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谈话(1 / 2)

 永宁宫,是当朝郭太后的寝宫。

郭太后曾经和王阿奴有过一面之缘,对王阿奴,有点印象。

她既是太后,也是橡皮图章。

司马昭觉得有必要用到她这个橡皮图章了,就拿过来盖一盖,觉得没必要了,那他自己做主就行了。

郭太后也清楚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所以平时吃住都在永宁宫里,通常也不出来,反正只要司马昭在物质生活上不亏待自己就行。

现在,司马昭又到了需要她这个橡皮图章的时候了。

此刻的永宁宫里,中护军贾充正在觐见郭太后。

因为唆使成济这个二愣子杀掉了曹髦,司马昭被贾充勇于替自己背黑锅的伟大精神深深的感动了。

虽然碍于坊间议论,不好意思伸出大拇指为他点赞,给与精神层面的肯定;但还是在其他方面给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把贾充的爵位升了一级。

现在的贾充,已经是安阳乡侯了。

贾充自然知道,外面有数不清的人在骂自己,但那又怎么样呢,他们想骂就骂呗,就算这些人把嗓子都骂肿了,自己的身上又不会少掉一两肉。

只要能让决定自己前途的司马昭大将军满意和高兴就行。

其他人,算个屁啊。

这不,昨天司马昭又交给自己一项无比重要的任务:高贵乡公已经没了两个多月,现在坊间议论渐渐平息了,要把当初和他接触多的人处理掉。

司马昭倒不是怕这些人能替曹髦翻盘,他们手上没兵,屁用没得。

司马昭担心的是,这些人出去的话,如果散落在各地,他们肯定会编排自己,说自己的坏话,那样会造成对自己不利的舆论。

所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杀掉,让他们永远不能说话;二是流放,让他们永远都回不了中原。

全部杀掉,司马昭觉得没有必要,倒不是因为他心地善良,毕竟当初杀曹爽全家的时候,他爹、他哥和他,那是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他烦的是朝廷里那些老学究,他们当中有的人,已经盯着这件事,催他赶紧结案,有罪就判,没罪就放人家回去。

如果把相关人等全杀了,这些老学究又要整天唧唧歪歪,说自己残忍,简直不胜其烦。

所以杀谁,流放谁,要简单浅显的进行一下分类。

这件事,又是个得罪人的事,还得贾充来办,反正他已经被外界骂惨了,也不在乎再多几件烂事。

贾充和郭太后的谈话,在开始阶段,进行的就并不那么愉快。

郭太后不是小户人家的子女,她出生于凉州的大族。对于政治上的门道,她固然算不上精通,但绝不是完全都不懂。

贾充刚开始请求觐见她的时候,她并没有爽快的答应,而且找理由,说自己不舒服,不方便接见人。

第一次如此,第二次还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