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峨嵋山门(下)(1 / 2)

天劫炼仙录 风檐 4188 字 2019-09-26

 蜀中群山,峨嵋最秀。

峨嵋山处蜀中南部,方圆近千里,因《水经注》引用《益州记》中“秋日清澄,望见两山对峙如峨眉焉”之语而得名,山势雄秀,平畴突起,千岩万壑,云蒸霞蔚,人处其中只觉到处峰起云涌,苍茫如海,青山如黛浮现于云海之上,溪涧潭瀑隐约山间。

一朵白云电掣般穿行云海中,陶勋驾腾云术带着清实道人从天边飞来。

“古人诗中语‘蜀国多仙山,峨嵋邈难匹’,我从池屏一路飞过来,阅见群山无数,唯觉此地最是秀美。”

“亭渊,你须得降下云头步行入山,方得体验到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妙境。”

“清实师兄,长眉祖师在此立派已万年,向以道教为宗,眼皮之下为何被峨嵋山反做了佛教道场呢?”

“你说错了一个字,以道为宗,却不是以道教为宗。本门追寻的乃天地之至道,与宗教何干?长眉祖师有遗训曰:我自寻道,何必管那凡间如何信仰。”

“祖师志趣高远,果非常人所比。”

“说到佛教道场,峨嵋山乃普贤菩萨道场,山西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为观世音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为地藏菩萨道场,佛教传入中原也不到两千年,就有此般气象,自是有它的道理。”

“本土道教展形势反不如外来佛教,这其中世俗政权与有功焉,佛教屡有坎坷起伏,总体上却是长盛不衰呀。”

“一座峨嵋山,百余处佛寺,我入仙云山修炼两百年来亲眼所见的寺观兴衰就不知凡几。可不管它们过去、未来如何盛衰演变,峨嵋山的真正的奥妙也只有本门才得掌握。”

“不知师兄所指谓何?”

“你马上就会知道了。”清实道人朗声大笑,指点道:“那边就是金顶,你到金顶之上拈界诀再直上飞去三万三千丈就可越过仙云山的界障,一睹仙云山真颜。”

“真的?我试一试。”陶勋兴致冲冲地按照清实道人指点,催动云头,加快度掠到金顶上空,立刻感觉得到正下方有一股巨大的灵力托住身体往上冲,好象只需拈住飞行法诀不必用力就能被这灵力拉上去,度比平常快出数倍,仅一眨眼的工夫便风驰电掣地笔直飞高了千余丈。

见识到此种神奇景象,他不由得在心中惊赞不已。凡界的修仙者不论其功力如何高、飞行术如何神奇,海平面以上三万丈高便是极限,想那峨嵋金顶已高千丈,金顶之上再高三万丈三千岂不远远过了这个极限?

他乍听清实之语时以为是虚言,亲自感受到之后才知道自己错了,看来蜀中众剑仙门派中峨嵋派独领风骚并非浪得虚名。

一眨眼千丈,三万丈不过半会罢了。

陶勋在上升的过程中现,愈往上天地灵气愈浓稠,飞起来愈省力,海平面以上三万丈的飞行极限在此根本形成不障碍。不过一会儿功夫,三万丈已过,他仍在庞沛的天地元气推动下往上疾升。

很快,再上三千丈已到,一道完全透明的界障出现在他的神识里,他早拈好界诀,稍稍运力穿破界障,眼中顿时大变,原本空无一物的湛蓝的天幕中出现一幕令人震惊的神奇景象。

只见许许多多大小不等、上平下尖形如漏斗的巨大陆地静静地、错落有致地漂浮在空中,大者直径广达数十百里,小者也有十数里,陆地与陆地之间淡淡的祥云惬意地飘荡着,仙禽异兽自由自在地飞翔,许多陆地的边缘挂着飞瀑,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星星点点的金光和绚烂至极致的彩虹。

“太美了!”陶勋喃喃地道。

“呼吸一下,这是仙云山的空气。”

陶勋闭上眼深深吸气,清香、甘淳的气息直沁进心脾,浓郁的天地元气顺着呼吸透进身体深处,四肢百骸舒泰到了极致。他睁开眼,目光中流露出难以名状的异彩:“多么熟悉的气息呀,多么熟悉的味道呀,我来过这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