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她们这个条件,这小屋也就可以遮风避雨。”周培毅碎碎念一般唠叨说,“要为她们准备床铺、饮水之类的东西,这个房子也要重新建造。”</p>
卓娅跟着他,那只毛发茂盛的小白猫也紧随其后,走进了斯维尔德的正门。</p>
两个月的时间没有回家,周培毅能清晰地感受到这里发生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电气设备,按照计划被隔绝开的路面,那些路面被翻开之后在深层打下地基,埋入管线。</p>
以前只有两层的中心小楼,曾经是工程师帕维尔先生用来改造电子废品,到城市边缘售卖的手工作坊,现在也翻新了一番。作为斯维尔德的最中心,这里成为了电站电塔的中继站,也是斯维尔德唯一的信号站,从这里可以接受卫星信号,也可以发射独属于斯维尔德频率的网络信号。</p>
仰赖于这稳定的信号,斯维尔德城的无人机数量上升了一个数量级。这些无人机活动在人们的头顶,在空中五到十米的高度不断为城里的支柱:电厂、食品胶囊厂与木材加工厂之间传递着物资。</p>
同样仰赖于这样的信号,即便斯维尔德没有纳米机器人,这里的居民也可以使用简易版本的随身机。这些随身机不需要纳入身份证明,同样也无法随心意执行命令,但却可以在小范围内投影,帮助市民收发信息,阅览新闻。</p>
这些新闻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图书馆的两位老师:亚历山大和歌兰侬编写,主要内容是帮助这里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卡里斯马人了解这个世界,开拓眼界,也方便他们为自己的未来精心规划。</p>
随着城市壮大,卡里斯马的工人们口口相传,不少人都脱离了北方的贵族领地,从极寒之地拖家带口而来,住进斯维尔德的居民区,在这里的工厂开始工作。</p>
越来越多的人口,当然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好在,这里有一位非常热心又非常八卦的神父。洛德尔一直与这里的嬷嬷太太们关系匪浅,总能早早发现发生在居民之间的矛盾,为他们调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