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去 留(上)(2 / 2)

医宋 从小不会爬 3071 字 2019-09-25

虽然在赵筹想来,在没有出现机械动力之前,笨重缓慢而造价高昂的铁船并没有多大实用价值。何况钢铁构件的加工本身就是一大难题,毕竟现在的大宋既没焊接技术,也没冲压机械。然而。高明和他的同学们却凭借中国人天下第一的巧手,完全靠着造是真的打造,并非引申出了这咋,时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铁船。虽然这艘船又小又慢成本又高,但却令浮力定律从此深入人心,而且在造船的过程中还顺便解决了钢铁机械的气水密性难题。这样一来,蒸汽机等热机的研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这件事给了赵筹很大的触动,他这些年来虽然一直大力扶持各项科技研究,却总带着很强的实用主义倾向。但其实历史上的大多数科技成果都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在为一些别的目的努力时无意中鼓捣出来的。而且过于追求实用,必然会影响基础科学理论的研究。而赵筹掌握的那点科学毛皮,不但残缺不全。也总有用完的一天。被铁船的出现点通后,赵筹随即增加了对“无用”项目的科研拨款,并在日后不断递增。这对大宋补完尽快建立起完整的科学理论构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以上两类,也有少数历史上根本没有半点记载的小人物在这咋。时空却脱颖而出,正印了那句老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历史上被埋没的人才实在太多了。

按理说,这种人才应该很多才对,之所以目前只是少数,是由于新式教育才刚网起步的缘故。赵筹相信小再过十年之后,这类“随机人”将毫无疑问地占据主流乙而被“放逐。岭南之后,赵筹最大的收获就是耐心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没满十六岁的他也确实等得起。

赵剪麾下人才济济,即使已经“自残肢体”在朝廷的高官眼里依然有很大的威胁特别是在王府移至岭南之前。所以,就算只是为了削弱卫王府的势力,他们大挖墙角也是必然的。然而,那些老人还好说,对于在新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才,朝廷纵然许了高官厚禄。也才挖走不到三分之一,而且与越基层越忠诚的老人们不同,年轻人中却反而是最高端的人才越难挖。

对此赵筹是早有预料,要不然当初他也不敢向朝廷妥协了,大局为重固然没错,但赵筹的觉悟还没高到连自己的小命都愿放弃。其实伏笔早在他当初大办新式教育时就早已埋下,这些年轻人虽然才智与能力都被培养了出来,却从未学过四书五经,也基本不会诗词书画他们就算接受了朝廷的任命,也很难在士大夫的围子里如鱼得水,所以只要不是太笨的家伙,就算心中并不怎么忠于赵筹,也不敢冒险跳进不知深浅的水潭。至于那些脑子不好的,走就走好了。赵筹管他们作甚?当然,其中因为自学而熟习儒家经典与诗词书画的特例也不是没有,不过却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了。

注:对此赵筹劝诫过多次,但王彦酒瘾甚重,又没岳飞那么强的自制力岳飞年轻时酗酒成性,有次酒疯差点将同僚打死,赵构得知后劝诫了他几句,从此岳飞就滴酒不沾,这种自制力实在可怕。,能够保证不因醉酒误事,就已经相当难得了”

注不李显忠、魏胜、张子盖、沈大用、孙默等一大帮人郗过了二十岁。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少年天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