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已到了十月下旬,秋收刚刚结束,渐渐要到年底了,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新年,整个大唐上下都笼罩在准备新年的忙碌之中。w
但也就在这时,辽东却发生了意外,李尽忠被毒杀的消息传到了辽东,引起契丹各族的愤怒,孙万荣义不容辞地接替了李尽忠的酋长之位。
为了掌握契丹军政大权,在契丹各族中竖起威望,孙万荣便以为李尽忠报仇为名,撕毁了和大唐达成的协定,举兵反叛大唐,纠集数万军队再一次进攻营州。
城头之上,数千唐军士兵提心吊胆地望着数里外声势浩大的契丹军,他们只有三千余人,城头上不断有人吹响号角,唐军显得有些惊慌失措。
尽管他们事先做了准备,将城中民众疏散南下,也准备了大量的滚木礌石,但面对数万契丹大军,他们还是显得力不从心。
唐军主将方丹青脸色惨白,望着杀气腾腾的契丹军,他眼中露出了惊惧的神色,他早已方寸大乱,不知自己该怎么办才好了。
从他本意来说,他很想立刻弃城撤退,但圣上在旨意中说得很清楚,不准任何军队擅自弃城而逃,必须坚守城池,否则就将是大唐军队的败类,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但这个旨意对柳城而言显然有点不太公平,它位于辽东的最东北,如果契丹军起兵造反,柳城无疑是首当其冲,方丹青也曾提出自己的意见,但它的意见没有任何回音,反而引起了军心的不稳。
他的担忧不幸成为了事实,契丹大军果然再次造反,兵临城下。
这时,一名契丹军骑兵疾奔而来,从城边飞掠而过,一箭射上了城头,箭上穿着一封信,有士兵拾到信,飞快地向主将奔来。
方丹青颤抖着手打开信,信中只有一句话,“限一个时辰内投降,否则踏平柳城。”
方丹青长叹一声,丢下了信,他不由焦心地向南方望去,早在契丹各部族在集结军队之时,他便派人去幽州求救,目前幽州还有上万军队驻扎,可是已经三天过去了,幽州那边没有一点消息过来。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另一名部将忧心忡忡问道。
“先抵抗吧!实在抵挡不住就撤退。”
方丹青叹了一口气,撤退总比投降好,他忽然想到什么,急对这名部将道:“你立刻派人去榆关,告诉仲元,契丹大军压境,援军迟迟救兵不来,柳城已经保不住了,让他做好准备!”
“末将遵命!”
部将立刻跑去安排送信士兵,方丹青望着送信兵离城,他这才猛地一回头,对士兵们大喊道:“契丹军残暴无比,杀我幼老,辱我妇人,今天他们再来进犯,我们当死战到底,绝不投降!”
城头上一片号角声连绵不断,这是应战的信号,向契丹大军宣示,他们绝不投降。
数里外,孙万荣已经听到了应战的号角声,他的瞳孔渐渐收缩,杀机迸现,他一字一句令道:“立即组装投石机。”
随军的三百名匠人开始行动了,他们从辎重队中卸下了巨大的投石机部件,开始就地组装。
在和唐军一起进攻高句丽时,契丹人也从高句丽掳掠了大量工匠,使他们能够造出巨大的投石机,这些投石机在上次南攻营州中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不仅如此,他们还从突厥买来数千匹拉拽物资的挽马,它们负重大,善长途跋涉,尤其在拉雪橇中极为有用。
正是有了雪橇和挽马,使契丹军的各种重型攻城武器能随军而行,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不到半个时辰,能工巧匠们便组装起了二十架庞大的投石机,这种可投掷百斤重的巨石,力道强劲,一石便可摧毁城楼,每部投石机需要二百名力士挽发,像二十名巨人矗立在城下。
这时,一名契丹士兵向孙万荣奔去,大声禀报道:“大酋长,投石机已经准备就绪!”
孙万荣抬头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落下了地平线,天幕染上了一层紫红色,透出落幕的悲凉气息。
“开始攻打!”
孙万荣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他望着同样被染成紫色的城墙,冷冷道:“我已经给你们机会,既然不肯接受,那就休怪我用柳城来祭刀了。”
‘咚!咚!咚!’
巨大的鼓声敲响了,每一声鼓击都砸在城上唐军士兵的心中,砸得他们心神不宁,他们手执弓弩,严阵以待,但城下那二十架庞大如怪兽般的巨无霸,使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沉甸甸的压力。
鼓声停止了,天地间一片寂静,忽然间,数十只巨大的黑影腾空而去,划出数十条弧线,飞掠半空,发出刺耳的呼啸声。
“啊!”
城头上发出一片惊呼,方丹青大喊:“快俯身躲闪!”‘轰!轰!’连续不断地巨响,城头上尘土飞扬,烟雾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