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吏治改革(二)(1 / 2)

宇宙军火商 墨非 4477 字 2019-09-29

 看着武定中连夜和四位清客相公拟出来的吏制改革草案,凤九渊当即就笑道:“怎么?凤凰界版的公务员改革方案么?”旋又道:“这个方案真好,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如此庞大的资源竟然被那些三教九流占据了,简直就是暴殄天物!若是吏制改革成功,就可以让那些中不了进士的士子可以去当公务员。这样既有了安身立命之道,又可以激起读的热潮,提高普通百姓的文化素质。好,好,一举多得呀!”

武定中忙道:“谢皇夸讲!”

凤九渊道:“这个方案肯定不是你想出来的。说,是谁给你出的点子!”

武定中道:“回皇,是臣府的幕宾,姓周名密之,字景云,师州人氏。原是师文正公荐于我幕中的,臣一直只当他刀笔功夫独具火候,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等见识。”

凤九渊哈哈笑道:“人才,人才呀。我看这个周密之可以破格录用,让他协助你搞好这个吏制改革!若是真成了,那你武定中这几年的宰相可没有白当,终于有件漂漂亮亮的实在政绩了!”

这也是武定中一直所忧的。他这个首届责任内阁是必然载于史册,被大特的,只是任以来,却一直没有干出一件漂亮的事来,以至于他担心再这样下去,自己是不是只有一事无成的黯然下台,留给后人的只有一纸笑谈。听凤九渊这样说,他浑身的血都被点燃了,按他以往的为人来说,本该拒绝破格提拔周密之的,但想到自己的功业和千秋名声,便顺着凤九渊的话道:“既然皇下了旨,臣就先将周密之简拔于翰林院,等谙悉政务之后,再行委任!”

凤九渊道:“行。是人才就要好好地用,更何况是太傅荐给你的,想必胸中真有经纬之才!下次大朝会就专门商议此事,让那个周密之也参加,听听大臣们的意见,也好辅助你修正方案里的不当之处!”

武定中走后,凤九渊就对思菊道:“看着没有,这个周密之竟然搞出了一套公务员制度来,能人呐!”

“说不定是听太傅说的呢?”

“我觉得不可能!”凤九渊道:“太傅的你也看了,从头到尾,全都在思考宇宙的终极奥秘,朝廷里的细碎杂事他是从不心的,更何况是吏制的事情了?这个周密之是师州人,想必是看在太傅也是师州人,便投到其门下。结果太傅又不需要幕宾,就把他荐给了武定中。你觉得呢?”

思菊道:“我才不猜。构思方案是容易,可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问道:“赵括这人你知道么?”

“赵括?”凤九渊想了想道:“没听说朝里有这个人呀!”

思菊哧地一声笑道:“哪里是朝时的大人。纸谈兵这个成语总该知道?”

“哦,原本是位古人呐。他又怎么了?”

思菊道:“赵括这人谈论起行军打仗来头头是道,仿佛孙武再世。后来赵国遭到秦国的攻击,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就派赵括去执掌兵权,抵抗秦军。结果行军布阵全不得其法,只知照着本的道理搬,轻敌出击,被秦军包围,截断了粮道。被困四十六天后,赵军拼死突围,依旧没有成功,赵括反被射死了。所剩四十余万赵军向秦军投降,最后全被秦军大将白起坑杀!”说到这里,她又折回来道:“所以呢,这周密之到底是赵括还是卫鞅,还得拭目以待呢!”

凤九渊哦了一声,道:“你就是担心他也是个只会说,不会做的人?这个我不管,有武定中呢。”又问:“卫鞅是谁?他很能干么?”

思菊一阵气闷,暗说自己没事跟他瞎扯什么历史,这不是自找头疼么?便道:“卫鞅么?将来有一天你自会见到他的!”便不再言语了。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凤九渊当真见到一个姓卫名鞅的官员,心说思菊说卫鞅是个很能干的人,那此人必能担当大任。就让武定中对这卫鞅详加考核,哪知道却是个草包官员……又是一出不知历史而闹的笑话!

官吏,官吏,好像官和吏是一体的。其实不然,历来官民对立,多由吏起,官需要用吏才把办事,但又怕吏坏事,因此处处防着吏。吏要依靠官才能获得好处,又怕被其知道遭到惩处,便事事瞒着官。

好官遇着坏吏,就经常办坏事,甚至毁了前程,丢了性命。坏官遇更坏那就是坏加坏,坏得不能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