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滥情公子皇甫少华(1 / 2)

 teawater发表于2008-3-216:17:45

在南缘看到这个,终于明白,雁大为什么先天地不喜欢皇甫少华。^^看了又看小说网^看了又看小说网^^(我也来发长评灌水!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皇甫少华在整部《再生缘》中,都是以一个情痴的形象出现的。他生存的意义和目的,除了打败朝鲜为父昭雪之外,就只在于一个孟丽君了。作者花费了许多笔墨来描写少华的痴情。想来看过此书的人,对于他的三年守义、两番拒婚印象非常深刻,免不了有人还会对丽君的无情着恼。但就我看来,未必尽是如此。

处于那样的年代,少华为丽君所做的一切,似乎是已臻极限了。三年守义,并不只是一种说法,他真正就是那么做的——虽然差一点就没有把持住。而敢于违抗圣旨拒绝和卫勇娥的婚姻,虽然是仗着自己于国有功,也算是勇气可嘉。后来又对丽君相思成疾,虽心中对她有怨恨,终还是一直在等她回心转意。但若仅仅因为这些就判定皇甫少华为正直痴情的男儿,恐怕就有失偏颇了。

射柳招亲之前,少华是不欲与刘奎壁争夺的。此时他把兄弟情谊看得更重,“本是通家兄与弟,岂堪反目为婚姻”,打定主意要礼让他人的了。丽君早慧,在云南府一带芳名远播,然而皇甫少华并不仰慕,他自己也颇有文才(丽君在九天玄女庙曾见识),对丽君的才华却没有惺惺相惜之意,可见在他看来,才华是没用的东西。

射柳比箭之时,少华与奎壁同时看到了楼上观战的映雪,奎壁欣欣然就以为是丽君了,“娶妻如若能如此,也称风流一片心”。少华眼光和心思肯定是要高于俗人刘奎壁的,沉吟片刻就认定高楼上的人不是孟丽君。他料知映雪不会是小姐本人,小姐本人必不至于亲来看视,猜到她是闺中伴侣,这也不过比普通丫鬟身份略高一些,所以并没有像刘奎壁那般失魂落魄,恐怕也是嫌弃她身份低微。但映雪容貌已远胜普通女子,少华是,“堪奇此女芳容美,百样娇娆动我心…若此佳人真堪爱,娶妻似彼亦如心”,此时已露出几分对美色的贪慕来。

他武艺虽好,却不通世务。射箭赢了刘奎壁后,丽君已预料到将会再起波澜,他却完全不以为意,以为兄弟情谊可以一如既往。这也许可以称其忠厚,但是也未免太过老实。他的粗心大意终于酿成小春庭之祸,于他,是因祸得福了,订下了一个娇俏的燕玉。燕玉因兄长安排了阴谋,意欲放走少华,但条件就是收她做次室。少华一见燕玉“风流态度般般胜,瘦弱腰肢样样精”,好色的本性又勾起来,还想丽君不但不至于妒恨,以后还要因为燕玉救了丈夫而感谢她。这是什么道理呢?他自己蠢笨,家人再三叮嘱要趁早返家,他不能洞察刘奎壁的阴谋,落入别人的陷阱里去,这与丽君何干呢?为什么就要感激起燕玉来?然而且慢,他临逃走又嘱咐燕玉,万不可一味傻等他,如果有其他好姻缘,不如就另找依靠处。这又是推脱责任之辞了,他起先答应结亲时,看过燕玉的模样,认为她“不像星前月下人”,既如此,这会又怀疑起她的贞烈来了。刘奎壁既然有心迫害,岂能容少华长留于世上?射柳定亲距离小春庭私定终身,不过几日时光而已。少华的情意真是转得够快的。

经由丽君一手安排,少华得以平定朝鲜之乱,被封为忠孝王。封赏过后,少华去拜见孟府岳父。女儿一去经年毫无音信,孟父见了女婿自然悲从中来。少华此时也陪着垂泪,“袍中取出香罗帕,手拿着,郡主贻珍哭丽君”。我见了只觉得这是莫大的讽刺和笑话,真是令人齿冷。他口口声声让燕玉不必记挂私订的婚姻,却无时无刻不把定情信物贴身揣在怀里,揣着也罢了,又为何拿出来哭丽君?这个场面,丽君和燕玉都不曾见到,她们两个若是见了,不知作何感想?丽君以其深闺弱质,黑夜里远走他乡,只是为了“螺髻换乌纱”好为他一门平反。燕玉苦守寒庵,好好一个候门闺秀,却作了整整三年的粗使丫头。她们费了那么多心血,经历了那么多磨难,竟是为了这么一个人,心里恐怕是免不了失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