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代师收徒(上)(2 / 2)

既然有缘、未来是三元观的弟子,元周当然不会放任不管。

既然崔胖子的母亲还不十分同意、有些勉强,那我就给你来个妙招、“记名弟子”先过渡一下。

因为一旦成了俗家弟子,那未来几乎不太可能成为内门弟子。

因为一方面三元观给俗家弟子传授的是简化版的功法、俗家弟子的精神力不足以推动完整版功法的运转。另一方面与俗家弟子放任不管、野蛮生长不同,观内正式入籍的弟子几乎都是在前辈身边一同修炼,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每一层的修炼都要尽可能磨炼到最完美才会答应可以突破。

整个过程非常简单而又肃穆、庄严。

因为条件有限,师叔仅仅在挂有三清祖师像的“密室”,增加了元周师傅、上一代观主“一守”的素描像(来米国后元周因思念、感恩师傅画的),这画像往常一直悬挂在元周的书房内。

在两位师叔和师姐、元周后,再由“元本”崔永铭(崔胖子)叩拜、敬香。

然后由现任观主元周填写一页“元本”的道籍纸,等以后回到东方、原来的三元观,再编撰加入正式的道籍中。

这时候崔胖子才知道元周竟然是三元观的观主,难怪有权处理各种事,包括新增设“记名弟子”。

元本跪拜在祖师像和师傅的遗像前,元周站在旁边、非常严肃。

“元本,我们第一次认识时、我就觉得与你有缘,但当时不知道缘在那里。”

“也曾想过是否收你为三元观道士,以便帮助你改善易胖的体制。我怀疑你具有特殊的体制、不知何种原因导致部分经脉堵塞造成的。但后来交往中你的性格表现让我放弃了!永远一副老好人、从来没有看到过你生气,你一直在为别人而活、这样的你一直活得很累!你这样的性格可以是好朋友、但不能是道友!”

“我知道这与你商业家庭的习惯以及教育有关,但可能你父母还没有把商业真正的秘诀告诉你、你也没有去深思过。商业是利益的交换行为,只有能维持持续不断的利益交换才能真正建立百年老企,东西方有太多这样的反面教材。仅靠关系维持的最后都只是昙花一现,最终还得看个人或企业能一直维持、提升的核心竞争力。”

“上个月最后一天在母校,你不光是带给了我一定的机缘、也让我重新认识了你。所以在征求观内师叔们和师姐的同意后,我代师收你为徒、为三元观元字辈弟子。今后我们就是道友,一同去追求目前相对来说、还仍然是虚无缥缈的‘道’!”

“原本我准备帮你取的道号,第一选择是元稹。稹乃指草木丛生,也通缜、细密,与你的性格表现比较相符。但后来一想不行、这会害了你。道士的修行不是为别人活、而是为自己而修道。”

“道心、道心,道在己身上。道修的是身体、是灵、更是修的心。所以我最后给你取道号‘元本’,就是告诉你、你要去深挖你自己的本心。你现在的表现是外人以及周围的环境强加在你身上、可能并不是你的本心所思所想。并且永远不要背离了自己的本心。”

“只有以己身为基础,己身强大了、才可以去讲各种道,比如我们师傅的守护之道也是在己身之道的强大基础上,自己不强何谈守护。佛道、魔道、邪道也和正道等都是道,只是选择强大自己的途径不同。三元观当然是在正道之列。”

接下来,元周让元本起身,众人在密室里盘腿坐下。

“我是第89代观主,三元观传承至今两千一百年,但实际上三元观的传承已经断了,至今没有任何头绪!第29代观主仅仅只记载了一句话‘坐化于某某年’,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言语记录。但第30代观主有过非常晦涩难懂的暗示,希望后代能补全传承。29代观主之前没有任何文字记载、用意何在?至少第29代观主应该记载第28代观主的相关信息!”

“历史记载地星上道家的历史仅仅一千七百多年,所以我很小的时候曾问过师傅,是不是我们三元观不是道家之一,应该有另外的称谓。因为在道籍以及观内的各种典籍上一直都有记录修道多少年、但没有‘道家’这个说法。甚至‘修道’这个概念都是刻意为了与其它的道门同步。师傅当时很惊讶、从来没有人这样去反问或者思考过,为此曾查找过大量的资料,但最后不了了之。所以随大流、也姑且称之为道家或者修道者。”

“三元观对修道各阶段的定义也与其它道家五花八门不同,如武道中的外劲、内劲、化劲宗师等,三元观的记载一直是锻体期几层。这是否又暗示着什么?”

