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章56

??一生修补旧日的情殇,后来成了她的职业,有时候被人家请去看古物的真伪。

那天鉴定一本称作是第一版的《康熙字典》刻本,根本不是,是赝品,因为第一版印刻的书里面,都有一张空白的无字红纸,是防虫咬的药纸,那本里面没有,连这个都不知道,也敢作伪。她还偶然看见一卷说是太阳沉渊楼收藏的书,也是假的,就把这件事告诉刘立业。

刘立业突然感到很紧张,专门回了一趟故乡去看庙里的藏书。回来以后,人已经变老,心情很不好。

他在老家和太阳沉渊楼的藏书闹了点别扭。

他发现书里的字迹都变得非常模糊,有的已经看不清了,有的已经基本消褪,淡化出纸页,要从世间隐退,变成白纸。

刘立业大惊失色,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劝它们不要这样,告诉他们不要走,不要离去。

有些书太清高,太孤僻,太遗世独立,太把自己当回事,想的太复杂,根本不听他的话。那些书认为,书的真实存在不是书自己的自在,而是书和看书的人共同形成的存在。它们还认为,如果连字都不认识,还看什么看,那不瞎看嘛,没资格看,所以还是把自己变成无字的天书更符合时代的特征。

所以它们要走了。

这些古书如此任性,把刘立业快气死了,也快吓死了,他使劲跟他们争,央求他们,跟他们吵架,后来气急败坏地告诉它们:你们不要太过分了啊,家里为了你们的永世长存流过血,死过人,能不能看在自古以来的交情和人命的份上,看在祖先对你们千年敬意的份上,给点面子,不要走。还告诉它们,有他刘立业在,有他永不消逝的记忆在,想走也走不了,别以为可以一走了事,谁也别想走,谁也跑不了,甭想!都给我乖乖的好好呆着。

书虽然固执,也不跟他生气,有部书叫《说文解字》,问他:

“亦之,文载道,以足下之见,何以载文呀?”

他说:“窃以为,士载文。”

“对呀,天下无士,文无以载,文自灭。我们倒是想呆着,呆得住吗?”

刘立业气急败坏,说:“一派胡言,华族人多,还缺有本事看你们的人不成?”

古代的书,像古代的人一样,孤高,认死理,耿介不变通,见刘立业很无奈,就都不再言语,也不置可否,很看不起的样子。

刘立业怏怏而归,像丧失了魂魄,派罗汉和他认识的所有人到处在电线杆子上贴条儿,说自己愿意到别人家志愿教授小孩儿学习《小学》的语义训诂音韵学问,教授古代的文字。

他跟太阳沉渊楼翻脸置气,郁郁寡欢,家里见刘立业惶惶不可终日,很着急,就劝他。

家里认为,是他年纪大了,老眼昏花看不清书上的字,是自己的视力有问题,不是书的问题,叫他不要着急。

刘立业非说不是,他说:你们不知道,那些书太孤傲,他们不认识的人,不认识他们的人,一概不爱搭理,现在置之高阁,无人问津,他们有气,以为天下无人,所以字就开始消失,他们要走啦!人家也不是拂袖而去,是一个个憾然而退,他们一走,就永远没有了,这不坏了吗!

从此,他整天在书房里忙乎,凭着记忆,一本一本地抄写,一意孤行,不听劝。

刘立业从此与世隔绝,自己在书房里,要复活太阳沉渊楼。

一天清晨,罗汉醒来,离家出走,没有回来。

他以前的存在,以前的生命,以前的生活,以前的工作,以前的使命,拿个竿子到处跑,是为了让自己的人不挨饿,现在人们不挨饿了,他有点不知道下面该干什么。

可是他不能摆脱与生俱来的焦虑,经常走火入魔、荒诞无稽地胡乱认为。他认为,饿,有两种:没饭吃,是饿;没想法,也是饿,没饭吃,饿死了,就入土,没想法,脑子饿死了,人变成昆虫,也等于入土。

那天早晨,在早点铺,他忽然明白。

老郑头在念报纸,说世界一体化了。

原来罗汉的落后思想永远落后,一听就急了,什么?全一样!

以前以为,自己的职责只是为了让人们有饭吃,别的,不是他该管的事儿。想,是人类文明三大基础之一语言文字管的事情,他管不了,他也就能管管物质生活方面的,可现在,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他要跳槽,认为自己现在要干的是,缺什么发明什么。

他要发明‘想’。

罗汉决定:要发明‘想’,用手指蘸一点儿,往脑门上一抹,脑子就转。

根据原始时期野外工作经验的本能,他认为,发明‘想’要在运动中实现,不能待在一个地方静止不动。

所以他要走了。

罗汉天马行空的妄诞自大一旦爆发,就要坑人。

于是杨丽丽面对的三个选择是:不让去,他就着火了,就死了,死了就见不到了;让去,他可能不会死,但直接见不到了;自己跟着去,等于没去,因为罗汉只能一个人自己想。

她愤怒地查了很多书和视频,没有找到办法。

后来选择第四个办法,她偷偷地远远在后面跟着,开车跟,骑车跟,骑马跟,滑翔伞跟,走着跟,再以后,也拄着根棍子披头散发跟。。。。。。。

她无意识地以这种方式加入了太阳天官氏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