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绪乱(2 / 2)

到底是名门之后,知书达理,不似某人,</p>

慎言,宫闺之事,岂是你我能诽议的</p>

自然。胡乱嚼舌的多是那些郎官书员,肯定不会是那几个执政大臣。但也是如此心思,而且还考虑得更深一层,琢磨着要与御史台知谏院的长官商议一下,压下弹劾楚质的奏折,毕竟看起来恩赏过重。肯定有些不晓事的言官,不明其中深意,愤然进谏,自然要加以阻截,省得他们坏了皇后清誉。</p>

也就是说。这些封赏,看似荣耀。其实没得多大的好处。</p>

拟旨封赏官员,肯定要经过审官考课两院,楚汲知道之后,立即传书楚质,所以朝廷文书未到。他就已经事先了解情况,兴冲冲的向张方平报讯,分享喜悦心情,没想。却给张方平浇了盆冷水。</p>

确切的说,这也没错。张方平点头。安慰说道:放眼天下,以你的年纪,还是由正途出身。受封为承直郎的官员少之又少,而且进入馆阁之后。可以接触旁听朝政,对日后有极大的好处</p>

旷舅父的意思,却是赞同我返回汴京任职。楚质说道,其实无所谓赞成反对,毕竟朝廷公文下来,也只有一个选择,主要是张方平的态度,不表示同情也刻罢了,好像有几分欣喜似的。</p>

那是自然张方平理所当然道:官场险峻,一直以来。我就认为以你的年纪,不适宜过早牵涉其中,在京闲置数年,却合我意</p>

其实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楚质微笑说道:才当了一年知县而已,就觉得有点吃不消,回京休养几年。正好在家陪着娘亲</p>

半真半假,就算对政治不敏感,但是实权与虚职之间的差别,楚质还是了解明白的,但是对于权势,他确实不是那么看重,毕竟在范仲淹的压制下。没有真正享受过那种生杀予夺的权力,反而觉得案犊落劳形繁重,摆脱了反而更加清静自在。</p>

父母在,不远游,你能如此寻思最好张方平赞许一笑。忽而说道:想那楚君瑞,磋踪了十几年,还是绯袍。如今青胜于蓝,却不知他是否知羞</p>

楚质顿时无语,怎么感觉张方平赞同自己回京,就是想见到这种场面。</p>

从州衙出来。官轿悠悠。楚质思绪飘飞。却也很是茫然,正如当初从汴京前来杭州赴任,有几分不习惯,失落谈不上,也有能返回家中的欣喜,但更多的是空空荡荡的感觉,略微带着几分彷徨,似乎有什么事情还没完成一样,心情复杂,难以形容。恍恍惚惚,迷迷糊糊回到县衙,顾不得理会官吏的诧异目光。本能的返回房屋,倚坐床边,闭上眼睛突然,觉得脑中思绪混乱,剪不断,理不清。</p>

听到下人的汇报,已经成为内宅管家的长贵,连忙前来探视。小心翼翼走进房中,轻声问道:公子,是否身体不适</p>

没有,只是感觉有些累。休息片刻刻好了。喜悦之后,是一阵身心疲惫,楚质微微张开眼睛。声音却是中气十足:长贵,平日有空的话,就收拾下内宅。可能再过半个多月。我们就要回京了。</p>

回京。长贵惊愕不已。连忙追问道:公子,这是为何。</p>

立了大功,朝廷决定封赏个京官给我当。楚质微笑道:公文应该还在路上,你可莫要胡乱宣扬,省得图惹闲言。</p>

恭喜公子长贵惊喜交集。口中祝贺连连,笑得嘴巴差点合拢不起来,杭州再美,毕竟不是家乡,闻此消息,自然兴奋之极。</p>

好了,你自己知道就行楚质微微挥手:先下去吧,我先休息片剪,晚膳时候再来唤我</p>

小的明白长贵点头退下。脸上的欢喜表情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而且楚质只是吩咐他不要胡乱宣扬,又不是令他守口如瓶。心情舒畅。自然要与人分享,所以。忍不住向几个交情深厚的仆役透露几句口风。</p>

推荐一本书书:北宋仕途</p>

历史架空的,也是北宋中前期的温和生活类的,已经口o多万字了。以前我也追着看,不过作者之前入宫了,现在出宫,恢复更新,还值得一看,闹书荒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p>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