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运筹帷幄(1 / 2)

 光阴似箭。

转眼,五年过去。

杭城芯片股份公司已经初具规模,由原来小有名气的新兴企业,发展成为颇具实力的大型芯片公司,在芯片行业名列前茅。

企业的发展欣欣向荣,不但填补了华国芯片行业空白,经济效益更是上了一层楼,乐得股东们喜笑颜开,要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

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大凡已经初具规模的公司,为了谋取更多的发展资金,大都向往资本市场的融资之路。

公司董事会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聘请投行鲲鹏证券,会同公司证券部,及副总裁夏雨荷,推进公司在深市上市事宜。

秋日的艳阳刚刚从东方升起,舟山群岛鹦鹉岛的彩霞酒店,已经沐浴在缤纷的霞光中,仿佛犹如仙山琼阁似的。

沿着海岸飞翔的无数海鸥,迎着朝霞尽情地上下翻飞,追逐着海里翻腾跳跃的鱼群,将无垠的海面点缀得美轮美奂。

“夏总和郎总的抉择,是科学和正确的。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应该进入资本市场,方能将公司做大做强。”

鲲鹏证券首席经济师秦勇,提起芯片公司融资事宜,转头看着身旁的夏衍和郎逸坤,赞许夏衍和郎逸坤高瞻远瞩。

鲲鹏证券是华国证券行业老大,历来将新型科技公司上市融资,作为鲲鹏证券的头等业务,在华国证券行业享有盛誉。

秦勇毕业于华国财经大学,主攻科技及信息类专业,其当年的博士毕业论文,即是《资本市场融资与高科技公司发展》。

戴着一副宽边近视眼镜的秦勇,看上去已经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白皙清秀的脸庞犹如女孩子,一旦笑起来显得文质彬彬。

秦勇属于知识型投行拔尖人才,凡是讲究科学严谨认真,所辅导的上市公司皆获成功,深受行业界大佬们的好评。

受邀杭城芯片公司委托之后,秦勇废寝忘食设计公司上市方案,悉心听取夏衍和郎逸坤的意见,力争杭城芯片公司一举上市。

“公司谋求在资本市场融资,是公司资金短缺的无奈之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还望秦总大力襄助才是啊!”

夏衍乃是搏击资本大潮的老手,不仅手握数十亿海量资金,也深谐资本市场的行业规则,知道如何与秦勇打交道。

因杭城芯片公司上市融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夏衍事前已经与公司总裁郎逸坤,仔细地商量了好几次。

在夏衍看来,由朋友介绍的投行秦勇,是一位靠得住的内行人才,故而对秦勇抱着很大的希望,巴望着公司能够上市成功。

此时见秦勇提起上市融资事宜,夏衍连忙客套地诉着苦衷,意在抬举抬举秦勇一句,要秦勇全力推举公司上市。

至于公司总裁郎逸坤,夏衍当然知根知底,只是吩咐郎逸坤,尽力提供公司有关资料,尤其公司发展方向及经济效益。

“夏总的话很有道理,公司的发展急需资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上市融资是唯一的途径,可以避开银行贷款时的窘境。”

郎逸坤知道夏衍那话的意思,也连忙诉起在银行贷款的苦衷,意在向秦勇传达上市的急迫,促成秦勇尽快进入角色。

自从那次贷款与银行接触之后,郎逸坤知道要在银行贷款,不但手续繁多且时间漫长,还要看银行主管领导的脸色。

作为主管杭城芯片公司的总裁,郎逸坤为公司的发展呕心沥血,尤其公司发展的资金瓶颈,让郎逸坤伤透了脑筋。

郎逸坤知道,公司在芯片行业中,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期待公司能够蓬勃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若如受制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对已经初具规模的公司而言,将是一件不愿意看见的事,故而时不时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