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在前舱见过宇文真,李贤齐执礼甚恭,“卢参军来信力荐,宇文先生乃营建长安、洛阳两都,凿广通渠,引渭水通黄河的隋朝工部尚书宇文恺之后,曾为大唐将作监员外郎,主持维修两京国子监,重修扬州运河十九里。贤齐实在是敬佩之至!”
“宇文真现在赋闲在家,幸蒙好友卢遵相邀,前来边地助李振威筑城建堡。”宇文真拱手作答。\
“先生大才,朝廷为何将你投闲置散?”李贤齐好奇问道。
“唉,还不是为修葺太庙一事得罪了权宦,太庙有两间房屋破漏,数年未加修葺,圣人罚将作监、度支判官及宗正卿拿出俸禄,命宦官中使率工匠用宫中备用木材修补。左补阙韦温谏道,朝廷置百官,各司其职,如其失职,宜罢免其人,圣人采纳韦温意见,追回中使,宦官丢了这份肥差,枢密使兼右军中尉王守澄一怒,将宇文真等将作监、度支判官及宗正卿统统罢职回家。”宇文真低声叹道。
“权宦竟有如此大的权力?”李贤齐吃了一惊,接着安慰道:“依贤齐看来,先生罢职回家,远离朝中权力斗争漩涡,不失为明哲保身,朝中早晚要出大事,到时殃及池鱼,株连到大小官吏,长安将血流飘杵!”
卢遵与宇文真对视一眼,又惊又疑地望着李贤齐。\
李贤齐轻轻呷了口茶,缓缓道:“刘蕡素来沉稳,且有智谋,他上《直言极谏策》,就是看准了圣人初登大宝,有心重振朝纲,要振朝纲,必除权宦,圣人用宋申锡为相,引起了宦官们的警觉,立刻诬陷宋申锡勾结漳王李凑谋反,兴起大狱,贬宋申锡,圣人谋事躁急,羽翼未丰,就干这除奸的活儿,容易酿成大祸。\”
卢遵想起近年朝中大事,对宇文真道:“宇文兄,贤齐距长安千里,却对朝中局势甚有见地,你心服吗?”
李贤齐谦虚道:“卢参军登州之行,接管船坊,组建横海水营,与登州周刺史交好结盟,实在是劳苦功高,现在卢参军回到贤齐身边,良师在侧,正好早晚讨教柳学,如何劝农耕,修水利,怎样协调农战的关系?”
卢遵继承柳宗元之学,提倡“以文明道”,不作无病呻吟,文章需反映现实,不平则鸣。思想上反对天命诸说,强调唯物实践,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世袭特权,重视农战。
几句话将卢遵的心暖了起来,似与多年老友坐在一起,品茗清谈。\
李贤齐暗想自己官职太低,不过拥几千军士,暂无容身之地,只能从土木建筑去打动宇文真,“宇文先生,贤齐曾构想了一种多角堡,向先生讨教一二?”
“李振威过谦,你且说说?”宇文真意识到这少年识见不凡。
“多角堡大异中原所筑的四方之城,以圆形碉楼为角点,实质就是一个大圆,没有城防死角,防御纵深也增加许多,敌兵蚁附攻城,将受到正面两侧的三方攻击……营建时先建圆形碉楼,一座碉楼好似一处戍所……”李贤齐不以宇文真舟车劳顿,开始与他热烈地探讨起来。\
“高耸的碉楼易受投石机打击,敌军挖掘地道可使它陷塌?”宇文真故意诘难。
“碉楼下面用条石堆砌,上面用夯筑之法,以钢筋为骨,碎石、河沙、水泥为肉,修筑坚固的堡垒,城墙内还有一条很深的护城河,如敌军挖掘地道可以倒灌,瓮城、碉楼、城墙为独立城防体系,有演武场、军营、一部分粮仓武库,即使城破,碉楼不失,还可坚守以待援军。”有了宇文这样的大匠负责施工,李贤齐讲出来更有底气。
“不是用石灰、黄土、碎石,枯草加糯米汁混合夯筑,赫连勃勃修筑统万城之法?”宇文真没有注意到水泥,问道。
五胡乱华时,赫连勃勃筑城是将黄土用羊血和米汤搅拌后,再用锅煮,夯筑。每筑一段城墙,必用铁钉锥城墙,凡锥不进去者,别高兴,不合质量标准,斩;锥进去一寸即杀工匠,当即拆毁城墙连人一同筑进城墙里;只有锥进不到一寸,方免人头落地。史载,当时“其城土色白而坚固”、“硬可砺斧”。土质城墙上可以磨刀,真是坚逾铁石。
李贤齐摇了摇头,“此种建材取自祖山,名唤泥灰岩,经高温煅烧后,碎成粉末,与碎石、河沙按比例搅拌在一起,遇水一两日后凝成坚硬的岩石,较筑统万城之法更加简便坚固,也可造桥修路,筑堤造坝,一座城堡快则一年,慢则两年就可拔地而起。”
宇文真一时听得呆了,还有这等神奇之物?用手去取茶,却将茶杯倾翻在几,茶水流了一地。
……
觉得多角堡可行么,欢迎书评探讨!
鲜花和收藏没跟上,好孩子燕歌撒滚打泼地要鲜花,要收藏,要订阅!
lor:#f00rrline;}<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