣被大领导看重,才能这么赚钱。

这么一种说法,在村里得到的认同是最高的。

张鹤鸣除了赚钱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棉纺厂的副厂长。

一般的人,是绝对不可能这么快成为副厂长的。

只有得到了大领导的赏识,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厂长。

现在的张鹤鸣不仅赚了钱,而且还有权,妥妥的是人生赢家。

这个可能传出去之后,整个张家村对于张鹤鸣一家人的态度,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

张鹤鸣一家人在村里的人缘,本来就不错。

现在有了张鹤鸣的加持,所有村民对于张鹤鸣一家都十分的客气。

甚至在态度上面,还带着一丝讨好。

普通农村能够出一个大人物,绝对算是一件大事了。

村民们对于他们态度的改变,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张鹤鸣来到村口之后,受到了村民们热烈的欢迎。

对于村民们这种热情,张鹤鸣表现得十分谦逊。

这让村民对张鹤鸣的态度,就更加的友好了。

村子里那几户能建房子的人,在村里总觉得高人一等。

村民们对于这种现象,表面上不会说什么,心里肯定会有意见的。

不就是赚了几个臭钱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今天张鹤鸣的这种表现,让村民们心里十分的高兴。

面对辈分高的长辈,张鹤鸣在礼数十分的周到。

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村民们对张鹤鸣有更多的好感。

在村口待了一会儿后,张鹤鸣这才提着东西往家赶。

看到张鹤鸣离开的背影,村民们还在议论纷纷。

“张鹤变化真大,就像两个人一样。”

“瞧瞧人家有钱了是什么态度,再看看有些人,真的是没法比。”

“你说得有道理,有些人赚了钱就眼比天高,觉得自己好像跟皇上一样。”

“我告诉你这些人这辈子就这样了,发不了大财的。”

“没错,张鹤鸣就不一样了,他以后肯定是村子最有出息的人。”

“张宝庆生了个好儿子啊!”

王晓丽知道张鹤鸣今天会回来,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看到张鹤鸣提着这么多东西,王晓丽忍不住抱怨了起来。

“上次不是跟你说过了吗?回家就不用带东西了!浪费钱!”

张鹤鸣哈哈一笑,“妈,这可是曼玉特地买给你们的。”

“曼玉这次怎么没有回来?”张宝庆问道。

张鹤鸣说:“曼玉现在上夜校了,请不了这么长的假。”

听到张鹤鸣这个回答,张宝庆眉头微微一皱,却没有说些什么。

王晓丽赶紧道:“曼玉现在去夜校,以后是不是就成大学生了?”

“妈,大学生哪有这么好当的。”张鹤鸣笑道。

张宝庆敲了敲桌子,“行了,先吃饭吧!”

妹妹张小雨去镇上的高中了,要周末才会回家。

没有张小雨在,饭桌上就剩下王晓丽的声音了。

“鹤鸣,你多吃一点!”

“鹤鸣,你就不要吃饭了,多吃一些菜!”

张鹤鸣两父子饭桌上,并没有说几句话。

吃完饭后,王晓丽便端着碗筷去厨房了。

张宝庆开口道:“曼玉现在去夜校,学的什么东西?”

“主要学会计一类的,以后她负责管账。”张鹤鸣如实道。

张宝庆说:“那你呢?怎么不去报个夜校?”

“我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张鹤鸣说。

对于张鹤鸣来说,他去夜校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以后要是有机会的话,可以去大学搞个教授之类的职称。

张鹤鸣对于自己的未来,已经有了详细的规划。

对于普通人而言,大学的教授职位想都不敢想。

在张鹤鸣这里,没有任何的难度。

听到儿子这样说,张宝庆有些不高兴。

“曼玉这么优秀,现在还想着去夜校学习,你怎么一点上进心都没有?”

听到张宝庆这样说,张鹤鸣有些哑然失笑。

“爸,难道我现在的成就,还不足以说明我上进吗?”张鹤鸣问道。

听到张鹤鸣这个问题,张宝庆顿时就没话说了。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能够做到副厂长还能赚这么多钱,一般人根本做不到。

要说张鹤鸣不上进,确实有些不妥。

想了半天,张宝庆才挤出这么一句话,“多学一些东西总是没有错的,有文凭,总归是好事。”

“爸,以后等我有空了,到时候去学校弄个教授当当。”张鹤鸣说。

张宝庆听完白了张鹤鸣一眼,“这种牛你就不要吹了。”

在张宝庆朴素的认知里,世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张鹤鸣能够赚钱,这是事实。

能够赚钱,并不意味着张鹤鸣可以做任何事情。

对于知识,对于大学,张宝庆还是很敬佩的。

张鹤鸣说想去大学当教授,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看到父亲一脸不相信的样子,张鹤鸣并没有过多的解释。

这话现在不管谁听见,都会觉得张鹤鸣在异想天开。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事情并非没有可能。

前世那些商业大佬,哪个身上不背着几个大学的名誉教授称号?

