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嫌隙(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仿佛这世上之事,是越不想它发生的,它就越容易发生。

窦景宁不希望邓弥重新见到杨洋,可是冥冥中的安排,他无力阻断,这令他懊恼,而更懊恼的,是邓弥看破了他的心思。

――“你不想让我见到他,是吗?”

没错,这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经由邓弥的口说出来,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甚至,连申辩解释的机会都没有,邓弥开始怨恨起他的自私。

邓康说,若不是昆阳君一力阻拦,邓弥定会将杨洋接回去。

实际上,当天要不是因为杨洋伤势过重,邓弥也肯定不由分说地将人带走了。

偏院里的事,窦武很少过问,所以夫人告诉他多了一个人,他听窦景宁说是“回乡路远过来借住的朋友”,也仅是睁只眼闭只眼不大在意。

那段时日,窦景宁过得很寂寞,邓弥来与不来,都是不舒心的:不来,想必是不愿意多见着他;来了,眼里也几乎没有他。

冬雪一场厚过一场,很快就到了新年。

杨洋知道自己在窦府,逗留的时日够长了。

“窦兄。”

窦景宁拎着一篓炭进屋的时候,杨洋起身站起来。

窦景宁看了他一眼:“这称呼我听不惯,你还是和你弟弟一样,叫我景宁兄吧。”

杨洋惊愕呆住。

“不用那么吃惊,不过是不小心听到了你们说的话而已。”窦景宁将炭放在了干燥的屋角,“放心,我是不会说出去的。”

杨洋面色微白,静默不言。

“你方才想说什么?”

“我……”

窦景宁随意坐在旁边的几案上:“想说什么就说吧,不用客气。”

“我……”杨洋迟疑着开口,低头抱拳说道,“有劳窦……有劳景宁兄的收留和悉心照顾,我的伤好得差不多了,我想,再过三两天,我就可以走了。”

“走?你能走去哪里?”

“天下之大,总会有我的容身之处。只是景宁兄的救命之恩无以为……”

“停。”窦景宁抬手打断他,“我做事,想来不贪图回报。事情过了,就不用再提了。”

杨洋似有言语。

窦景宁心思百转,忽而唇舌间微有涩意:“邓弥不会让你走的。”

杨洋诧异,继而垂首轻道:“我留下只会连累她。”

看来,对邓弥,杨洋或许会不告而别。

窦景宁心中想,只怕此人静悄悄走了,阿弥会更加怨恨我吧?

“走之前,亲口和那小鬼道个别,我不想她把这笔烂账算到我头上。”窦景宁说完话,起身往外走。

“……景宁兄!”

杨洋忽然在身后急切叫住他。

“还有事?”

“……”

“什么?”

杨洋赧然支吾:“你对阿弥,是不是……”

“是,我很喜欢她。”

“……哦。”

“你呢?”

“……”

杨洋没有正面回应,只是别过脸去说道:“我和她,不是一类人。”

“但是她喜欢你。”

……

次日,渭阳侯邓弥险些溺毙于碧波潭的消息从宫中传了出来。

这件事情的发生,促使杨洋改变主意,他决定留下。

邓弥是跟随母亲昆阳君入宫请安的,当时天气很好,她们陪同皇后去宫苑中走走,碧波潭离长秋宫不是很远,一行人去了那里,在昆阳君与皇后聊天的时候,邓弥去看鱼,原本有一个小黄门跟着,但中途小黄门去取鱼食,等将鱼食取来了,渭阳侯人早已在潭中扑腾。

碧波潭很深,邓弥不会水,跟着她的小黄门也不会水。

小黄门吓得要死,跪在岸上连声呼救,要不是a阳侯恰巧经过,奋不顾身跳下水去救人,那柔柔弱弱的渭阳侯,怕是会在皇后、昆阳君赶来之前就淹死在潭中。

邓弥苏醒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精神恍惚。

刘志听闻此事,勃然大怒,险些斩杀很多人,幸好被襄城君丰宣拦下了。

邓弥后来说,不记得落水之前发生了什么,大概是失足落进水里去了。

大家只作是当事人受了刺激,一时头脑昏昏,好在人是无恙的,这样就足够了,事情于是很快过去了。

数日后,杨洋搬出窦家,寓居在崇仁里的一户小院中。

房子是邓弥托人找的,杨洋为了答谢她,理所应当地请她吃饭。

对坐于高楼之上,杨洋似是无意般问起了当日落水之事。

“……还有我听说,某日罢朝归家,你在宫中多驻留了片刻,险些被一根坠落的冰棱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