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文 第四百四十一章 民族政策(1 / 2)

我伐天下 从小不会爬 2636 字 2019-10-02

 经过赵抗的试验和研究,他发现注意营养卫生在短时间内固然有利于人类健康状况的改善,但长期这样的话,反而会降低人体的适应能力,甚至会导致身体机能的“退化”。所以赵抗一方面做好普通居民的营养卫生工作,另一方面则在主力部队中增加了适应能力的训练。这种训练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不定期地让将士们吃生食、忍受污秽的环境、甚至忍受难捱的饥饿,如果承受不住病倒或是忍受不了的话,则将被从主力部队中除名。这项工作才开始没多久,等到完成之后,北伐就可以开始倒计时了。

这两年来赵国的变化很大,一方面为了扩军备战,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掌握领地的实际情况,赵抗于半年前开展了赵国建立以来的第一次人口普查。虽然到现在也没有完成,但是根据已收集来的资料分析,现在赵国的人口如果连奴隶和外国过来的流动人口也算上的话,恐怕已经突破一千万了,即使只论经济实力,在东方各国之中也仅次于宋金两大巨头。

在这一千万人口中,汉族约六百万人,而说以汉语来进行判定的汉人则超过了八百万,其中获得国民资格的要稍少一些,但至少也有七百五十万人,这个初步的结论很清晰地显示出了赵国目前的民族构成。作为新兴的多民族国家,不解决好内部的民族矛盾是肯定不行的,除了一直在进行的汉语汉字推广工作以外,赵抗还三管齐下,总算解决了这一历史上的大难题。赵抗的第一步举措就是尽力维持汉族作为赵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并不断强化,因为从史料中可以看出,从古到今,还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在主体民族人口不足总人口一半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民族和睦的,而主体民族的力量越强,多民族国家内部才越不容易爆发民族间的冲突,五胡乱华就是很有说服力的反例。为了保证这一点,赵国当初并没有急于扩张,而是在不断引进大陆汉人移民的同时稳步蚕食,始终保持汉族的人口优势,这才没有出现类似当初秦灭六国后因消化不良而迅速解体的情况。

相较第一步举措而言,第二步举措则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那就是通过宣传等多种手段,消除民族间的歧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赵抗一直在尽力淡化以血缘作为判断依据的汉族概念,而不断突出强调以文化作为判断依据的汉人概念,使之取代汉族成为新的主体民族判定,这无疑将大大增强其他民族的向心力。因为血缘是改不了的,而文化则可以学习,他们便有了融入大家庭的可能。尽管如此,赵抗却毫不犹豫地否决了某位大臣提出的优待“蛮夷”的提案,这又是为什么呢?

“给少数民族以优待,其实等于在变相地说他们不如汉人,这种歧视性的优待,和嗟来之食有什么区别?”,赵抗驳斥道,“当然,他们由于本身的经济文化比汉人落后不少,适当地扶持是必要的,但却不是你们所说的那种方法。”

赵抗提出了按地区来进行政策倾斜的方针,这样一来既支持了那些生活困窘、文化落后的那部分非汉人族群,又避免令其产生受歧视的屈辱感。而且这样一来,就无需对那些居住在台湾等发达地区的异族人进行没有必要的补贴,而赵抗同时将其中的佼佼者作为榜样大肆宣传,没过几年,赵国的少数民族就纷纷以取消优待和政策倾斜为荣,而赵国的民族矛盾也得到了进一步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