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荒庙(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邓弥欢欢喜喜回到家里,看到母亲宣夫人在与另外两人品茶谈笑。

织金纱帘隔断了视线。

唯听见邓康哈哈大笑,说了一句:“我娘真比祖母还隆!

邓弥还以为大嫂林氏过来了,转过帘子,却发现另一个坐着没说话的是窦景宁。

邓弥愣了愣,道声:“好热闹。”

“叔父,恭喜了。”邓康起身,喜笑抱拳道,“我已听祖母说过了,陛下又将清河郡封给你了,你的食邑大概过万户了吧?”

邓弥如实回:“不知道,我还不清楚清河郡有多少户。”

宣夫人说:“这可不行。”

邓弥说:“不过很快就能知道了,陛下让我去清河郡,查查当地的仓廪府库。”

宣夫人笑道:“很好啊。”

邓弥看一看邓康:“阿娘,能让子英和我同去吗?”

“你是要去清河郡?”旁侧一直没说过话的窦景宁忽然开口了,“听闻那里山明水秀,是个好去处,我也随你们过去。”

窦景宁无官无爵,镇日清闲,爱上哪里上哪里。

邓弥无所谓。

邓康却高兴得不得了,说这一路必定有趣。

于是,三人约好了次日在城门口碰头的时辰。

次日,邓弥踩着时辰牵马到了城下,却只见着一个窦景宁。

“邓康呢?”

“还没来。”

“这臭小子,莫不是睡过头了吧?”

才说完话,a阳侯府的一个小厮就忙里忙慌穿过城门跑近前来,累得弯腰连喘了好几口气,之后告知邓弥说,邓康因吃坏了肚子,不能来了。

邓弥起先还很担心,但当得知邓康那小子前夜还和狐朋狗友宴饮至很晚回去,就大为气恼了,她什么话也没留,扭头就走了。

窦景宁大半路都没说话。

若不是后来走到岔路口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不得不停下来,邓弥都快想不起来是两个人同行了。

邓康说什么“一路必定有趣”,有趣个头,是无趣至极才对。

“走左边的路。”

说完这句话,他又变回闷葫芦了。

邓弥故意放慢了速度,她回头望着窦景宁,问他:“喂,看你有心事似的,是不是同你那严肃的爹爹吵架了?”

窦景宁果然是有心事,这话都没听清,半晌抬眼恍惚询道:“什么?”

邓弥再问了一遍。

窦景宁摇头:“不是,没有。”

认识这么久,尚未见他因外人外事如此沉闷过。

邓弥想,他肯定是在家里挨过骂,不痛快了,故此借机出走。

――真是死鸭子嘴硬。

不过想想也是,窦景宁都二十的人了,除了长得俊就似乎再没别的优点了,窦武那样铁面严肃的爹,碰上这么个游手好闲、叛逆乖张的儿子,不上火生气是不可能的,没用上棍棒来教训算是够宽容了。

邓弥又想,爹不疼,娘爱是爱,到底是爱幼子幼女更多,窦景宁也真是可怜。

故此,路上都是邓弥在找乐子逗窦景宁开心,她还欣喜告诉他说,白玉龙璧失而复得,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在不懈努力下,对方脸上的笑终于渐渐多起来。

邓弥开解说道:“和爹娘吵架有什么呢?我也和我阿娘吵过,吵完之后她还是疼我爱我。要我说,和爹娘之间,能不吵就不吵了,免得后来发现爹娘都是对的,自己是又傻又笨,还会满心愧疚,觉得辜负了爹娘的期许。”

窦景宁却没有应她。

离清河郡还有一日行程时,道中忽遇暴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界,往前跑了一程路,只见着一座荒弃的破庙。

雨越下越大,破庙总比在树下躲雨强。

窦景宁拴好了马,四下寻了些干草干柴干树叶,在破庙里燃起了一堆火。

两个人的衣裳都湿了,窦景宁把湿衣脱下来烘烤,让邓弥也将湿了的衣裳脱下来烤干,以防着凉生病。

邓弥坐着不动,尴尬推辞:“不用,我衣裳没有湿很多。”

这显然是谎话,两个人淋的雨同样多,一个的衣裳湿得可以拧出水来,一个却说自己的衣裳不怎么湿。

窦景宁抬眸看她,犹豫了片刻,翕动嘴唇说道:“其实,我知……”

话没说完,有一个浑身湿淋淋的人推开破庙门进来,一跨进门就跪跌在地。

漆黑的一团,邓弥心惊。

听见响动,窦景宁回过头,他站起身迎上去,关切扶住那人:“你怎么了?”

一柄剑飞快压在了他颈旁。

邓弥既惊且怒,脱口斥道:“哎,你这个人真是不知好歹!他是想帮你,你却想杀他?”

漆黑的人影僵了僵,抬起头。

邓弥和窦景宁都看见了一张熟悉的脸。

湿淋淋的人收了剑,挣扎起来往外走,但是才走一步就栽倒在地上。

邓弥连忙跑过去:“杨洋!”

窦景宁迷惑而茫然:“杨……洋?”

邓弥发现杨洋的手紧紧捂住腹部,指间似有血迹,她惊慌不已,着急朝发愣的窦景宁喊道:“他受伤了,你快过来看看!”

伤得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