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鱼家往事(1 / 2)

 没过多久,王文木用托盘端过来一盘盘菜,都热腾腾地冒着热气,又拿来一壶酒,道:“好久没喝过酒了,正好兄弟们都在,一起喝两杯。”

幼薇连忙推拒道:“你们喝,我留着肚子吃饭。”

王文木哪里肯,在她面前放了个酒杯,“给老兄一个面子,就算少喝也要喝点。”

幼薇道:“你叫朱婶婶过来,她喝我就喝。”幼薇这样说是因为她知道朱大婶不喝酒。

王文木二话不说把母亲从厨房里请了过来,一说情况,朱大婶一拍大腿爽朗道:“文木大喜之日,我这做娘的没有别的,唯有喝酒庆贺。来,给我把酒倒满了。”

这下幼薇没辙了,只得道:“我喝一点,只喝一点。”

王文木于是拿着酒壶给幼薇倒酒。

其实幼薇不是不爱喝酒,她只是不喜欢喝唐朝人的酒。为什么呢?因为唐朝普通人家里,只喝得起白酒,又称浊酒。这浊酒跟现代的白酒可是大大不同,它被唐人亲切地称之为“绿蚁酒”。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的这首诗读来朗朗上口,用来邀约朋友再合适不过,而这诗中的绿蚁酒就是唐朝人口中的白酒,也就是浊酒。

幼薇看着王文木给她倒的酒,杯中的液体呈浅绿色,浑浊不清,上面似乎还漂着一层细白的像蚂蚁一般的漂浮物。细细一闻,似乎有酒味。这算是收藏得不错的酒了,若是收藏得不好,那可能就是一股酸败味了。

这就是浊酒,历史上鼎鼎有名啊。你听,“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不是很熟悉?《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杨慎的《临江仙》,曹操在船上横槊赋诗酾酒临江的时候,喝的可能也是这个酒。

幼薇现代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职员,但喝过的各种名酒也不算少,什么茅台、五粮液、古井贡酒、剑南春、泸州老窖特曲等等。如何看得上这种只发酵过、卖相差得离谱、酒精度数还极低的酒?

她嘴角微抽地看着眼前的白酒,把无奈的情绪偷偷地藏在心底。你看黄巢,朱温,王文木都是一脸开心豪气地看着酒壶倾倒满酒杯就知道,这是他们的爱味。

酒倒满,众人举杯相庆,幼薇先申明自己不会喝酒,所以只稍稍抿了一点酒。

几个人边吃边喝,朱大婶想起自己独自拉扯大儿子的艰辛,喝着喝着不禁大发感慨,流出眼泪来。大家难免劝慰一番,她抹着泪笑道:“我是高兴,死后也可以对他阿耶有个交代了。”

王文木当即不高兴起来,“阿娘,大喜的日子,什么死啊活啊的?”

朱氏抚着儿子的手道:“你有了自己的事情,能找着钱养活一家人了,将来再找一房媳妇,娘这辈子的事情就做完了,可以安安心心地走了。”

幼薇咳道:“朱婶婶说笑了,你还得抱孙子带孙子,这辈子要做的事还多着呢。”

朱大婶笑起来,对幼薇道:“乖女,就你会说话。”又转头对王文木道,“对,我家闺女说得对,文木,好好干,早点娶个媳妇,帮娘生个大胖孙子,娘帮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