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长明灯(2)(2 / 2)

等人走后,宁朔才觉得自己那股骨子里面传出来的痛感渐渐消减。

他抬眸看向门口,太子戴着帷帽已经走远了——栗氏和方丈不知晓对方是谁,但宁朔只一眼便能认得出来他的身影。

——年五岁元月进宫陪伴太子,年二十一冬日进大狱时磕破了头跪坏了腿求见太子,年二十五三月死于寂夜时,也在怨恨着太子。

整整二十年零两个月。

他怎么会认不出太子呢。

但太子来大雄宝殿做什么……

他闭眼,吐出一口浊气,缓缓的坐直了身子,这才轻轻朝着栗氏笑了笑,宽慰道:“母亲,不要紧,我只是跪了一回,起来有些晕。”

栗氏都吓哭了!她整个人都在哆嗦,“我们马上回去,回去看大夫。”

宁朔摇头,“我自己的身子,我自己最是清楚,真没有事。坐一坐就好了,母亲方才不是在跟方丈说什么事情吗?您办完了,我们再回去也不迟。”

栗氏拗不过他,只得速速跟方丈道:“是我外甥女儿的教书先生,但只知道姓景,能做法事和供奉长明灯吗?”

宁朔被这话说得一愣,但刚刚看见太子骤痛的心却缓了缓。

嗯,这是小弟子在祭拜他了。

但她对他,也算是一无所知。他情不自禁的笑了笑,都能猜到栗氏跟方丈后面的对话。

果然,方丈问:“可知生辰八字?”

栗氏着急回去,直接摇头。

方丈问:“可知名讳?生于何地?死于何处?”

栗氏先继续摇头,急匆匆道:“不知名讳,不知生于何处,但死于岭南。”

方丈就有些为难,但还是想做这笔生意的,便道:“那就多烧点钱纸祭品,这般无名无生辰只一个姓的,怕是烧过去也要分一些给孤魂野鬼。”

栗氏无所谓:“那就多烧点吧。”

她还要拉着儿子回家看病呢,便道:“我叫人送银子来,方丈看着大办一场法事也就好了。”

宁朔本还想看看给自己的法事,但栗氏这回说什么也不同意,扶着他就走。

等人都走了,方丈才发现刚刚急匆匆一阵都没问逝者死期,他摇摇头,“算了,反正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缺个死期了。”

给银子就行。

一个小沙弥走进来,小声道:“师父,刚刚来了位戴着帷帽的施主想做法事,出手很是阔气,给了一百两银子呢。”

方丈的胡子便笑得吹了起来,“我这里也是大手笔,起码也有一百两。”

小沙弥就拿出施主给的纸递过去给方丈,“那位施主说急着走,按照这个做场法事就好,他就不在这里看了。”

方丈接过纸一瞧,乐了,“这个也姓景,不过有名字,叫兰时。”

他念出来:“景兰时,生于景泰二年九月二十二日午时,逝于景泰二十七年三月三日。”

享年二十五岁。<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