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兴曙光(2 / 2)

医宋 从小不会爬 3488 字 2019-09-25

韩世忠这次集结起来的总兵力不过八千多人,而兀术手下就算剔除伤兵和伪军,也有数万之众,再加上韩世忠又是他的手下败将,所以兀术一开始并没有将其放在眼里,命令全军不作休息,强行渡江。

客观来说,兀术的这个命令也有一些道理,因为韩世忠部是随对岸金军而动,现在金军立刻渡江,韩世忠水军的大船因为灵活性较差,一时还来不及投入战场,金军的兵力优势必然更加明显。

韩世忠也知道胜败在此一举,他亲率精锐“背嵬军”截击金军的先锋于大江之上,而韩夫人梁氏则在金山岛上擂鼓助威,并同时以旗帜指挥江面上的宋军船队。见到主帅夫妇亲力亲为,宋军士气大振,无不以一当十,而金军中的女真等族番兵不习水战,大浪一来还没开打就已经东倒西歪,那些伪军兵丁又普遍士气低落,如何是韩世忠麾下精锐水兵的对手?

一天激战之下,金军伤亡甚众,最后不得不退回南岸。兀术自觉没有胜算,派人向韩世忠表示愿意让出部分(史书上说是全部,但以金人要钱不要命的性格,绝无可能,尤其当时北岸还在金军手中,估计最多也就留下不易运输的粮草辎重以及被掳的青壮和女子。)所掠财物以借道北归,被韩世忠严辞拒绝;接着兀术又表示愿意献上自己的宝马,再次遭到拒绝。

兀术进退无路,只得放出海东青(一种通人性的珍稀猎鹰,以女真人最擅长驯养。)向左监军完颜挞懒求援。挞懒现在自顾不暇,只是派遣部将太一孛堇南下,控制住长江北岸的部分渡口,以便兀术渡江。

然而,在江面被宋军封锁的情况下,兀术纵有北岸金军的接应,也不可能有北渡的机会。但援军的到来还是激起了兀术的斗志,他尽遣主力出战,并要太一孛堇从江北起协同攻击,以牵制韩世忠的兵力。然而,兀术的兵力优势在韩世忠的战船优势面前,却显得毫无意义。

韩世忠命令工匠制作了许多用铁链联结的大铁钩,并挑选健壮的水兵练习使用,用以对付金军的小战船。在次日的大战中,韩世忠充分挥了海船度上的优势,兵分两路对金军形成了夹击之势。南宋战船往来如飞,居高临下用大钩钩住敌船一舷,使劲—拽,敌船便随之倾覆,兀术看到自己的兵士任人宰割,心里简直要滴出血来。

后来金军又尝试在其他地点渡江,却一次次被韩世忠挫败,就这样,两军在黄天荡一带对峙了足有四十多天,金军陷入了进退两难之中,而韩世忠则自认为必胜无疑,信心满满地向南宋行朝提前出了捷报

本来在金军面前不堪一击的韩世忠部,为何没过几个月便能将金军打得落花流水呢?金军不习水战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毕竟与岳飞、张俊等只擅陆战(岳飞后来破杨么用的是经济封锁加分化瓦解之计,只靠水战的话是赢不了的。)的将领不同,韩世忠虽然也是北方人,当年却曾随军下江南讨伐过方腊叛军,再加上长期驻守沿江地区,对水战要比其他将领熟悉得多,再加上宋军在战船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这无疑占了很大的便宜。

金军师老兵疲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当初他们刚南下时一心想着江南的财帛女子,战意极为高昂,自然锐不可当;而现在他们已经抢够了,大家都急着回老家好好享受,自然不愿意早早死去,战意便大打折扣。而因为水土不服,金军之中疫病横行,也严重影响了金军的战斗力,此消彼长之下,宋军前后表现判若云泥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最重要的一点,金军此前从未败过,宋军与之交战时心里不免犯怵,自然很难打赢。但明州之战戳破了“金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各路宋军自然信心大增,因为张俊所部只是兵力多些,战斗力在南宋诸军之中并不出众,连他都能打败金军,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