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闲来屈指从头数,恩怨情仇皆有因(1 / 2)

道缘儒仙 鬼雨 13054 字 2019-09-16

 听到这里,叶昊天等人禁不住面面相觑,既感新鲜,又觉困惑。

女娲看着众人吃惊的样子,知道他们有很多问题,于是笑道:“先别急,听我讲完你们就都明白了。”然后又接着道:“魔祖离开的时候将量天神尺也带走了,说是量天神尺既然不能再量天,干脆就用来‘量魔’好了。

盘古也没有阻拦,因为神尺沾染的魔气太重,与其费力消除魔气,还不如另起炉灶炼制神器来得方便。

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魔祖,不知道他是到了天外还是躲在人间某个角落里。

盘古一点也不敢大意。他苦苦思索了数千年,想出了‘清净无为,众生平等’的八字天条,然后化身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太上老君等多种形象,渡化了包括玉帝、佛祖和五老帝君在内的数十位三清天神,建立了天庭的初步管理体系。

众位天神齐心协力号召人类向善。他们的努力卓有成效,开始的数百万年,人类的佛心数不但没有下降,而且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

但是人类繁衍得很快。宇宙中适合生存的星球渐渐的挤满了人。人群密度越来越高,物资供应日渐匮乏,于是人与人之间产生了矛盾。后来矛盾越来越激化,也就有了小规模的争斗,因此整个宇宙的佛心数下降得很快。

终于有一天,整个宇宙所有人类的佛心数与神丹数之比降到了一比三。

盘古觉得如此下去前景不妙,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将管理天下的重任交给了玉帝和佛祖,自己孤身一人到天外探索未知世界并顺便寻找魔祖去了。

玉帝执掌天下之后,先后做过很多变革,可是始终无法阻止人类佛心水平的不断下滑。直到五万年前的时候,魔劫第一次降临世间。从那以后,魔劫每过两千年光临一次,再也没有爽约。

开始的几次魔劫规模很小,轻轻松松就被诸位天神扑灭了。最近的几次却愈演愈烈,每次都赤地千里,血流成河,伴随着成千上万的神仙战死或失踪。尤其是这一次,你们都看到了,端的是非常凶险。若是到了下一次,恐怕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所以我一直在闭关苦思,试图寻找消除魔劫的方法。”

兰儿最喜欢听人讲故事,而且善于刨根问底,听到这里,禁不住问道:“娘娘,您找到好办法了吗?”

女娲眉头紧锁道:“要想消除魔劫,归根到底需要找到提高人类佛心的方法,这点很难很难。我想了数万年,所有想到的方法都试验过了,可是收获不大。”说到这里她便停了下来,眼看又要陷入到沉思之中。

风先生怕她一想就是几万年,赶紧插言道:“娘娘,我们在经过仙岩宫的时候看到王母留下的玉佩和观音菩萨的佛珠,就顺便给您带来了。”

叶昊天这才想起玉佩和佛珠的事,急忙双手捧着递了过去。

女娲伸手接过,眼中的神光一扫之后,脸上现出了喜色,笑道:“好!如此一来,有希望炼制消魔招魂幡了!”

众人都惊奇地看着她,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东西。

女娲看了一眼众人诧异的神色,并没有立即解释什么是消魔招魂幡,而是缓缓说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要想消除魔劫,必须劝谕百姓修心养性,那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化解眼前的这场魔劫。然而如何才能化解呢?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

少康第一个叫道:“伏魔卫道,除暴安良,尽力拼杀就是了,不必太计较结果。”

女娲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风先生试着道:“能不能用大阵将妖人困住,然后慢慢想办法铲除。”

女娲轻轻颔首道:“用阵法困魔是一条思路,不过难度很大。因为每个大魔头都很聪明,普通的阵法根本困不住他,复杂的阵法又很难引其上钩。比如说此处的大阵,名为虚无飘渺原始混沌太一阵,困住魔头是没有问题的,可惜他不进来怎么办呢?”

听了这些话,叶昊天忽然想起一个问题,于是不无担心的问道:“娘娘,您和盘古大帝以及魔祖都是从至尊宝鼎中出来的,既然您能破解大阵,魔祖应该也可以,那么魔祖的弟子是否也能破阵呢?”

女娲摇摇头道:“虚无飘渺原始混沌太一阵是至尊宝鼎内的原始阵法,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此阵一分为二,变成了万灭王鼎中的洪荒三阳阵和九天坤鼎中的洪荒六阴阵,合称为洪荒九阵,威力下降了很多。当我和魔祖出生的时候,至尊宝鼎内只有洪荒九阵,已经没有虚无飘渺原始混沌太一阵了。仙岩谷的大阵是盘古临走前亲手布下的,穿行大阵的方法也是他亲口传给我的。魔祖并不知道破阵之法,所以不用担心妖人进来。”

众人听后都舒了一口气。

叶昊天接着先前的问题答道:“娘娘,我听说如果功力够高的话,可以用开天神斧降伏真神。不知道这方法行不行?”

