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求学(2 / 2)

铁穆见郦君玉如此狂态,也不禁豪气陡生,叫道:“是,拿酒来!王华,你果然深知武艺?尽管显露出来,我们以你的武艺下酒!”

王华恭恭谨谨道:“谨从命。”略一迟疑,道:“客中无有武器。”

李玉飞解下自己的宝剑,要递给王华,却被铁穆挡住了。铁穆伸手解下自己的佩剑,双手托起,交到王华手上:“此剑名‘伏波’,相传为汉时遗物,锋利无比。今日赠于少甫,还望少甫来日,手执此剑,再现我华夏汉时雄风!”

皇甫少华接剑,却看见剑鞘之上,绣迹斑斑。上面两行金文,正是“伏波”。激动不能自已,恭敬接过,亢声道:“王华此生,定不敢忘记公子今日教训!”躬身道:“王华当到院子中,为公子演习。”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回海窟,仍留一箭在天山……”

剑光闪烁,随着王华矫健的身形,李玉飞忍不住放声唱起歌来,才起了一句,众人都已经跟了上来:“……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回海窟,仍留一箭在天山……”

听着豪迈的歌声,孟丽君不由也陶醉了……

次日。

李玉飞打开了尘封多年的门:“王兄请进。不知王兄是否喜欢这里?”

皇甫少华不能相信地看着眼前的景象——他真的不能相信!与李玉飞只是一面之缘,李玉飞就将这扇门给打开了,打开给自己看了!

面前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景象,面前都是书!皇甫少华目力极佳,一眼扫过去,已经看清楚了,面前高大的书架上,基本上全是兵法书籍!(其实算起来,历朝历代的兵学书籍即使没有散佚失落,到元朝也达不到“充栋”的地步。小说,yy一下而已,大家不要介意。)

高达栋梁的兵法书籍!

只不过,书籍上面,已经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皇甫少华没有走过去,他说话,声音甚至都嘶哑:“李侯爷,你……待我如此之厚!”

李玉飞没有说话,走进了书房,走到一张椅子面前,没有掸拭上面的灰尘,就这么直接坐了下去;指着边上另外一张积满灰尘的椅子,对皇甫少华很不客气的说话:“你也坐。”

皇甫少华小心翼翼地坐下。

李玉飞目光掠过高大的书架,目光里透露出一丝的空洞和迷茫;却很快收拾了起来:“王兄,你是否感到奇怪,你与我仅仅是一面之交,我却愿意将这么大的一个书房交给你?”

皇甫少华小心翼翼说话:“侯爷厚意,小人感激不尽。”

李玉飞苦笑道:“小人,小人!你不要躲闪,我也知道,你原来的身份,绝对不会是什么‘小人’!我愿意接纳你到我家来读书,一半是因为你的先生——我没有听错,你是叫她做‘先生’吧?我相信她,她看准的人,一定不会差!而且,她也绝对是忠于铁公子的,我对你放心!”

皇甫少华默默听他直言相告,第一次感觉到,眼前这个看起来相当粗线条的男子,也有自己的心事。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从你的陈述中,我听出了你的见识,你的才华,还有你对战争的热情!所以,我愿意将先父的遗物交付给你,希望你不要辜负了先父!”

皇甫少华站立起来,恭声道:“谨受教。”

李玉飞摆手道:“不要拘泥。先父虽然是驸马,却也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我……”却终于没有说下去,过了片刻,才说道:“我叫人来将这里简单收拾一下。里面有床铺,收拾着就住下吧。你从今日起,就住在这个院子里。旁边那个院子是我的居处,你如果要练习武艺,可以找我切磋。只要我不值班的时候,什么时候都行。后面隔了一个院子就是我妹妹的居处,她是一个捣乱的性子,我已经告诉过她了,她等闲也不会来找你。”

听他一样一样安排下来,皇甫少华也不由感动,听他停顿下来,才小心翼翼地问:“如若兵法上有不明之处,是否可以请教侯爷?”