再过几年时间,大学生都泛滥成灾了。

一个大学教授的职称,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

中午休息了一会后,张鹤鸣就跟着父母来到了宅基地。

地基已经打好了,旁边的地上堆满了材料。

“你上次给的图纸,我让师傅看过了,师傅问是不是有些大了?”张宝庆说。

张鹤鸣摇了摇头,“不大,你就让师傅按照图纸去建。”

“如果按照你的图纸去建,材料可能要比人家多出一半。”张宝庆说。

张鹤鸣说:“没事,这房子又不是住一天两天,这是要住十几年的地方,宁缺毋滥。”

“这些材料差不多用了五千块钱,到时候可能还要再买一些。”张宝庆开始算账。

张鹤鸣摆了摆手,“爸,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少了找我要就行。”

“不少了。”张宝庆摇了摇头,“还有一万五,就算再买一些材料,绰绰有余了。”

张鹤鸣说:“材料只是一小部分,人工才是最贵的,还要请工人们在家里吃饭。”

“老头子,这件事情你就听儿子的。”王晓丽在一旁说的。

张宝庆没有说话,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人要是请齐了,明天就直接开工。”张鹤鸣说。

张宝庆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他巴不得早一点动工。

“那好,我今天就去跟师傅们说,明天开始动工。”

第二天一大早,整个张家村就热闹了起来。

对于张鹤鸣家这个新房子,村里人都十分的好奇。

房子没有建之前,村里就对此议论纷纷。

议论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张鹤鸣家的宅基地面积太大了。

一亩地宅基地,这绝对是很夸张的一件事情。

现在众人都很想知道,张鹤鸣家这个房子到底会建多大。

宅基地的面积有一亩,那房子面积肯定不能小。

从地基来看,张鹤鸣家的房子就比正常房子大一点点而已。

两者相差的面积,还是比较大的。

今天张鹤鸣家的房子总算是开工了,村里的人自然知道要来见识一下。

张鹤鸣这么大的宅基地,肯定是有所目的的。

随着工人的到齐,房子总算是开始动工了。

张宝庆和王晓丽站在人群当中,接受着众人的道喜。

王晓丽脸上的笑容,一直就没有消失过。

张宝庆板着脸,时不时露出一丝笑容。

张鹤鸣看到这一幕,心里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只要爸妈能够高兴,这房子就算是建对了。

原本嘴巴和王晓丽想去帮忙的,被张鹤鸣制止了。

建房子这么辛苦的事情,张鹤鸣可不舍得让爸妈去干。

没有必要为了省这么一点钱,让爸妈去受苦。

在基地看了一会儿,张宝庆便让王晓丽赶紧回家做饭。

今天这些师傅,是要在家里吃饭的。

张鹤鸣说:“妈,你多请两个人去家里帮忙,我给他们工资。”

“不要说这些。”王晓丽低声道,“村里有事大家都会帮忙,谈钱就伤感情。”

张鹤鸣微微点头,这确实是他考虑不周。

如今农村的民风,还是相当淳朴的。

大家平时会有一些摩擦,可关系都还不错。

谁家有红白事,村里人都会一起帮忙的。

真要谈钱的话,就属于看不起人家了。

一直忙到中午,张宝庆赶紧叫工人去家里吃饭。

工人们辛苦了半天没有推迟,直接就往张鹤鸣家里走。

此时张鹤鸣家的院子里,已经摆了两张桌子。

桌子上面丰盛的饭菜,让所有的工人都很意外。

师傅们去其他地方建房子,一般的待遇是十个菜。

十个菜里面,一半要有肉。

家里条件稍微好的,肉可以多做两个。

张鹤鸣家里今天准备了十二个菜,其中十个都是荤菜。

剩下两个是青菜和汤,可以说非常的有诚意。

张宝庆见工人们没有动作,赶紧让他们坐下。

“老张,你这待遇有点高啊!”领头的老师傅说。

张宝庆满脸笑容,“这是我儿子特意交代的,说你们辛苦了半天,应该吃好点。”

“就冲你这句话,房子你们就放心好了。”老师傅立马就拍胸脯保证道。

听到老师傅说这话,张宝庆的脸上全是笑容。

“我相信你们,赶紧坐下吃饭吧!”

工人们坐下之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看着桌上的饭菜一扫而空,王晓丽有些肉疼。

今天这一顿饭,可没少花钱。

王晓丽是想简单一些,按照一般的标准就行了。

张鹤鸣知道后态度很坚决,那就是一定不能小气。

今天光是买肉,就花了一百多块钱。

要知道这么多的肉,普通一家人都能吃一年了。

工人们吃完饭后,都在夸张鹤鸣家大方。

他们都向张宝庆保证,房子的工期和质量都不用担心,肯定是最快最好的。

听到工人们这么说,王晓丽突然觉得这钱花得值。

这房子建起来之后,那可是要住几十年的。

真要出了问题,那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

现在无非就是多花一点钱,是非常划算的。

张鹤鸣家十二个菜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去张鹤鸣家帮忙的那些人,早就把这个消息传出去了。

这么丰盛的饭菜,有些人过年可能都吃不上。

张鹤鸣家这些饭菜,现在是做给外人吃的。

他们自己家的人,那是不是每天都能吃上?

