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打造团队(2 / 2)

“真精致!”

陈喜拿着这根工字型材爱不释手,中间的凹槽比玻璃厚度的略宽,铜条从头至尾整齐规则,尤其挤压过后,铜条变得光洁光亮,闪耀着金黄色的光泽。

随着第二条第三条工字型一条条挤压出来,茅庚也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还好,总算是搞出型材了。

“好了,就用这铜条,将玻璃嵌入凹槽,然后灌锡,应该就不会漏了。”

这时候茅庚松了一口气。心道,咱没有铝型材,但是我们能制造出铜型材,延展性比铝材更好,简直是挤压的最佳用材。

不过铜型材实在是有些奢侈,毕竟这时代铜的用途主要还是用来铸造铜钱,而大宋的铜产量有限,如果要推广铜型材,还得另想他法。台湾这里的铜矿不知道几时才能开采出来,日本那边应该是产铜的,铜型材和玻璃的结合将会给这个时代的建筑带来一场冲击,至少在高端建筑方面是如此。

当然,挤压出铜型材和制作出彩色透明球形穹顶,这些新工艺本身有其意义,但最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弟子们包括茅氏工坊甚至官营工坊里的一些人由此提升了能力,假以时日,自己手下的这个团队将成长为精兵强将,或许不久的将来,他们都将能独当一面。

如今的高雄特区,茅庚身兼特首、管家、工程师、建筑师、教师,手下管理的,既有军转民的周巽所部,又有自己的茅氏工坊班底,还有自己的弟子们。

水泥工坊和时表工坊已经挂上了官营的牌子,但是玻璃工坊留了下来。如果说时表的利润有些令人眼馋的话,其实玻璃具有更大的盈利前景。

大宋军方在了解了单筒望远镜的神奇后,一次性就向茅氏工坊订购五百具单筒望远镜,对于定价三十贯的单筒望远镜,五百具不算多,但是后续的订单应该会接踵而至。

而水银玻璃镜很快就能小批量推出,这将是一宗极有吸金前景的生意,玻璃镜比起铜镜来简直是云泥之别,这无疑会是高雄特区经济下一个增长点。

目前的玻璃工坊由康德培管理,康德培的才能并不突出,但胜在有学识基础,办事中规中矩,而且经过一番培训,已经能够按照茅庚的要求记账了。如此下去,康德培有望成为茅庚手下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人员。

按照茅庚的计划,发展工业除了逐步开办一批制造业,就是打造一个强有力的研发团队,这个研发团队有茅庚这个穿越者领衔,可谓得天独厚。只要持之以恒地培养,一定会有一些拔尖的人才冒出来,那时候,也许就不用茅庚事必躬亲了。

茅庚很自觉地将特区定位为地局级,因而研发团队便顺理成章得名“技术处”,而别的部门,也纷纷取名为“xx处”。

不久之后,茅庚的技术处会推出怀表,官营的时表工坊若是有兴趣,可以优先购买怀表的技术。

本着核算的原则,哪怕是隶属茅庚的企业,也一样要掏钱购买技术处的技术。如此一来,技术处才能健康地发展。

玻璃穹顶问题解决之后,茅庚还是忙得不可开交,茅庚不仅要大力发展工业,开垦的事也不能放下不管。

一时间千头万绪,让茅庚穷于应付,遇到这种情况,就只能透支身体,透支的结果,就是疲劳,越来越疲劳,最后终于病倒了。

好在这时候,从临安来的铃儿一行到了。

(出差了两天,影响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