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琼海乱局崩盘(2 / 2)

“不是,你先得告诉我,你们到底还有些什么麻烦?”

虽然陈予权肯定自己不必对廖清欢“负责”,但好歹大家也算是朋友,了解一下基本情况还是很有必要的。

“哎呀,你真是的,琼海这边前段时间是个什么情况,你能不知道吗?

我们这么大公司,手里怎么可能只有一个项目?

光贷出去的款子,就有两个多亿。”

陈予权顿时以手加额,叫了一声卖糕的。

把这茬忘了。

琼海乱局,受损失最惨重的,除了琼海当局,就是银行和各个大型证券公司了。

为了赚取高额利差,这两年,好几家银行和证券公司,在琼海拼命放贷。

最高层行政调控的文件一下来,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纷纷倒闭跑路,留下一地鸡毛。

购买了各个公司内部股票的小民百姓固然捶胸顿足,哭天抢地,这几家银行和证券公司同样血本无归,亏得一塌糊涂。

“不是,姐姐,我已经提醒过你们了,要趁早脱身。

你们到底怎么想的?”

陈予权也有点“怒其不争”。

合着你们光处理了凤凰商业区的股份,其他业务,照常进行?

一方面,你们觉得凤凰商业区捂在手里有风险,必须赶紧出手。

另一方面,你们又觉得放出去的贷款很安全,不必担心?

要不要这么精分?

“我们倒是想啊,也得他们有钱还才行!”

廖清欢咬牙说道。

“谁叫你们当初砍得那么狠?”

陈予权到底还是忍不住“讥讽”了一句。

“八出十一归还是九出十三归?”

所谓“八出十一归”“九出十三归”,其实都是高利贷的行话。

贷款十万,实际给八万,到期还十一万。

或者贷款十万,实际给九万,到期还十三万。

这叫“砍头息”。

琼海地产业这两年畸形发展,哪怕是正规金融机构,放贷都是按照这个套路来的。

只不过逾期不还的话,没有“驴打滚利”,这一点,比放高利贷的稍微好一些。

“都有!”

事态紧急,廖清欢也不瞒着他了,直截了当地承认。

“那我只能跟你说,这个事,我也一点办法都没有。”

陈予权很坦率地说道。

人家欠钱的都已经关门大吉跑路了,你找谁要钱去?

陈予权又不是开讨债公司的。

而且面对这种情况,就算最狠的讨债公司,也没辙。

你能逮到人又怎样?

人家已经没钱了!

最后一波跑路的房地产公司,肯定都有大量的地皮和楼盘砸手里。

价格本来就特别虚高,现在北都一吹风,整个琼海以及海峡对岸几个城市的地价与房价,必然是断崖式的狂泻。

去年滨海市的房价均价已破五千,中心地段,比如凤凰商业区那一块,直接破万。

现在能有两千就烧高香了。

“我不管,你得马上过来!”

廖清欢直接不讲道理了。

“你不过来,我就上吊给你看!”

陈予权就开始害头疼。

合着赖上我了是吧?

好吧,作为朋友,哪怕你帮不上忙,现在过去陪着人家喝两杯酒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