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完成任务(1 / 2)

 “哪两件”

“草民斗胆,一是太后您每天要坚持步行五千步,这五千步,不能一直往前,三千步向前,两千步退着走,交替着走,这样能更好的活血顺气;此外,每隔五天,喝一顿骨头汤,不要多喝,也不要少喝,这骨头;二是太后您母仪天下,草民恳请太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动怒气。如果能做到上面三点,不出半年,就会有效果。”

王阿奴故意把话说的含含糊糊,只说半年就会有效果,又不是完全就没有任何感觉了。

毕竟每个女人都躲不过更年期。

郭太后在王阿奴准确的说出她症状之后,态度已经完全从之前的将信将疑改成深信不疑了,完全不关注这些话里的小细节。

“好,张常侍,你把王先生刚才所说的三点,都牢牢的记清楚,记得提醒我。”

张太监忙不迭的答应:“太后您放心,奴才一定记的清清楚楚。”

郭太后的心情变的很好,开始关心起王阿奴的工作岗位了:“皇帝,这位郎中既然有这么好的医术,就让他进太医院好了,以后也可以更好的服侍你。”

“母后,孩儿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王先生说,家乡还有很多老百姓离不开他,指望他瞧病呢。”

郭太后有点惊诧,天底下,有多少郎中都是打破头想进太医院,这个年轻人倒是奇怪,一心想着回乡下。

所以她看向王阿奴的眼神,就有点不一样。

“那皇帝打算何时让他回去啊?”

“他已经来了一阵子了,我身子骨感觉好多了,打算最近就让他回去。”

这样啊,既然他更愿意造福乡里,那每年让他到宫里来一段时间,王郎中,你说可以吗?

王阿奴心想,你太后都发话了,已经决定了,还问可不可以,我能说不可以吗?敢说不可以吗?

于是嘴上感恩戴德的答应:“承蒙太后娘娘和皇上的厚爱,草民回乡之后,一定把太后的仁义,告知父老乡亲,让他们和我一样,无论身在何方,都能感悟和体会到太后和皇帝的大恩大德。”

这番马屁拍出了水平拍出了境界,郭太后高高兴兴的走了,走之前,还特意吩咐,王阿奴回去的时候,多给一点赏赐。

跟着她的那个张太监,虽然今天被捉弄了一番,心里像吃了几只苍蝇一样,但是脸上还是笑嘻嘻的。

临出门的时候,他竟然还特地对王阿奴笑了一下,那种猥琐的神态,王阿奴看了,差点吐了出来。

待到确定太后一行已经走远了,皇帝看着王阿奴哈哈大笑:“先生,你是不了解张常侍这个人,想不到你竟然敢如此指派他?小心他给你小鞋穿。不过我既然已经答应太后,过几天就会让你回去。”

王阿奴听了这句话,心里踏实多了。

他急切的想回去,去年腊月初来的,现在都快三月了,甚至还在京城里过了个年。

这四个月里,他一直都住在靠近皇宫的一个院子里,这个院子不大不小,三间堂屋,两间侧屋,屋子里面的装饰,也就是和谷阳县城里的普通人家差不多,只是零零碎碎的东西比较少,看起来比较空旷。

皇帝有需要了,就有人把他接进皇宫,晚上再送回来,每次都是如此。平时需要什么,他和住在侧屋的人说一声,由他们去备齐,他自己在院子里能走动走动,但是不允许出院子。

每次到皇宫,主要就一件事,煎药。

虽然吃穿不愁,但是失去自由的感觉,真的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