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领 地(2 / 2)

医宋 从小不会爬 3174 字 2019-09-25

最终赵筹还是拒绝了朝廷的条件,表示希望获得更大的地盘,而且一定要位于边疆地区。赵筹其实最中意的是河北地区,那里虽然地势平坦,金军铁骑又随时可能来犯小但以卫军目前熟门熟路的“地形改造。能力,将河北平原全部整成培高田地也用不了几年时间。在防守巩固之后,河北作为粮食主要产区的优势将会得到体现,卫军将会获得源源不断的补充,而相距不远的燕云十六州又可以为卫军提供很多练兵机会。然而,朝廷的要员们都不是傻子,河北地区的战争潜力太大,他们是不会同意的。而且赵筹自己也有些顾虑,因为那里目前是岳飞的防区。虽然这一世对岳飞有了深入了解的机会,岳飞身上的光环褪去了不少。但不可否认的是,岳飞仍然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名将。的确,目前来说,卫军的战绩要比岳家军略强一些,但那是赵筹集结了众多一流甚至一流人才,而且小进了很多招时代科技和理念!后的结果,而岳飞扣贝州阻引了与之相近的程度,其综合能力之强可见一斑。更麻烦的是,两人似乎根本就不可能成为朋友,岳飞虽然并不像文艺作品中的形象那样愚忠,却毫无疑问是儒教的忠诚卫道士,而赵筹却一心要做旧文化的改造者,矛盾怎么看都是不可调和的。

因此,就算朝廷同意,赵筹也不敢从这个态度不善的准战神级人物战神级为白起、韩信、李靖,标准为屡逢强敌而一生不败。手中抢地盘

河北不行,特区现有的地盘肯定更加不行,又要在边疆地区,可以选择的地盘已经很少了。在意识到北方抗金无望参与之后,赵筹将他的目光投向了大宋的南部,虽然南宋期间长江以南得到了进一步的开,但也要看是什么地方,有些地区依然相当荒凉。但对拥有未来记忆的赵筹来说,他却知道那片目前的“烟痒之地”蕴含着多大的潜力。

“什么?他要两广?”赵构听后非常惊讶,因为岭南可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啊。他想要劝儿子重新作出决定,但苦于没有机会见面,而大臣们却对此乐见其成。岭南对大宋来说是需要净投入的废地,唯一有经济价值的不过是广州港而已,赵筹则是他们眼中大宋的祸患,这样以毒攻毒自然善莫大焉。但他们还是觉得岭南地盘太大,如果赵筹在那割据自立,到时候会很难办,所以不肯将整个岭南都交给赵剪节制。最后在双方的讨价还价之后,赵筹选取了大宋目前只在形式上统治的琼州海南岛为封地,并节制雷、化、高、郁林、容、廉六州之地加起来不到半咋,路大。但这点土地实在是不够看,作为补偿,卫军以及卫王府的下属机构及各种产业可以在特区逗留更多时间,以方便物资人员的迁移。但为了保险,朝廷还是特别要求,必须有卫军离开两淮南下后,才允许最多相同数量的卫军撤离其他地区进入淮南。其实按赵筹最初的想法。他是打算只要海南岛一地的,但是由于目前的琼州实在太过荒凉,基础异常薄弱,连大点的码头船坪都没有。想要将大量人员和物资一下子运过去根本就不可能,所以赵筹只能在两广沿海再要一些基点,以的作用。

海南岛有什么好的?为什么赵筹对其情有独钟呢?关键还在于冷兵器时代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众所周知,中国虽然铁矿储量不低,却几乎全是含铁量很低的贫铁矿,这不但大大提高了炼铁成本,也降低了钢铁的质量,即使在科技达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依然不得不进口大量的富铁矿,以掺入国内铁矿石中提高其品位。而在冶金技术相对低下的宋代,这一问题就更加严重。

但赵筹却知道,其实中国并不是没有富铁矿,只是古代没现,到了现代其储量又嫌小了,那就是海南岛的石碌铁矿。但对于宋代的中国来说,其至少三亿吨储量的高品个铁矿石,却足够满足大宋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前的全部需要了。除了铁矿,石碌地区还蕴含着丰富的锁、铜矿,以及一些伴生的镍、硫、金等多种矿产资源。而更为难得的,是石碌铁铜矿居然是露天矿山,以宋代的采矿技术也完全可以开采,因此赵筹早就对其留了心。

但是那时因为特区诸事繁忙,又有金军这个大敌虎视眈眈,赵筹一直无暇顾忌遥远的岭南,所以只好暂时搁下。而这时赵筹现北方诸路都不可能成为其领地,而将目光转向岭南后,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介,宝岛。到时候再将目前只有原住民的台湾岛也占下来,海南岛的铁、加上台湾岛的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必需资源可就全有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心,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