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不应该啊(1 / 2)

 时间如水,光阴易逝。

不知不觉张拯已经在渭南别院住了快一个月月。

期间除了回长安看了两次老娘之外,基本上没怎么挪窝。

很神奇,作为长安有名的纨绔子弟,张拯这个月竟然没有出去闯祸。

对于长安的百姓来说,实在是可喜可贺喜大普奔喜闻乐见。

究其原因,还是张拯这段时间太忙了。

一边忙着书院细节的规划,一边忙着印刷厂的事情。

顺便等待世家反击李世民的手段。

可惜左等右等,世家就是没动静,张拯都已经等得没耐心了。

反而是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

自从第一支运送粮食的车队进了长安城外的官仓。

第二支,第三支……运送粮食的车队就络绎不绝。

每日里城外官道上长长的运粮车队,已经成为了长安城外的一道奇异的景观。

每日都有各地的百姓来道官道两旁,观看这前所未有的景象。

“这么多粮食,得吃到啥时候啊?”

同时关中,河南,山东等地旱灾严重稍具规模的城池,都有源源不断粮食的入仓。

其中有来自江南的稻米,西北地的麦子。

而数量最多的还是北方大规模种植的糜子。

……

渭河边上的印刷厂已经颇具规模,每日里忙碌不休。

每天都有将近十万份报纸从这个新奇的厂房里印刷出来。

其中一半会在长安销售,而另一半,则由国公府快马送至长安周边的大城。

大唐人民日报发行一周后,张拯便召集了马周,张二狗等人。

将报纸的价格定在了一文钱。

并且以往由小厮四处散发的方式也有所改变,改成了固定经营。

于是长安各大坊市的门口,多了一处叫做报刊亭的建筑。

编辑的人数也从当初只有三人的寒酸境地,升级到了如今十余人的规模。

人才,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人才。

如今十余人的编辑团队,隐隐以马周为首。

原本主事的张二狗,反而成了与长安各大商家洽谈广告合作的公关型人物。

并且做得极好,短短一个月时间,不仅将张拯投入的一千贯本钱给赚了回来。

除了维持印刷厂的日常开销之外,竟然还有近三千贯的盈余。

要知道这才一个月时间。

连张拯都有些好奇张二狗是怎么做到的。

细问之下才知道,长安的一些些商家,为了争一个广告首位差点打起来。

张二狗灵机一动,打人是不对的。

既然大家都想要这个位置,那就用钱说话,谁给的价格高,那个位置就给谁。

张拯大喜,没想到张二狗竟然自行领悟了拍卖的道理。

人才啊,对于人才,那没说的,必须重用。

于是张拯当着印刷厂所有人的面,狠狠的夸了张二狗一顿。

并且奖励张二狗一百贯钱,整整一马车现钱。

厂里顿时炸锅了,所有人都羡慕得不行。

在张拯表示,不论是谁,只要如张二狗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