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军令如山?(1 / 2)

借问吹箫 高楼望月 3935 字 2019-09-20

 $请到 www.69zw.com 六九中文阅读最新章节$

魏征说得有他的道理。他看问题也比徐盖全面,徐盖一心想着让徐家能改换门庭,所以对窦建德这种“匪类”自然看不上眼。而魏征,却只从才干上看人。

事实也正如魏征所言,原隋黄门侍郎裴矩,原隋兵部侍郎崔君肃,原隋右司郎中柳调,…可以说,各大门阀已经把窦建德当成一个选择目标了。

“来了洺州后,茂公你不是还赞扬夏王有君子之风,而且性情简朴,不喜奢侈,十分难得吗?”郭孝恪也好奇,当初听徐茂公称赞窦建德,他还以为徐茂公改变初衷了,没想到徐茂公仍然看好李唐。

不能实说自己能预知未来,徐茂公只能从眼前的实际情况分析:“我说的是夏王的个人人品,可要想成王,必须全面分析。”

“怎么全面分析?”魏征和郭孝恪异口同声。有徐强在外面守着,他们不用担心隔墙有耳的问题,难得徐茂公想说明白,他们正好问个清楚。

乱世之中,谁又能真正看清方向。对魏征和郭孝恪的举棋不定,徐茂公完全理解。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大家子,父母妻儿,手足兄弟,存身立命,富贵荣华,都不再是一个人的事。

所以,为了不和这些朋友日后在战场相见,徐茂公就算洗脑,也要把这些人的信心建立在李唐上,“首先,我们从实力上分析,现在你们认为,能争天下的有哪几家?”他问道。

“李渊,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魏征脱口而出,看来他也做了不少功课。

“现在唐国在打刘武周,所以刘武周可以排除掉。”徐茂公想了想说。

魏征皱眉:“你这么肯定,刘武周现在风头正盛啊?”听说连李渊都怕了起来,准备放弃黄河以东地区,退守关中。不过秦王李世民坚决反对这个办法,他认为太原是“王业所基,国之根本”,请求朝廷给他三万人马进攻刘武周,收复失地。最后李渊还是同意了秦王的建议,所以现在李唐和刘武周两家打得正欢。

“因为”徐茂公还没说出原因,就见徐强急匆匆进来了。

“三少爷。”这些徐家忠仆总习惯用家里地旧称呼。但徐强此刻说得却是不折不扣地公事。“行台曹大人已经带队出发。请徐将军立刻率领本部人马跟上。”

“什么!?”徐茂公和郭孝恪同时从坐起身。同时问道。“他点卯了吗?”身为武将。他们不可能不知道点卯不到地后果。

“点了。不过没到地人多着呢。曹大人只让随后跟上。就先走了。并未处罚任何人。”徐强先捡大家关心地说。

郭孝恪先松口气。又忍不住奇怪:“我记得军队正定在明天出发啊。怎么今天就走了?”他看看徐茂公。也不会两人都记错啊?

徐强解答他地疑问:“是明天没错。不过曹将军说难得这两天天气不错。路上地雪都化得差不多了。还不如尽早出发。也好走些。”

就算考虑到天气。但朝令夕改总不是治军之道。

“夏王知道吗?”魏征把希望寄托在窦建德身上。

“知道。”徐强回答,“夏王说,走了就算了。不过事发突然,没来得及应卯的将官都不治罪了,赶快带兵赶上就行。”

三人面面相觑,真要治罪,该治谁的?

郭孝恪不忿:“这叫什么事?”五万人马,就这么陆陆续续出发,真要打起来时,人还没到齐,但曹旦使唤谁?

徐茂公拍拍他:“你应该往好处想,至少这件事不是夏王看我们不顺眼,找茬要治我们的罪。”

按夏军军规,主将出兵前要点卯三次。头卯不到打二十军棍,二卯不到打五十军棍,三卯不到直接以违抗军令,拉出去就斩!所以如果这事是窦建德和曹旦事先串通好的,他们才冤呢!

魏征在心里暗叹,他知道曹后临盆在即,盼子心切的窦建德是不会在这时候处罚妻子的亲哥哥的,只是,军令如山,就重在它的不容私情,仗还未打就出这种事,可于军心不利啊!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

正月,

夏军驻扎在黄河以南,等候窦建德的到来。

总算窦建德没有彻底糊涂,还知道自己的妻兄有几斤几两重,特意吩咐曹旦按兵不动,等自己来了再开战。

曹旦这点还算听话,确实没有行动。不过日子久了,又脱离窦建德的视线,他的老毛病就犯了,夏军的军纪每况愈下,让人看着直皱眉。

徐茂公原来的黎阳军早被窦建德打散,分在了个个军营,所以现在身边真正的自己人,只有徐茂公和郭孝恪的几十个亲兵了。

没打算替窦建德训练军队,加上曹旦也不是一个能听进别人良言相劝的人,徐茂公对夏军的军纪施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要不触及杀人放火,强抢民女一类的底线,像一般的偷鸡摸狗,徐茂公就只装做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