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马哈茂德的旅途见闻(2 / 2)

在尚有权威和武力的中央政府管控下,抢掠商队风险极大,头人们大多积极约束部众,与定居居民打交道也是以和平为主。即便是有人铁了心要靠抢掠过日子,道路警卫们也可以雇佣顺从的部落一同攻灭这股不知死活之人,然后让他们狠狠地爆银币,瓜分战利品。

因此,接到报案的道路警卫们能够在头人的配合下快速查案,揪出这些害群之马,将尚未变卖的货物归还或是支付赔偿。

马哈茂德惊叹于当地部落的顺从和他们的查案效率,保护商路就是保护钱袋子的道理多数统治者都清楚,商人们也是贵族的重点保护对象,但把事情做好可不简单,没能力的会干脆放弃,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胡斯老——就直接派兵抢掠人民,还嘲讽“这么简单的工作还要文官和算账?”

古列干尼的部队虽然无暇大举进攻锡斯坦,但还是能恶心他,而他则对这些境外势力无能为力。只能尽可能完善防备增加他们的越境成本。

毗邻克尔曼省的就是伊斯法罕省,伊朗仅存的祆教城市亚兹德破败不堪,就连马哈茂德麾下的护卫都对当地人表示了鄙夷之情,同时还在抱怨这里没有一座像样的清真寺满足众人的宗教需求,一反在其他城市小心翼翼的行事风格。

这些饱受歧视的祆教徒时刻忍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公,他们即便移居去了其他城市也会被当地的行会排斥,只能从事辛苦且卑微的工作——如马夫、园丁、漂布工等。

看着这些被社会系统性歧视的祆教徒,马哈茂德心里却是对这个整体一点怜悯之情都生不起来,即便是能够打动他的个体,他也只会劝说对方改宗。

而伊斯法罕城的大工地又让马哈茂德见识到了万王之王的财力。除了来自大不里士的拨款,旧城的犹太社区掌控着当地的金融业和酿酒业,在当地的商业和手工业也有一席之地,他们为建设新城被摊派了大量的临时税款。

伊斯法罕往北就是波斯伊拉克,此地的多个城市也被商路所串联,包括首府加兹温和正在崛起的德黑兰。

连接着大不里士、德黑兰和里海南岸的加兹温可谓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无论是维持商道还是调度军队都十分重要。但这座城市饱受缺水的困扰,长期以来,加兹温仅能从四条小溪和坎儿井中获取水资源,发展上限比不上坐落于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麓的德黑兰。

不过德黑兰此时还只是一个人口不破万的小城,加兹温在伊尔汗国崩溃之后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从帖木儿的魔爪中逃过了一劫。

在一阵走马观花之后,队伍终于抵达了阿塞拜疆,结束了路程超过两千公里,耗时近一个半月的远行。在二人正式踏进宫殿之前,信使将先行一步向易卜拉欣禀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