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位争夺(2 / 2)

刘捷明显感觉到皇帝对于自己的疏远。不为别的,就为了昨天的事情——昨天铁穆给皇帝递上了那个叫王华的奏折,但是皇帝直到今天才提起!而且,第一句话就是询问自己:‘朕欲以这个王华为帅,刘卿意下如何?”

刘捷这才吃了一惊!他昨日提起安南战事,不过是一个引子,想要皇帝注意到王长虹其人罢了。还真不料铁穆居然手头就有这样的人选!

不过只要铁穆推荐的人选不是女子,与皇甫家余孽无关,他也无意阻挠。不过看了周围宰相的脸色,小心翼翼回话:“王华其人,就这一奏折来看,确有才华。不过其人未曾为官,骤然身居高位,只怕难以服众。于其人,亦是祸非福。”

“哦……”铁骑目中精光一闪,“依卿之见,此事当如何?”

“另选他人为帅,以此人为副。”刘捷脑袋已经运动开了——按照王华的战略,这场战争取胜的把握是非常大的。既然如此,那就一定要推荐自己人。顺带将自己儿子也安插进去,挣一个功劳——到时候打了胜仗,自己又是主持兵部的,只要自己儿子去外面转一圈,没有功劳也会变成有功劳,小功劳也会变成大功劳。这官场游戏,刘捷做得多了。当然,那个王华是太孙的人,到时候也不能够太抹杀他的功劳。毕竟,太孙脸面上有光彩,对自己家也是有好处的——尽管这个太孙,与自己家已经离心离德了,但是自己女儿到底是他的正妃啊。

所以,他很快就说话:“臣举荐安国侯林子谦林大人为帅!”

赵廉见刘捷居然这么快就将他自己的人选给推了出来,不由暗自说了一声:“到底是老狐狸。”自从昨日知道这么一份奏折之后,他也一直想在这一场战争中捞一点油水。不是想要****什么,而是想要让自己人捞一点政治资本。想了一整夜,终于也想出了一个将王华从主帅位置上拉下来的理由。可是没有想到,皇帝居然先开口问刘捷,而刘捷,脑子居然这么快。当下有所不甘,上前一步,说道:“林大人自然德高望重,足以服下属兵士。然刘大人尚记得否?三年前,林大人就曾患有足疾,行动不便——不知如今可曾痊愈?”对皇帝说道:“林大人足疾严重,恐怕难以痊愈。如果莽撞下旨,只恐林大人难以推托,到时不但耽误国事,也耽误了林大人。”

刘捷这才想起来,三年前安南战事首开,朝廷也曾讨论主帅人选,林子谦也曾是考虑对象。那时候自己看到安南战事凶险,又想趁机将自己的对头除去,就叫林子谦借口足疾推托。没有想到,三年过去,这赵廉居然还记得当年的事情。“别的事情记性都没有这么好啊。”刘捷咬牙切齿地想。

铁骑点头称是。其实,他年龄虽然老迈,但是心里还像一个明镜似的。刘捷心里的那点小九九,岂能瞒得过他?撇开刘捷的私心不论,林子谦也不是他看好的人选。当下目光转向赵廉:“赵卿家可有合适人选?”

赵廉沉思了片刻,终于说道:“臣以为,定国侯权桢,将门虎子,前些年在蒙古边境也曾立下功勋,如今协守海防,也颇有军望。此人可以为帅。”他故意沉思了片刻才说话,好给人一个“他预先没有准备”的印象。

果然,铁骑听了他的举荐后没有立即否定,而是沉思了起来:“权桢?朕还记得他的长枪使得很好啊……”

廉希宪心中冷笑。这两个人心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他心里清楚得很。连皇太孙的功劳也敢于抢夺,他们真的是胆大包天了。当下微微冷笑,上前说道:“权将军如今镇守海防,不可轻忽。轻易调人,却担心京畿重地。”

哦?铁骑的目光舒展出来——连廉希宪也想要来分一杯羹?“廉爱卿也有推荐人选?”

廉希宪眼角的余光在铁穆的脸上扫过,后者脸上已经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臣以为,王华此人,是皇太孙简拔于尘泥之中,对皇太孙必然口服心服。不如以太孙为帅,以王华为副,二人合作,必然成功!”

铁穆听到廉希宪说出了这么一番话,一颗心简直要跳出来!廉希宪果然推荐了自己!郦君玉的猜测,果然中的!郦君玉曾告诉自己:“王华奏折一传递上去,刘捷必然会想办法找理由阻挠王华为帅,而要另外推荐自己私人。到时候,王华成功,功劳也要分他们一大半!太孙手中,却没有其他合适人选可以与那些老将抗衡,太孙唯一的方法,就是自荐!不过刘捷有这等私心,难保他人也没有,所以明日会议,必然有一些争议。廉老相公无朋无党,而且对皇上最为忠心,定然不会令他们明目张胆作大。所以,为皇太孙考虑,廉老相公必然会推荐殿下!殿下却要把握住这么好的机会!把握住了机会,手中不但有了兵权,而且自古以来,军功最大,立下功勋,就没有人可以殿下抗衡!”

想到这里,立即站出来:“愿为皇祖父分忧!”

话音还没有落下,一边的刘捷便站了出来,说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此去安南,战阵凶险,望殿下三思!”又对铁骑说道:“望陛下三思!”

