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文 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败漠北(1 / 2)

我伐天下 从小不会爬 2583 字 2019-10-02

 成吉思汗看过美人之后非常满意,便同意了金人的求和,但他那副色鬼的模样只不过是做出来让金人看看的罢了,这样他们便会放松警惕,毕竟现在虽然不得不暂时留下金国,但将来还是要斩草除根的。成吉思汗也不是不好色,但像他这样野心勃勃的人,绝不会因为贪恋美色而影响自己一生抱负的实现,美色始终不过是他成功路上顺便收获的战利品罢了。

其实成吉思汗之所以会接受金人提出的条件,是因为他看到清单中的兵器后突然意识到他忽略了时间问题。这个时间,指的不是行军与作战的时间,而是蒙军适应优质装备的时间。成吉思汗从来都认为蒙古骑兵的战斗力是天下第一的,但是当初他们却被赵奈的混编军团打得落荒而逃,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装备差距太大。

虽然当初灭掉塔塔尔人的过程中缴获了不少优质兵器装备,但这么多年下来,耗损相当惊人,如今剩下的“高档”货还不够一万人用,这些自然都被成吉思汗中饱私囊,交给了他的亲军“怯薛军”。可“怯薛军”战斗力再强,也不可能就靠那万把人包打天下,而其他的三十万蒙古骑兵才是主力,可他们却都基本还停留在骨箭钝刀的状态,这如何是装备精良的大宋军队的对手呢?

然而,即使有了大量优质兵器装备,军队的战斗力也不会瞬间暴涨,官兵们普遍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举例来说,铁箭的威力自然比骨箭大得多,但它们的分量也要重得多,刚开始使用的时候弓箭的命中率必然大打折扣。何况更换的远不止弓箭一种,要想将这些新装备完全转化成军队的战斗力,没个把月是不可能。正所谓“兵贵神速”,这额外多出一个月的时间,谁知道宋军会在大漠取得多大的进展?

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可怕了,而金军却愿意直接将成套的优质兵器装备双手奉上,而且所有的财货物资都会分门别类地打包,不必蒙古人一点点去抢,这便为他们节约了大把时间,所以成吉思汗权衡了一下轻重之后便答应了下来。毕竟在老家被端、军心不稳的情况下,光靠他个人的魅力也维持不了太久,在这种情形下,这次就算攻下了上京,也不可能灭亡金国,到时候他们一撤,金军还是会将失地轻松夺回。这样的话,还不如现在做做人情,反正这次伐金有可能抢到的好处也就这么多,金人割肉让出的好处已经不止这个数了,毕竟战争损耗是惊人的。在这种情况下,成吉思汗选择暂时作出轻微的妥协,其实反而是“不胜而胜”、狂捞实利之举

完颜雍作出这样的选择,一来确实是出于无奈,二来也自有深意。如果继续与蒙古人硬抗下去,那女真人迟早是顶不住的,而蒙古人对待抵抗者的方式只有一个,那便是屠杀。而大宋却要文明得多,即使愤怒于金国的背叛而大举征伐,也不可能像蒙古人那样斩尽杀绝,毕竟随着大宋的日益强大,当年两族之间的刻骨仇恨已经基本化解了。在所有民族之中,汉人的民族性格比较特别,往往是越弱势的时候,便越记仇,反倒是强大起来以后却显得非常宽容。虽然这一点并不适合生存竞争,但却是汉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对现在的金国来说,“宁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绝对是至理名言。而且,完颜雍也偷偷派人向大宋朝廷诉苦,说明他们这样做只是无奈之下采取的缓兵之计,只要大宋北伐大漠,金军愿意作为前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