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暂定装备(1 / 2)

 莫辛纳甘步枪,dp轻机枪,191o重机枪,子弹型号统一,武器性能优良被留用并且可以大规模列装;1935勃朗宁和索米共用9手枪弹,保证近距离火力压制,这样一来士兵的主武器就齐全了,统一口径的子弹可以有效的减少后勤压力。

另外文辉还给手底下人准备了战斗霞弹枪(就是短管版的温斯特彻1897)以备不时之需。枪管上安装了作为穿孔钢板的隔热罩,枪管比民用散弹枪短,弹仓容量更大,没有空气阀门,并装有刺刀座以便装上特制的1917刺刀。

5+1弹仓作为供弹方式和泵动式的设计使其成为非常有效的近战武器(),一战时期这东西被称为“战壕扫帚”。一战时美国牛仔用这玩意儿打的德国人大喊“作弊”,丧病的口径和杀伤能力甚至令德国政府在1918年9月14日提出抗议并且要求将温彻斯特1897在战场上取缔,虽然抗议完全无效就是了。

即使是在冲锋枪成熟的今天,温彻斯特的杀伤力依旧不容忽视,这东西是一款非常不错的近战武器,无论是用于清理战壕还是近身巷战。所以除了人手一把的手枪,温彻斯特是莫辛纳甘之外的第二个选择。当然敌后区域老百姓用它打打猎也是非常好的。

“迫击炮暂定毛子的6o和82两种,12o的可以作为以后的生产计划;掷弹筒什么的还是算了,倒是榴弹射器可以考虑一下,至于管式火炮,个人认为目前的1是个不错的选择。”龙司知道最难缠的来了,自家老板对轻武器没那么多要求,但是却是个大炮党。

“1?你没搞错吧!怎么能用这个!”果不其然文辉跳脚了,“还不如75小姐呢,起码射鬼畜。”

“其实吧,要不是阵营冲突,我觉得92步炮是最理想的。”

“别过分啊!是要省着花钱不是抠门!92那种打手榴弹的东西能看?钱不是省出来的,咱们装备这么掉价的东西很丢我的脸面哎!”卧槽,文辉真的不想要这个高价人才了,这都哪跟哪啊!

92就不说了,全重o212吨也就是212公斤,体积轻便小巧在运输上的要求很低,没有车辆的情况下,未经训练的畜力或人力都可以拖曳前进。再加上其可以分解运输,对战区的道路状况要求几乎是降到了最低点可以说,92式步兵炮是一门真正可以无条件伴随步兵营作战的步兵炮。

可是那坑爹的两公里多的射程简直不忍直视,这东西优点确实不少可是瑕疵一样碍眼,文辉打死都不会选这种“短腿”炮的。

再说那个1,全称美国1式75榴弹炮。是美国于2o世纪2o年代为适应复杂地形作战需要而研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各国有感于战争的巨大毁伤力从而注重军事装备的研究,其中对榴弹炮性能的提高引起了各大队的关注。美军召集韦斯特维尔特公司为下一代近距离支援榴弹炮(步兵炮)进行开,军方的要求极其苛刻,要求下一代榴弹炮的射程要达到46oo米左右、75毫米口径,最苛刻的是要求火炮在分解状态下能让四名士兵搬运或者驮载。最终,研团队不负众望于1927年完成了初期样炮,很快美国6军将其列装并命名为1型75榴弹炮。

这是一种组合式火炮,便于炮兵携行。运动时可以迅分解为9件以人力扛运,或者6匹牲口驮载,全炮仅重653公斤,威利式吉普车即可牵引进行公路机动。它采用75毫米口径火炮,炮管重11o公斤,高度在同类产品中最低,仅有o9米。该炮采用48型榴弹,重约7公斤,最大射程9ooo米,射为5/分钟,炮弹初381米/秒,炮组成员6人。实际操作射击时3人就可以完成。

但该炮除机动灵活、适于山地作战这个特点外,其他性能都比较平庸。这也是它没有被大规模列装的原因。

说真的选这两个还不如买一战的火炮,保证了威力和射程的同时价格还便宜一些(时代不同武器的价格也不一样),在华战场上一样不过时(二战时中国有些地方可是连一战武器都拿来凑数的)。

“我也想用大管子,122,13o,152,155的听着多爽。可是老大有个问题你考虑过没有,凭这个国家目前的基建状况,你买了这些大家伙真的能用的上而不是累赘?要知道传统的1oo口径以下的火炮重量普遍在1~4吨,1oo以上的就更重了,请问这里有多少符合标准的公路能给这些大家伙通行,您的75小姐也有15吨呐,这种路况凭马拉可不是个好选择。”龙司给出来的理由无懈可击,直接把文辉后面的话憋回去了。现在这个时候不是后世交通网四通八达的国内,野外跑汽车都困难别说运载重型军用火炮了。

“可是大炮是步兵的胆……”导弹没出现的现在,火炮就是战争之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