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还会饿肚子啊?(1 / 2)

命韵 牧然 0 字 2022-11-07

 沈洁茹的一脸羞态,被蔡文凯看在眼里,心里顿时有些泛酸。【】但此时,蔡文凯有求于沈洁茹,便把嘴里的一口酸水生生吞进了肚里。

蔡文凯试探地说:

“嗳,沈洁茹,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上次跟张董说了,要他赞助我出书,钱不多,就三万元,但他没松口。如果有机会,你得帮我美言几句,这本书可是师傅两年的心血呢!”

沈洁茹白了蔡文凯一眼,故作不屑地说:

“切,师傅,就你写的那部小说,一点也不刺激和浪漫,读起来太费神,肯定没有市场的,值得花三万元出版吗?拉倒吧,我可不会帮你去化缘。”

“你……你……”

蔡文凯急眼了,噎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实话说,蔡文凯并不认同沈洁茹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可妻子也是这么说的。正因如此,妻子才不肯掏钱出版。沈洁茹一见蔡文凯一脸窘态,乐得哈哈笑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蔡文凯才回过神来,眼睛盯着沈洁茹严肃地问道:

“洁茹,你真的认为我的作品没有价值吗?”

沈洁茹见蔡文凯挺认真,也不敢再胡诌,认真地说:

“也不是。就是不想读,太累人。”

蔡文凯舒了一口气,疑惑地问道:

“可你师母读网络小说,一读就是几个小时,怎么就不感觉累呢?”

沈洁茹挑起眼皮看了蔡文凯一眼,低声说:

“因为读网络小说可以不用脑啊!再说,一些网络小说的情节虽然看似荒谬,天马行空,信马由缰,但确实够刺激,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

蔡文凯顿时一脸忧伤,喃喃地说:

“可这样的作品,能给读者什么教益呢?”说完,颓丧地低下了头。

沈洁茹本想再点拨几句,一见蔡文凯的情绪低落,便不想再刺激他,于是缄口不言,将头转向窗外,眼睛盯在一棵香樟树上……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服务小姐走了过来,轻声问道:

“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请问两位在这里用餐吗?”

蔡文凯转过头,服务小姐对他嫣然笑了一下。这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长相清纯俊俏。沈洁茹看了一下手表,11点多了,时间过得真快。于是问道:

“师傅,在这吃,还是另外找一家酒店?”

蔡文凯下意识地看了窗外一眼,说:

“就在这里吃吧,这里的煲仔饭还不错。”

服务小姐一听,便递过来一本菜谱。沈洁茹接过打开,上面列有红椒炒腊肉饭、黑椒牛柳饭、小炒藕丁饭、脆皮烤鸭饭、葱油鸡饭、老干妈肚片饭、野山椒鱼头饭、香芋排骨饭、梅菜扣肉饭、茄子豆角饭、生蒸猪脚饭、小炒肉饭等等。都是云滨的地方菜。

看了一会,沈洁茹说:

“给我来一个老干妈肚片饭,”接着问蔡文凯,“师傅,你要什么?”

蔡文凯说:

“我就要个梅菜扣肉饭。”

沈洁茹再问:

“要不要再点几个菜?”

蔡文凯说:

“不用,够了,点多了就浪费了。”

沈洁茹知道蔡文凯一向吃得比较简单,也就不再坚持,对服务员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那好,再来两个冷碟,醋泡云耳、酱萝卜皮。”

待服务员离开,沈洁茹笑道:

“师傅,敢花才会赚。这年头,节省是发不了财的。哎,师傅,我有点不明白,你又没有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的苦日子,怎么也像我老爸一样扣门?”

蔡文凯点上一支烟,教训道:

“你就知道60年代的苦日子。其实,中国人真正吃上饱饭,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你也许不知道,农村改革,说是始于1979年,但实际上,在江南省,真正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80年代以后。那时候,我已经饿了快十年的饭了。

“再者,我的家乡比较偏僻,交通不便,自然条件也不好,我上大学时,家里经济条件还很差。直到我参加工作后,才算真正吃饱了肚子。现在回想,那个时代,一年只有在过春节时才能穿上新衣服,多吃几口肉,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啊!”

沈洁茹说:

“可现在物产丰富,有吃了啊,而且国家还鼓励消费呢!”

蔡文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