想到这些,村里的人对张宝庆两夫妇都十分的羡慕。

之前张鹤鸣的所作所为,让所有人都觉得张宝庆生了一个不争气的孩子。

现在看来,他们的结论下早了。

张鹤鸣确实不争气,现在是浪子回头,给张宝庆争够了面子。

“我早就说过,鹤鸣这孩子有出息的!”

“鹤鸣家的这房子,肯定是村里最好的。”

“十二个菜啊!附近几个村子,还没一家能做到的。”

外界的议论,张鹤鸣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张鹤鸣原本想让爸妈在家休息,两个人却根本坐不下。

他们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家里的房子。

张鹤鸣让他们在家里休息,那简直就是煎熬。

看着两人浑身是劲的样子,张鹤鸣无奈地摇了摇头,没再阻止。

新房子对于农村人而言,那可是大事。

让他们在家呆着不去看,这完全不可能。

张鹤鸣拿起扫把,准备把家里打扫一下。

刚扫了一会,外面突然传来了张目林的声音。

“鹤鸣在家吗?”

张鹤鸣赶紧回答道:“张支书我在家,找我有事吗?”

听到张鹤鸣在家里,张目林便笑呵呵地走进了院子里。

看着张鹤鸣手上的扫把,张目林有些意外。

“你在打扫卫生吗?”张目林一脸的惊讶。

张鹤鸣笑着挥了一下扫把,“我爸妈急着出门,我就把家里打扫一下。”

张目林深深的看了张鹤鸣一眼,这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

“张支书找我有什么事吗?”张鹤鸣主动问道。

张目林点了点头,随后说:“找你确实有些事。”

“有什么事情,坐下来说。”张鹤鸣放下了扫把。

对于张鹤鸣这个态度,张目林脸上露出了赞许。

坐下之后,张鹤鸣给张目林倒了一杯水。

张目林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张鹤鸣会这么礼貌。

村里发财的人不止张鹤鸣一个,可能够做到张鹤鸣这个地步却一个都没有。

“鹤鸣,你真的变了很多。”张目林感慨道。

张鹤鸣摇了摇头,“以前混账事做太多了,让我爸妈操心了,希望以后能够弥补。”

“你放心好了。”张目林十分的肯定,“你爸妈现在肯定非常的高兴。”

张鹤鸣笑着点了点头,没再说这件事情。

轻咳一声,张目林便说起了他来的目的。

张鹤鸣听完之后,稍微点了点头。

“鹤鸣,你觉得怎么样?”张目林赶紧问道。

张目林这次来找张鹤鸣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张鹤鸣给村里一些人安排工作。

“不知道您所说的这些人,都是谁?”张鹤鸣问道。

张鹤鸣只有把这件事情弄清楚了,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做。

张目林说:“就是村子里一些没有找到工作的年轻人,如果你们厂里能接受年纪比较大一点的,那就更好了。”

张鹤鸣微微点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倒不是不能安排。

现在制衣厂正在提升产量,村子里的人能去上班,自然是一件好事。

现在唯一的问题,那就是制衣厂是不包吃住的。

这对于张家村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张鹤鸣没有大包大揽,直接就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张目林眉头微微一皱,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恐怕张鹤鸣都没有什么办法。

“如果他们能够自己解决吃住,制衣厂就能接受他们吗?”张目林问道。

张鹤鸣摇了摇头,“制衣厂已经开始招工了,具体情况我得问过之后才知道。”

“那你先去问一下,我也去问一下村民们的意见。”张目林说。

张鹤鸣说:“这样自然是最好的,我现在就去问一下。”

“那好,我等下再来找你。”张目林说完后,就直接离开了。

张目林走后没多久,张宝庆和王晓丽就回来了。

“刚才张目林是不是来过了,他找你什么事情?”张宝庆问道。

张鹤鸣没有隐瞒,把张目林来的事情告诉了张宝庆和王晓丽。

听到这件事情后,张宝庆和王晓丽对视了一眼。

“鹤鸣,你要是觉得为难,直接拒绝他就好了。”张宝庆说。

王晓丽点了点头,“你爸说得没错,这种事情可不能轻易答应。”

“爸妈你们放心。”张鹤鸣说,“我心里有数。”

现如今的棉纺厂和制衣厂,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招人这种事情,张鹤鸣自然是不敢大意的。

见张鹤鸣有主意,张宝庆两人便没再说什么。

张鹤鸣来到小卖部,拨通了吕俊明的电话。

电话响了一会,这才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