“哦?”李玉飞站了起来,“我是外戚子弟,习此何用?”转身出去了,道:“你留这里照管一下吧。洒扫的下人马上就到。”竟自走了。

我是外戚子弟,习此何用?

品味着这句话,皇甫少华目光掠过高达栋梁的书籍,突然感觉到一阵透心凉的悲哀。

终于理解李玉飞奇怪的举动了。

望着李玉飞的背影,皇甫少华深深鞠躬:“请侯爷放心,在下一定好生用功,绝对不辜负李侯爷与……驸马的一片苦心。”

远远听到李玉飞的声音:“多谢了!先祖先父,心意却在北而不在南。望少甫成功之日,莫要忘记!”

……

轻轻抚摸着一卷卷的兵法书籍,皇甫少华能够感受到那个壮年就病死在这座华丽侯府里的驸马爷的悲哀。

他的梦中,应该是如他的父亲一般,纵横驰骋在沙场上罢?所以,他竟然收罗了这么多的兵法书籍!而且,任意拿起一本,就看见里面的笔记!字迹非常细小的笔记!

阅读着笔记,不知不觉又是一日。越是阅读,越是心惊。当初先生一出“赤壁之战”已经让自己惊讶无比,而今日所见,更是让自己瞠目结舌!

天下竟然有如此兵法!

然而如此通晓兵法的人,却是老死在一座华美的宅院里!虽然,有着无与伦比的荣华富贵,但是,皇甫少华依然能够感受到,字里行间,那种透心凉的悲哀。

千里马有志于天下,却被精美的辔头牵系在马厩之中。

合上手里的一卷书,皇甫少华只能暗暗叹息。李清成年之时,大元与蒙古战事还在胶着之中,大元皇帝为何不使用他?之后还有数年,高丽安南蒙古,都常有战事发生,而所派守将,也常有败绩。听父亲说起往事之时,也曾以为,朝中无有人才,才有这等无奈之举。今日看来,自己当时的判断,是完全错了。至少,李玉飞的父亲李清,绝对是将门虎子。大元皇帝难道怕他是纸上谈兵之徒么?那为什么不派他做某一员将领的副手,渐渐锻炼?

只因为李清是外戚?是驸马?而前宋,有限制外戚权力的规矩?

而李玉飞,也因为这个身份,懒于修习兵法!因为,学了也无有用处!

皇甫少华对着李清的遗笔,暗暗发下誓言:“我当用前辈所授,实现前辈心愿,定安南,扫蒙古,开创华夏太平岁月!”

皇甫少华当然不明白铁骑的意思,因为帝王心术,的确是一本大书。他还没有接触过这本书,自然不明白。

李清是李庭芝之子,而李庭芝,却是前宋大将。铁骑代元,他需要将一些有身份的前宋官员给供奉起来表表姿态。李庭芝已死,但是他的儿子却也是一个好人选。所以,李清被铁骑重视,被铁骑疼爱,视若己子。

但是,李清的能力,铁骑是绝对不放心使用的。这个人的能力超过了自己想象;万一自己过世,谁人制衡?何况李清是李庭芝之子,前朝兵马大元帅之子!万一有前朝余孽,前找李清,游说两句,李清心动,又如之奈何?

所以,铁骑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清,然后,很光明正大的,他剥夺了李清带兵的机会。

李清自然知道帝王心思。对于嫁给自己的公主,他也爱不起来。他将自己封锁在这间书房里,将自己所有的幻想所有的希冀都寄托在兵法研究里。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将自己一生所得,都编撰成书,编撰成一本没有书名的大书。他幻想自己的书将落在一个有才华有学识的人手里,而那个人,却用他所遗留的兵法,斩将夺旗,立功边塞。

公主自然是被冷落了。婚姻的不如意使她迅速衰老。李清死后一年,她也抑郁死去。

其实,陈述这一些,没有任何意义。所有的人都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情了,所有的人都不会再提起这件事情。

除了李玉飞。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