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入冬后的嵩山少林,披覆在皑皑的白雪之下。这季节上山来的香客游人几已绝迹,寺中的僧人均奉方丈严令,不得出寺门一步,少林寺已俨然与世隔绝一般。

这天清晨,寺门外突然来了几名访客,为首一人貂帽貂裘,气宇不凡,见到知客僧便直言道:“我要见贵寺方丈,烦请通禀。”

知客僧是见惯大场面的人,来人的气势他并未放在心上,只是淡淡地回了句:“敝寺方丈正在闭关中,什么人也见不到,施主若是烧香还愿的,便请入寺随喜,若是单为求见方丈,还是打道回府吧。”

来人并不理会,一径向里面行去,淡淡道:“那就请贵寺方丈出关吧。”

知客僧先是勃然,却没敢怒形于色,他已从来人平淡的语调中听出一股具有无上威严的气势,心头一凛,追随在后小心问道:“请问施主名讳?”

“长安第文。”

这四个字便如在知客僧耳中响了四记闷雷,他再不敢多话,一溜烟般抢先进去禀报监寺大师去了。

第文对这和尚急促中显露出来的轻功也是赞叹有加,却没说出来,来到大雄宝殿,便止步不行,负手于后,仰瞻释迦牟尼金容。

他素来不信佛道二教,家遭惨变后更对因果报应,生死循环之说嗤之以鼻,也或许他父亲一向被人奉之为神,他见惯了反而不觉仙佛有何令人敬仰膜拜之处。

一个僧人礼拜方毕,见第文这副大模大样的傲态,不禁怒动于中,怒喝道:“何人大胆,见佛不拜。”

第文笑道:“我既无罪孽,无须忏悔,又不痴心妄求福禄,何必拜佛?”

那僧人不禁语寒,他自小入寺,只知参禅礼佛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倒未想过拜佛也须缘由,兼且上山入寺的香客游人也无不顶礼膜拜,比寺中的和尚还要多几分虔敬,蓦然见到一个敢与佛祖对视的狂徒,自不免心生怒气,然则细思第文的话,也不无道理,僧人拜佛自是本分,世人拜佛无非是祈福消灾,既然无所祈求,不拜亦可,虽作如是想,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愣怔在那里。

大雄宝殿右侧的角门里传来一阵急匆匆脚步声,一个身着鹅黄袈裟的老和尚走了进来,朗声笑道:“二少,您大驾光降,怎不派个人先来说一声,老衲也好到山门外接驾,您这可是存心要老衲负罪呀。”

第文看到是少林寺戒律堂首座智律大师,忙躬身一礼道:“大师言重,晚辈何以克当。”

智律忙扶住他下拜之势,笑道:“二少佛犹不拜,却拜老衲,这不是要加重老衲的罪过吗?”

第文一笑平身,道:“晚辈生平不拜佛,不敬神,却不敢目无长辈。”

智律握住他手,端详了他半日,叹道:“尊府遭难,敝寺忝在近郊,本应有个照应,不巧的是方丈师兄先一日闭关,传下法旨:阖寺僧众不得出寺门半步。老衲等竟不能到府上拜望,实是罪过。”

第文狡黠一笑道:“方丈大师这闭关的日子也巧的很哪。”

智律自不难听出他话外之音,饶是他禅心如水,风雷不惊,也不禁赧颜彻颈,作声不得。

又听得一人的声音道:“二少是说老衲有意规避了。”

智律闻声大惊,回头看去,从他进来的门里走出来的竟是一直在入定的掌门师兄智海,他失声道:“师兄……”

智海一笑道:“无妨,是智禅师弟鸣指助我出定,二少乃是贵客,指名见我必有要事,我焉敢匿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