铁骑见刘捷话也在理,不觉有几分迟疑。

铁穆立即回答道:“臣孙曾听闻:‘玉不琢,不成器。’臣孙一直居于深宫,不知世事,不经磨练,却如何担负起国家重任?此去安南,虽然也有凶险,但是有王华谋划在前,有贴身侍卫护卫在后,不足为虑。”

铁骑知道孙子的意思了。这个孙子虽然坐上太孙的位置,但是其功勋却是有限,比不上自己的有些叔叔。自己活着的时候,还能够压制,自己与福王百年之后,他却是压制不住了。所以,要趁这个机会,立下些军功,作为自己压制叔叔们的筹码。这个刘捷——还是孙子的岳丈呢,目光却不及穆儿长远。不觉略略有些失望。但是要将自己选定的继承人这么直接派上战场去,到底也有几分担忧,一时迟疑不决。

廉希宪上前奏道:“皇太孙千金之体,的确不宜犯险……”铁穆见他突然转口,不由大急,却听廉希宪继续说道:“臣有一个提议,可保万全。”

铁骑不由大奇,这个宰相,到底卖什么关子?

廉希宪继续说道:“我大元于马上得天下,然而近年安稳,不少勋戚子弟,已经忘记弓马战阵。不如借此机会,开一次武举!选贤任能,为太孙臂助!”

开武举?政事堂中,几个人大眼瞪小眼,这关节口开武举?不是开玩笑?时间上来的及么?这宰相,是不是已经年老糊涂了?

廉希宪见众人眼光,立即道:“昭示天下,招选天下英雄,时间上当然来不及。但是臣的意思,不过是开一次恩科而已。在京中的六品以上的官员,可每人推荐两个参加考试的人选;而四品以上的武将子弟成年者,必须人人都参加考试!考试成绩优等,其父有赏;成绩差者,其父将受罚!选择其优者,跟随殿下前去征伐安南!”顿了一顿,说道:“就以殿下为主考!”

此言一出,大殿内竟然有片刻的失声!铁穆又惊又喜,想不到廉希宪居然提出了这么一个对自己绝对有利的方法!铁骑也是想不到宰相居然提出这么一个意见,真是惊喜之极!这样一来,朝中勋戚子弟,必然会再次注意起弓马来!抓住这个机会,对朝中的勋戚子弟进行一次磨练,那也不错!

而另外几个人,心里却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了。赵廉实在料不到廉希宪有这么一手,争夺帅位显然也是无望,也只好无可奈何。刘捷心里暗道:“这狐狸还是老的精!”——这样一来,不但为皇太孙收刮了人才,还将朝中的武将尽数捏在自己手里!别的不说,就是与安南对战的几个月,朝中有武略有兵权的人,谁敢有什么异动?谁敢做对皇太孙不利的事情?自己的子侄,捏在太孙手里呢!

想到这里,立即知道,无论自己儿子刘奎璧表现如何之差,都必定是中选了——太孙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再说,自己这两日的行为,说不定已经让这个太孙起疑心了!

当下也无话可说,只是表示赞同。自己得回去想一想了——除了自己儿子侄子必须参加考试外,另外一个推荐人选,自己要好好想一想了。

*

不必李玉飞专程前来告诉这政事堂的事情,皇帝的诏书当日就传便了临安。当下,六品以上的官员家里,都开始忙碌起来了。

孟丽君却是头疼起来了。她只有两个推荐名额,但是自己身边,想要参加武举的人不少啊。柳正风虽然不是很想去参加考试,但是自己却不想让他放弃这个机会。此去安南,战阵凶险,有柳正风在铁穆身边护卫,自己也放心一些。王安国从来就是跃跃欲试的。还有一个护院王浩——就是熊浩了,自己也不愿意他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到底,他也算自己便宜未婚夫的唯一知己了,让他去安南,也算是帮那个便宜未婚夫一把。

荣兰见她头疼,小嘴巴忍不住一撇:“公子爷好生蠢笨。公子爷只能够推荐一个人,但是梁大人父子俩呢?他们两人手下不会有什么要推荐的人选吧?实在没有办法,找李玉飞李公子吧,他也是六品官员了吧?”

孟丽君苦笑道:“岳丈那里是不成的。岳丈身上还有一个麻烦没有解决,他也不会来理会这些事情,我也不好去麻烦他。李公子那里,却是要推荐王华的。”苦笑道:“我只好去找找吏部里交好的官员了。但是不要惹来误会才好。”

……

轻轻啜了一口茶,翻开天机卫送来的资料,铁骑的眉头皱了起来——今日才知道,自己这个孙子,胆大包天!

刘捷上了那个不合情理的举荐,铁骑就知道这个王长虹有文章。刘捷也是在官场上打滚多年的人了,怎么不知道自己的举荐会招来人家的攻讦!明明知道还要举荐,目的就只有一个:提醒自己注意这个人!

他的真正目的不是举荐人才,也不是要除去这个王长虹,而是在提醒自己!

这才是自己的老臣!真正知道自己心意的老臣!甚至……连廉希宪也想不到这一点去!

果然,天机卫出马,自己立即调查到了那个王长虹的真正身份!

皇甫敬的女儿,皇甫长华!

皇甫长华!

此女果然不同寻常!

以女子身份,混迹男子之中,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官,居然也没有人发觉!

这份能耐,超过在战事上的才华!

当初善术者曾经断言:“皇甫敬一子一女,有龙凤之姿!”

凤凰潜伏在湖广,而那条龙,又潜伏在哪里?

穆儿……你到底只是一个少年!

圣旨已经拟下,皇甫长华不日就会来京师。到时候,朕会让她参加武举——然后,找机会杀了她!当然不能明旨指出她的真正身份——

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孙子掩盖在湖广闹下的那个大笑话!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