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淮军初现(一)(1 / 2)

新列强时代 排云掌 3263 字 2019-09-27

 淮军这是要出来了么?

这是吴可接到淮北密信后,心中生出的第一个想法。

“姓李的这家伙,还真以为乡勇队是吃素的啊,想拉就拉哪那么简单?”

密信中还了李鸿章竟然跑到淮北来拉人了,结果自然是无功而返,除了几位迟迟难以出头心生不满的中低层军官之外,其余所拉之人没一个答应跟他混的。

这也不难理解,原本历史上李某人组建淮军之时,淮北之地还是一片混乱,地方团练还有清军跟太平军打得不可开交,李某人从地方团练上着手自然一挖一个准,这才有了后世鼎鼎大名的淮系人马。

可惜这一世吴可和乡勇队提早了好几年入驻安徽,淮北更是被乡勇队牢牢掌控局势稳定,至于那些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淮系名将,大部分都老老实实参加了安徽清军,从底层一步步爬起。

真有本事的,此时已经做到了从二品副将之职,差一的也是五品千户执掌一个大队人马,至于那些没本事的依旧还在吴品以下苦熬,或者干脆在连绵大战中魂归西天一命呜呼。

而且乡勇队内部也没出现那种派系林立互相倾扎的局面,只要真有能力想要出头其实不难,以大清眼下的混乱状态仗还有得打。

再了吴可对手下弟兄大方得很,虽然极力约束让手下将官失去了不少捞偏门的好机会,但是额外给出的福利待遇那真的不用。

凡是熬出了头的淮系将官,基本上已经成家立业,并在乡勇队系统的帮助下成了淮北名副其实的大户人家,一个个富得流油家资丰厚,拥有新开辟田地和商铺不在少数,更是在那些新式工厂中占有或多或少的分子,每月的稳定收入就是一笔极为诱人的数字。

在这样的情况下,别李家正是庐州豪族在当地影响力不,可是此次李鸿章的拉人行动并不顺利。

没谁是傻子,怎么可能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又跟着‘白手起家’的李某人去打天下从头再来?

再了,李某人也没有朝廷正式任命的官职,之所以兴冲冲跑来淮北拉人入伙,也只不过奉了曾国藩的命令而已,真要起来一干已在乡勇队出头的淮系将官,此时的身份地位可比李鸿章高多了,怎么好意思屈尊降贵的投靠?

此时的淮北可是铁板一块,就是安徽巡抚翁同书都没胆子轻易招惹乡勇队留守人马,李某人被拒绝之后短时间内也没胆子打击报复。

至于曾国藩为什么要派李鸿章另起炉灶,这事其实跟吴可也不无关系。

要清军真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吴可带着三万乡勇队这才离开了多长时间啊,两江清军的战斗力便一落千丈惨不忍睹。

不知是不是吴可在两江时逼迫得太狠,总之当他刚一离开两江任上,原本战斗力被逼得还算凑合的两江清军像是放了羊,一松懈下来战斗力滑坡得厉害,这才过了多长时间,原本能和金陵太平军打得有声有色的两江清军,竟然在李秀成不在的情况下,被金陵太平军打得抬不起头。

常州和苏州两地百姓吓了一跳,尼玛的这堕落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尤其是两地的土豪富绅们,一见清军这么不事,他们可不敢把身家性命赌在这上头,二话不带着家财细软就跑到了上海租界避难,导致吴可当初好不容易营造的良好氛围一朝丧尽。

太平军也不是啥好鸟,之前被两江清军压制得那么惨,就是李秀成率部大破江南大营之时,面对常州城也只能无可奈何,现在眼见两江清军颓势已显,这时不痛打落水狗更待何时?

尽管主帅李秀成出门不在家,可是留守太平军将领依旧没让战斗力下滑迅猛的两江清军好过,甚至还派出股部队绕过常州防线,大摇大摆的跑到苏州甚至是上海外围招摇过市,引发苏南百姓一阵恐慌情绪。

上海滩早已是开放的通商口岸,也许是有赖于此间的洋人,以及洋人在这个上伤所设立的一处处独立的租界,太平军一时尚未涉足其间,但是突然出现在附近的太平军给租界敲醒了警钟,要是不做什么的话情况可能要糟。

暂避在上海租界的一些士绅为了免遭最后倒霉的命运,一边迅速成立“中外会防局”,以期依赖洋人的武力来保卫上海;一边又选出士绅代表前清名臣钱宝琛(浙江巡抚)的儿子钱鼎铭,带着募集来的0万两白银,雇用了几艘外国轮船,率人前往安庆,向曾国藩求援。

他们倒是想找乡勇队帮忙,可惜吴可已经将素难地区所有乡勇队将士全部带走,至于去淮北求援显然不在这些乡绅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而曾国藩身为新任两江总督,有义务也有责任保护两江乡绅的人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