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三章:流水线(2 / 2)

对于那些百层的高楼大厦而言,要求可能会更严格一些,但是对于现在最多也就一二十米高的建筑,外形上轻微的差距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对于其他的一些精密仪器就不行了,而蒸汽机上的那些零部件,则被李元吉列为精密仪器。

“好,太好了!若是能有足够的模具,臣敢保证,半个月内便可做出一台火车来!”老许兴奋的立着军令状,李元吉对于火车的认可,对于他们工作的认可,让老许异常的兴奋。

而这还并不是最让老许动容的,统一的标准有什么好处?

别人不知道,可在这方面吃尽了苦头的老许又怎么不知道?

就拿面前的这台火车来说,这里面几乎每一个部件,都进行过二次加工甚至三次加工,最多的一个部件甚至进行了不下于十次的加工。

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相互无法结合,因为这些部件都是人工打造的,大多数只能在外表看着没有问题,可实际上对接的时候,一小点的偏差都不行。

这就需要他们拿着锉刀一点点的去打磨,打磨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去比对,以防止将整个部件报废。

而为了防止这种可能,到了后面那些工匠在打造的时候,干脆就直接超出标准一些。

比如说规格为十厘米的铁柱,就打造成规格为十一厘米的,多出来的一厘米就等组装的时候再去打磨,而需要镶嵌这根铁柱的地方,本该是一个十厘米的孔,同样为了防止出错,就会留下一个九厘米的孔,两者一来一去的,公差就有两厘米那么多。

这可都是需要人工一点点的打磨掉的,就算是搞好了,,只要一天内能造出多少火车的轮子和蒸汽机,最多两三天的时间,就能造出多少台火车。”李元吉要说的,正是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

这种模式起源于二战前后的美国福特工厂,而福特的崛起,也正是靠着这种模式。

因为可以将产能最大化,甚至不到一天的时间,一块钢铁就能下线销售,所以福特的价格也更低一些,从而快速的占领了市场。

“可……可是陛下,如此一来,作坊的规模可就太大了啊……”老许仍是有些惊的不敢相信。<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