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毒计(2 / 2)

高衙内新传 斩空 3393 字 2019-09-19

说着向高强又是一揖:“今高大人到此向下官问计,足见下官此虑不差,朝中果然有人,则大宋江山幸甚!东南百姓幸甚!”

高强急忙还礼,心中却明镜似的:“这第一条是真的,东南是朝廷的命脉所在,倘若没布置好以前就被明教起事,代价确实太大,非到万不得已不用;这第二条可就是虚言了,表面是给自己拍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马屁,实则是因为宗大叔朝中无人,就算要找人密报也无甚可靠的渠道,没奈何只得出了这么一招吧?可见朝中无人莫作官,实乃至理名言。”

这番思量自然是不宣于口的,彼此做惺惺相惜状,高强还是继续自己的问题:“以宗作邑大才,又对明教的虚实了如指掌,这些时日又日夜筹谋,想必有以教我?”

宗泽叠起两个手指,在茶几上轻敲了几下,缓缓道:“以下官看来,这对付明教之计,当有八字,曰以静制动,曰斩其腹心。所谓以静制动,即是朝廷当不动声色,一切如常,以免惊动方腊;所谓斩其腹心,即以官民合作开发帮源银需为名,以精兵扮做需工匠人等,趁其不备一举捣毁明教总坛,擒其首脑方腊等人,则蛇无头不行,其乱必败矣!”

高强精神一振,心想宗大叔果然厉害,当日献计虽说是为了脱身,其中居然还伏下了如此狠辣的后着,这一着直冲肺腑,又是投其所好,真不由得方腊不中计!不过他仔细一想,却觉有些不妥,这明教反叛不同于寻常谋反之人,首先用现代的话说叫做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北宋对贫民百姓是百般刻剥,逼得百姓都快没了活路,对现状是强烈不满,这情绪恰好被明教利用了;其次这明教虽说是有个教主,但其教一来组织松散,没有什么核心机构,二来反迹未彰,这么杀了算是不教而诛,恐怕恰好给了余下的各地教徒以起事的口实,届时两浙江河烽烟四起,局势怕是要比方腊大起义更为糟糕了。

何况这样的行动以现代的观点来说属于特种作战了,以目下宋军的精锐程度,要完成任务恐怕有些勉强。倘若斩首不成被方腊跑了,那可就一发不可收拾,远的不说,现今在阿富汗山里捉迷藏的某位大叔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根本不用出面就把全世界闹了个天翻地覆。

高强将这番思虑向宗泽一一道明,宗泽也是愣怔:“确有此虑,然则以高大人之见,当如何处?”

高强背着手,在厅堂中走来走去,一时不得要领,蓦地抬头,却见许贯忠嘴角微有笑意,当即停步道:“贯忠可有所得?快快道来我听!”

“两位大人在前,哪里有小人……”许贯忠循例要推辞一番,却被高强一句话顶了回去:“快说快说,休搅这些虚文!”

许贯忠一笑,也不在意:“以小人看来,两位大人所虑皆是,何不并行不悖?高大人在苏州以整军为名,大可暗中拣选锐卒,由宗大人将帮源地形绘明,秘密操练,一面遣人与那方腊联络,约期前往;同时高大人当设法与明教中人取得联系,晓以害,诱以利,力图将其教分化,而后擒舀方腊,扶植起一个较为温和与好控制的教主来,其乱自然瓦解了。”

高强与宗泽听的呆了,此计简直匪夷所思,培植一个明教教主出来?还是高强先反应过来:“贯忠,你的意思,莫非是指方天定?”

“正是!此人当日在京城与衙内订交,彼此多有惺惺相惜之名,倘若衙内能与他联系上,以起事之利害说之,再一力担保于东南行仁政,这方天定年轻热血,倒有七八成会信了。如此待方腊成擒,迫其传位给其子,则反谋已散,再要筹谋所须费时,朝廷尽可从容布置了。”许贯忠此时的微笑,看上去就象一条响尾蛇一般。

高强暗里打了个寒战,又想起一事:“本衙内如今官阶低微,有何仁政可行于东南?”

许贯忠大笑,长揖道:“彼时明教众心已散,衙内只须向朝廷求个减赋诏书,再将这银需收益隐瞒一些,用来收买人心,这些教徒哪里还有什么反意?其后一切,还不是尽在衙内掌心了么?”

高强激灵灵打了个冷战,这二月料峭春寒,逼的人好不自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