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天子(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推开门,屋子里很冷清。

原本一直就是这个样子,但如今,只觉得这屋子、这院落、这偌大的渭阳侯府,都冷清得令人孤单和害怕。

邓弥一整天下来都没有吃过东西,因为担心她的身体会垮,窦景宁送她到寝居后,自己去了后厨。

屋内炉火的灰烬是冷的。

屏风上搭着一件银灰色的披风。

邓弥愣愣站着,望着那件披风发了很久的呆,她慢慢走过去,从屏风上取下那件披风,眼眶一下就红了,她将脸埋在披风里,细声地抽泣,耳边重复回响起的,是邓康说过的那句

“我还是跟你最亲”。

我要怎么救你啊,子英……

“我该怎么做……阿娘……兄长……”

身边人被死亡带走,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变成棺木中不动不笑不会呼吸的冰冷躯壳,这样的痛苦,她不想再承受了。

杨洋曾经告诉她,人生在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而为。

――尽力而为吗?

一定还有未尽之力。

“我能做什么……我还能再做什么……”

忽然之间,她想到了。

……或许,这是仅剩的一条路。

邓弥从地上爬起,跌跌撞撞冲出屋子,她在门口撞翻了窦景宁端来的汤。

窦景宁惊愕盯着神色惶急的她:“阿弥?”

“我要救他!就算豁出我自己这条命,我也要救他!”

邓弥咬牙捏紧拳头,用力推开了窦景宁。

……

德阳殿上的烛火暗了几盏,刘志揉揉眼睛,搁下了手中的朱笔。

刘志抬目,望着御案前跪着的瘦弱人影:“朕没有听清,你将方才的话,再说一遍。”

邓弥心意坚决,俯身再拜:“用我的命,抵邓康的命。”

刘志沉默了好一会儿。

尹泉站在旁侧,已将黯淡的烛火撤换了,他转头看向孤瘦的渭阳侯,眼中不禁浮现起怜意。

刘志目光沉下:“a阳侯对你来说,竟有如此重要?”

“他是我兄长在这世上唯一的血脉,是我邓家的长子嫡孙,他不能死。”

“你就可以死吗?”

“我……”邓弥垂下脸,低声嗫嚅,“我所珍爱的人,一个接一个离开我,这样的痛苦,我不愿再承受……何况在我看来,子英活着,也的确比我活着,更有意义。”

刘志搁在膝头的手悄悄收紧又松开。

刘志突然很羡慕邓康,因为邓弥愿意用自己的命去换他活。

当一个人愿意为另一个人舍弃性命的时候,这足以证明对方在那个人的心里非常重要。

刘志默了默,他有些心不在焉地伸手卷起了御案上批阅到一半的奏请,面上却是波澜不惊,他淡淡地说道:“事情也许还有转机,你先回去罢。”

邓弥不由得哀绝:“还能有转机吗?如果有,我何用跪在这里求陛下?陛下,我只有子英一个……”

“朕说过了,你先回去!”

邓弥摇头,倔强跪着不动。

刘志看看她,欲言又止,终究还是缓和下了语调,再次劝解道:“命悬一线,也尚有一线生机,明日未时再审,未时拿不到证据,你到那时来求死也不迟。”

又转头令尹泉:“送渭阳侯出去。”

尹泉敬诺,恭从劝了邓弥离开,并将她送出了德阳殿。

再折返时,刘志问:“廷尉府是怎么说的?”

尹泉不禁摇头哀叹,如实通禀:“都是穷苦人,也不是非要跟官府、跟权贵作对,实在是都可怜那一家子老弱妇孺,因此都不愿意出面作证。”

刘志思忖了片刻,尔后道:“朕想见一见那个徐王氏。”

“仆去传她入宫。”

“不必惊动他人,”刘志制止,“你点三两人侍卫,与朕出宫一趟即可。”

尹泉惊异:“陛下是要亲自去探访徐王氏?”

刘志颔首:“快去准备罢。”

夜幕降下后,一架简素的玄色马车驶出了南宫。

穷人家连夜里点灯都嫌费油。

徐王氏哄了孩子睡下,迎着豆大的微光缝补好了衣裳,正要吹灯安歇,忽听门上响起两声轻轻的叩门。

徐王氏站了起来,小心询问道:“谁?”

门外人并不答,再是轻轻敲了两下门。

徐王氏犹豫着放下缝好的衣裳,走去打开门。

门外站着四个人,有两个站得稍远,另两个,一个身姿佝偻是带帽的老者,一个是浑身裹在暗色斗篷下的高个子。

徐王氏把住门,警惕地问:“你们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