女娲点点头道:“不错,对付真神那样的大魔头,只有开天神斧才行。”说到这里她环顾众人一眼,接着加重语气道:“灭魔有两难,一是魔头难除,二是魔众难灭,最令人头痛的还是后者。原因是魔众极多,不下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大都是刚刚沾染魔性的百姓,若是全部杀了实在有违天道,不杀又很难控制魔性的播散,你们说应该怎么办呢?”

众人闻言都傻眼了,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办。

叶昊天叹了口气道:“是啊,不管是魔头还是魔众,要是一下子几十亿,怎么下得了手啊?”

女娲这时才将话题转了回去:“除魔就像治病一样,比如身上的肿块,初起较软时可以通过行气活血的方法使之消散,后期坚硬时必须用刀切除。对付十恶不赦的大魔头,必须动用神斧将其铲除;然而对付普通的魔众,还是应该通过消解的方法使其转化为正常人。对此我已经有些思路,不过还不太成熟,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成功。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炼制消魔招魂幡。”

众人都觉得耳目一新,无不睁大眼睛看着女娲。

兰儿兴奋的道:“娘娘,您准备什么时候开始炼制?”

此时,女娲却转头望了叶昊天一眼,接着道:“炼制消魔招魂幡需要有几样东西,第一个是足够的佛心,这个我们已经有了。玉佩和佛珠中的佛心合在一起,不下一百五十亿佛心数,足以消解普通魔众甚至小魔头的魔气了;第二个是‘魔引’,也就是对魔众很有吸引力的魔器。有了魔引才能将魔众吸引到招魂幡周围,然后用蟠中的佛心中和他们的魔性,将其转化为正常人。”

云华夫人忽然咯咯笑道:“娘娘需要什么样的魔器?我兄弟这里有好多呢!”

女娲微微一笑道:“这我已经知道,我现在正等他自觉拿出来呢。最好多拿几件出来,魔力越强,效果越好。”

叶昊天故意捂紧了乾坤锦囊道:“娘娘有话就明说嘛!我这人一向财迷心窍,需要往外拿东西的时候总是反应很迟钝的。”

众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笑声未歇,叶昊天将所有的魔器一股脑地倒了出来,大声道:“这些宝贝我都不要了,全都送给娘娘,干脆做成一个魔性最强的招魂幡,最好能把所有的魔头都能吸过来。”

女娲笑着摇摇头道:“不是魔性越强越好,我还要仔细计算一下才行。这不是炼制魔器,而是炼制神魔合一、以神控魔的神器。玉佩和佛珠现有的佛心数为一百五十亿,我自己再注入五十亿,总数可以达到两百亿。魔器的总‘魔性数’不应该超过一百五十亿。”

“魔性数?什么意思?”连见多识广的云华夫人也没有听到过魔性数一说。

女娲简单解释道:“魔与人的区别就在于真实佛心数的多少,真实佛心数不包括购买得到佛心数。作为人类,心中拥有爱,佛心数应是正数;而作为魔,心中满是恨,佛心数往往是负值。将佛心数的负值翻转过来就是魔性数,既跟他心中的恨意有关,也与别人对他的仇恨程度有关系。魔性数越大,表示那人喜欢作孽,而且作恶多端。”

众人都点点头,觉得这些还不难理解。

兰儿接着问女娲道:“除了佛心和魔引之外,炼制消魔招魂幡还需要什么?”

女娲停顿了好大一会儿,有些为难的道:“有一个东西非常重要,那就是定魔尺,也就是划分魔道界限的标尺,同时也是衡量魔性深浅的标尺。”

少康不解地问道:“魔性也能衡量吗?”

女娲道:“魔的特点在于偏离常规,专走极端。举个例子,比如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有的人能够很好地想办法排解,有的人只知道动刀动枪杀人放火。前者属于正常范围,后者就入了魔。然而如何才算正常范围呢?这就需要有一把能够辨明善恶、刚正不阿的标尺,也就是定魔尺。唉!难啊……这就是我最发愁的地方。这样的尺子不好找啊!要是当年的量天神尺还在就好了。”

众人都跟着她发愁,一时之间都沉默了下来。

叶昊天听了心中一动,探手从乾坤锦囊中取出监天尺来,双手捧着递给女娲:“娘娘,您看这东西有没有用?”

女娲接过监天尺看了一眼,开始时没觉得有何奇特之处,看第二眼时才忽然轻“咦”一声,自言自语道:“里面蕴含的佛心数不少啊!而且还有不下千年的功力……哎呀!还有浩然正气,平和之心,不偏不倚,不急不徐,天地交泰,水火既济!好,此尺很好!正合我意!嗯,这好像不是道家的东西,你是从哪里弄来的?”

叶昊天将监天尺的来历略微讲述了一下。

女娲对儒家的修行方式很感兴趣,笑道:“看来日后提高人类的佛心可能要借助儒家的方法了。这些我们有空时再谈,现在接着说招魂幡的事。有了佛心、魔引和定魔尺,我就可以在万灭王鼎中炼制消魔招魂幡了。”

兰儿眼看监天尺就要被炼化了,心中有些不忍,于是插言道:“娘娘,我总觉得招魂幡的样子有些恐怖,能不能保持监天尺本来的形状,那样公子回到中土的时候还能号令群雄,调动天下兵马?而且监天尺对于儒家有着特别的含义,就这么毁了总是有点舍不得。”

女娲“嗯”了一声,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监天尺,沉吟片刻之后道:“这可难了。万灭王鼎能够化尽万物,那么多东西投进去,天知道最后炼成的是什么样子?很难控制啊!”