很多内容师叔一安也是第一次听说、一直都是按部就班地去修炼,根本没有去质疑过。甚至师叔一休和师姐也都一直没有去想过,所以三人对元周的说法都很好奇。

“我查找过很多的典藏。在修道初期,我们一直称之为‘锻体期’,三元观是最成体系的,这方面的传承从来没有断过。这肯定和我们的传承体系密切相关。”

“一休师叔可能知道,我们三元观其实是分为六脉的,观主所在的宗脉、另外还有丹脉、阵脉、器脉、符脉和灵脉等。因为只剩下我们这小猫两三只,所以也没有细分、只是依着各自喜好选择修炼的方向。一休师叔和师姐都是偏向丹脉和灵脉,一安师叔偏向阵脉。而我则是符脉和阵脉同修,同时也在选修丹脉、器脉和灵脉。”

“我曾经有疑问,既然要分为六脉,那为了弟子负责,是不是观内应该有区分或者鉴别弟子更适合哪一脉修炼的方法,或者是某一种仪器或设备?不然有可能、某位观内弟子修炼了某一脉大半辈子,突然发现自己对另一脉更擅长。这不是白白浪费了弟子的大好年华吗?”

“可是听师傅说好像从来没有。从逻辑上判断、应该有,可为什么?”

“我不相信,之前这么多代观主、只有我持有此疑问?有何隐秘?”

看着一休师叔、一安师叔还有师姐元宁三人,同样极度诧异的眼神,元本内心的压力不自觉地就减轻了很多。一开始看见这几位前辈表情和元周一样、自始至终很平淡,压力好大。

合着你们和我一样,只是以前一直没有碰到过,还是人一枚、也有七情六欲。元本自己一直是嘻嘻哈哈,这一坐久了、表情还一直假装严肃,还真的有些受不了。

“宗脉一直担负着三元观的典藏保管以及传承责任。而我们的最主要功法却一直要求口口相传,还需要心魔保密承诺。你们想想两千多年口口相传、难度大到难以想象。中间都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朝代变迁、还有战争,更不要说是生老病死。师傅坐化前也没告诉我、如何确保不疏漏地传承下去。原因在哪里?”

“还有为什么会称之为宗脉,哪怕是主脉我也能理解。我甚至想过三元观是否曾经叫三元宗,而取名宗脉是为了后代牢记这一点,也不知是否还隐藏着另外的什么秘密?”

十年前师叔回三元观、接师姐来米国时,师傅亲口告知四人下任观主为元周。元周这些年一直压力重重、今天还真的是一吐为快!

这也就是元周意外发现“念力”对修行有帮助、决定进入nba的最主要原因。

元周虽然没有说出来或者发誓立志,但元周有迫切的愿望、尽快完成从锻体圆满突破,找到原因。不然自己可能会成为三元观的历史罪人。

主修功法只能口口相传(一元煅身功,包括丹经、器经、符经、阵经、灵植百艺等)、观内典藏不得记录。元周知道自己很聪明,主要的修炼经书通过师傅的传授,都牢记在脑海,但却不敢保证自己接下来选择的徒弟也能和自己一样。

另外、元周也觉得三元观只剩下自己几个人了,需要发挥大家的能力来帮助自己完成,这也是现在说这些话的出发点。

还有一个原因,元周一直非常愧疚,对谁也没有说起过、但内心一直煎熬着。

师傅曾明确说过已经达到锻体期圆满(一休师叔也知道),也叹过气、进无可进,前路彻底断绝。其实师傅在战争年代的伤病早已恢复、不然也不会提升这么快。

按照三元观历代记载、锻体期圆满的寿元都在110~119岁之间,也就是二甲子。可师傅“笑着”坐化的时候才89岁。元周一直愧疚、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才造成这一切,师傅经常性地翻山越岭、为自己寻找各种救命药材而劳累过度。

尤其最后的三年内、经常发现师傅有咳血迹象,可那时候自己身体还未完全康复、还经常性地需要躺在床上。元周对此毫无办法、三元观观内也没有与外界联系的办法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