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八章 国庆节的想法1(1 / 2)

 午后,赵煦坐在御书房的龙案之后,缓缓的翻看着手中在自己以前历任先帝的事迹,但是看了之后他发现,其中有很多重要的事件全都是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比如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逼迫后周皇帝柴宗训禅位给自己,再比如宋太宗赵光义趁自己的大哥,太祖皇帝赵匡胤病重之时,将当时的太子毒杀,并且还霸占自己的哥哥的爱妃等等,这些个破事都是一笔带过,甚是随便写写,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太祖赵匡胤,其征战一生,伤病缠身,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太祖北伐征战辽国,旧病复发,遂休兵罢战退回汴梁,之后其父赵弘殷逼迫太祖赵匡胤将皇位禅让与其弟弟赵光义,太祖不从,执意要将皇位传于太子,然后赵匡胤的父亲和弟弟便开始对着他每天的进行语言上狂轰乱炸,使其得不到应有的修养,最后我们伟大的太祖皇帝赵匡胤大大,终于自己的弥留之际,被自己的亲弟弟狠狠的灌了一杯毒酒,然后,就这么再也没有然后了。但是史官和起居录上写的却是“大宋太祖皇帝,北征辽国,旧病复发,殁。”

“史书上记载的很多话都是为了保住官家的面子,可是,这样做,后人们就都会不知道了吗?将来他们又会怎么看待这件事,难道说历任皇帝真的都是圣人吗?若是如此,那国家以前遗留至此的诸多痹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后世之君以及大臣,百姓们又会如何去想呢,既然设立了史官,既然皇帝的身边设立了起居官,书记官,为什么不去如实的记载呢,历代皇帝以及朝中大臣们的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何必弄得这些虚假的掩耳盗铃之事。”赵煦看完手中历代先皇的皇帝起居录,对着龙案下坐着的华盖殿大学士崔文博,文渊阁大学士苏轼,以及新晋封的谨身殿大学士苏澈,还有六部尚书们说道

“陛下,朝廷这么做也是为了保住先帝爷们和朝廷的尊严啊。”文渊阁大学士苏轼小心翼翼的提醒着赵煦的错误说道

“呵呵呵诸位爱卿不必紧张,朕也就是这么随口这么一说罢了,朝廷和天子自有他们所应有的威严,这一点朕还是很清楚的,朕不回去揭那些官家的老底的。今天朕招诸位卿家来此,是一件事情想与诸卿问对,我大宋自建国以来至今,已经有一百四十多年了,只是我大宋建国这么多年来,似乎从来没有一个关于国家建立而设有的节日,这样老百姓们似乎就没有那么多的国家观念,就像国旗和国徽一样,自从我们现在有了国旗和国徽之后,所有的官员,将军和兵士,他们就像渐渐地都有了一种很强归属感,荣誉感,现在在国旗和国徽这种文化的潜移默化之下,我们大部分的官员也同样渐渐的明白了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而百姓们呢,他们再看到朝廷的官员们,也不再是以前那种好像老鼠见了猫似得惧怕感,反而慢慢变得开始由心里尊重他们的父母官,这都是好事情,当然了主管这些事情的吏部和礼部,朕在这里提出大力的表扬,希望你们以后继续努力,更多的为百姓,为朝廷多做贡献。”

“臣等原为陛下,原为百姓,原为我大宋帝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吏部欧阳书良和礼部的郑俊彦听着皇帝老爷的当众表扬,赶忙对着赵煦抱拳躬身大表衷心

“别光说,朕不听这个,好好干好自己的活,干好了,这是对得起你们自己头上的这顶乌纱,干不好,朕那就不好说会怎么样了,如果将来你们官做的更大了,心模糊了,开始搜刮民脂民膏残害百姓了,不用朕多说吧,自己麻利法场跪着等着挨刀去,朕说的明白吗?”

“臣等谨遵陛下金玉良言,至死不敢相忘。”

其实这些话赵煦主要是用来吓唬他们,敲打他们的,他并不知道这些大臣们会不会有人在将来的某一天变成一个贪得无厌,有伤江山社稷的人,所以,赵煦才会没事的就敲打敲打这些手中握有大权的朝中高官们

“好了,言归正传,关于建国的这个节日,朕觉着还是想道有必要的,咱们大宋是太祖太宗以及列为先帝爷们的心血对吧,我们要记住他们为这个国家,为了我们的大宋帝国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你们都见过列为先帝们的画像,都能记住他们吧,都认得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