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众里寻他千百度 第九十七章 无巧不成书(1 / 2)

胡作妃为 艾糖 3349 字 2019-09-25

 话说苏晴晴和凤景澄正往如玉书坊走,而书坊里头也发生了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自从那天苏晴晴舀了一本李白诗集过来,起初,林进祖是根本没看在眼里。又因着是被凤景澄给逼得合作的,心里不舒坦,没法儿跟凤景澄抗衡就只能把气撒在诗集上。是故随随便便把那诗集往小厮手里一扔,再也没有过问过。可怜诗仙的作品集居然被如此无视糟蹋,若是让苏晴晴知道了,肯定又是一顿好骂。

不过,老天却没有给她这个机会。总说无巧不成书,这一回,还真是要多巧合有多巧合。差点儿就被林进祖埋没的绝世典籍,最后却因为一个小小的巧合而展现于世,轰动全国。

说起来如玉书坊虽然是私下搞的印制,可是设备倒是齐全得很。又因为是地下活动,工人手脚也麻利,速度比官家的还快了好多。苏晴晴几十页的诗集,当天就给她排版印好了。

因为林进祖对其不屑,所以印出一百本之后直接往书坊的书摊边一扔了事,再不问津。

本来,这个样子的处理,那堆书也就只有等着发霉的命运,可是好巧不巧,老天开眼,这难得的千里马,终还是遇上了伯乐。

如玉书坊,是洛邺城最大的书房。虽然它成为第一也用了不少非法手段,但是,拥有的读者最多也是无可厚非。正因为如玉书坊的书籍来源不是那么正当,所以,价格方面比起那些官府正版印制的自然要便宜很多。对于大部分还是中产阶级一下地洛邺城城民来说,无疑是看书购书的最好去处。

譬如苏晴晴的神秘小牡丹系列,不管怎么说,能够上得起邀月坊一掷千金的毕竟少数,大多数的人还是仰仗着如玉书坊地盗版来解渴充饥。而那些人当中。三教九流,应有尽有。

诚然,像金瓶梅一样的书籍算是大众文化,读的人多了,层次不一,见识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鉴赏得了如李白诗集这等文学性太强的阳春白雪。可是,既然都说了是三教九流。又怎么会缺乏一些有见识却又没金钱的穷酸书生?

所以,就算是将那诗集随手仍在那里,也同样有可能出名。就好像后来苏晴晴终于知道了这件事情,先是报复了林进祖一顿,然后对凤景澄说的一句话: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说林进祖让底下的人把这本李白诗集随意丢在摊前买卖拉到,本来是不重视的意思。没想到摊前有一人就喜欢随手乱翻,看诗集包装并不起眼,纸张也很是一般,只是冲着“诗集”一次。不过是抱着玩笑地心里翻看,却只是一眼,就被惊到了。

又连连翻了几页,根本不敢相信。连忙抓过守摊的人过来问,然后便是一阵感叹,将之奉为奇书。当即买了一本就跑了。

开始的时候林进祖还觉得好笑,根本不信这诗集能卖的出去。他以为现在的人喜欢看的都是像《金瓶梅》那样的,没想到那人走后不久,便陆陆续续来了一大堆人来买《李白诗集》,争先恐后,到最后居然断货了。林进祖这才相信那被自己砸在一边的东西,原来竟是个宝贝。当即翻印,短短几天时间,《李白诗集》已经流传大街小巷,风靡一时。甚至被誉为本年度最佳文学作品,林进祖乐开了花。成天笑得合不拢嘴。

苏晴晴和凤景澄走进如玉书坊的时候。书坊的伙计一看是两位大人物到了,赶紧往老板地账房去领去。(电脑阅读)

这几天李白诗集热卖。伙计当然要把苏晴晴二人供成祖宗一样,眉开眼笑,嘴都笑咧了,和前两次大不一样,看得苏晴晴和凤景澄不知所以。

“老板,老板,有客人来了!”来到账房外,见房门紧闭,伙计在外头喊。

里头林进祖正忙着,不耐烦地道:“不见不见!你老板我正忙着呢,谁也不许来打扰!去去去!”林进祖连连赶人。虽说是不高兴被人打扰,可是那声音里,却是透着一股子的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