叶昊天安慰兰儿道:“没关系,回头我们按照监天尺的样子再造一把算了,毕竟消魔招魂幡非常重要。”

云华夫人最感兴趣的还是如何除掉真神,可是听来听去都是如何化解魔众,心中不免有些着急,于是望着女娲道:“娘娘,天尊离去之后,您就是天下至尊了,只有您才能挽救天下浩劫。我看,您还是早日出山吧!如果能一下子将真神除掉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女娲却微微叹了口气道:“唉,心有余力不足啊。我的功力下降太多,在神仙榜上竟然只排到第十七位……”

云华夫人忙道:“那种排名都是虚的。我娘说过,她的功力不及您老人家的十分之一。”

女娲苦笑道:“你不知道,我当年修炼数百万年聚集的功力在造人的时候就消耗了八成,后来补天又消耗了很大一部分,所以现在确实大不如前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难处,那就是我即使功力完全恢复,也不会亲自出手。因为魔祖都不出手,我和盘古怎么好意思亲自出手呢?有事弟子服其劳。盘古大帝的弟子很多,他化身千万,渡化的众神都可以说是他的弟子。你不是也学过他的一项神功吗?”

云华夫人抬头望向天空,回忆往事,但觉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下缓缓说道:“是啊,我也是天尊的弟子之一!那时我还是小孩子。有一天我正缠着父亲教我功夫,刚好天尊来了,一时高兴就传了我‘徊风混合万景炼神飞化神功’。我炼了几十万年,无奈资质太差,始终无法全部领悟其中的奥妙。”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道:“这次的大魔头真神实在是非常厉害,别说是我,五老帝君也不是他的对手啊。”

女娲将手一摆道:“不要怕。盘古临行之前,特意将九宝散落于各处,说是收齐九宝者将会成为他的正式弟子,可以传他衣钵。如今这个弟子已经来了。”说到这里,她转过头来看着叶昊天。

除了兰儿以外,每个人都吃了一惊,没想到叶昊天身上竟然藏着极大的秘密。

叶昊天叫屈道:“娘娘,我这算什么正式弟子啊?天尊走得那么急,连点神功秘笈也没有传下来!我空有七宝,无奈功力这么差,怎么灭魔啊?”

女娲笑道:“天尊说过,他练的是清净无为原始混沌神功,一切全凭自己领悟,所以没有功法传下来,否则就落了下乘。你就慢慢领悟吧。功力差不要紧,你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增强功力。刚才七宝已经告诉我了,你想将九天坤鼎和万灭王鼎合为一体,然后进入其中快速增长功力。这个方法是不错的。只是有些凶险,不知道你能不能闯得过去。”

兰儿听见凶险二字心中就忐忑不安起来,连忙问道:“会有什么凶险?不要紧吧?”

女娲看了她一眼道:“你知道为什么盘古将王鼎和坤鼎分开?原因是至尊宝鼎既可造神,也可铸魔,成神成魔存乎一心。如果不是心智坚定之人,一点小小的偏激就可能被无限放大,造出的就可能是大魔头了。盘古害怕又一个魔祖诞生出来,所以就将至尊宝鼎分成两半,上面的一半自己留着炼丹,下面的一半交给我看护。”说到这里她转头望着叶昊天道:“不过,你们既然能闯过外面的虚无飘渺原始混沌太一阵,说明心智方面问题不是太大。”

提起外面的大阵叶昊天就有些后怕,连忙说道:“仙岩谷的阵法太厉害了,要不是我有‘六丁六甲’相护,哪里能走得进来?”他将守护心房的六颗星比喻成了六丁六甲。

女娲望了他一眼,一时没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东西。

于是叶昊天将自己在雁荡服下蟹黄汤后体内多了六颗救命宝星的事说了一下。

女娲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道:“你这孩子,福缘不浅啊,竟然得到了弱水三珠之一的蟹黄珠!难怪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弱水三珠?那是什么东西?”叶昊天十分好奇地问道。

女娲解释道:“万年蟹母生有蟹黄珠,不死神龟藏有龟髓珠,瑶池灵鱼可结百碧珠,这三者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宝物,并称为弱水三珠。如果服下任何两种,将可以易筋换骨,百脉畅通,不论遇到多么重的伤,只要还有一口气在,都可以迅速复原。如果三种全都服了,则可以百邪不侵,定力增强百倍,对于抵御魔功有着莫大的好处。看样子你已经服过龟髓珠和蟹黄珠,所以才能够屡次逃过大难。可惜只差了百碧珠,否则……”说到这里,她笑着看了兰儿一眼。

兰儿听了忙将挂在脖子上的珠子取了下来,双手捧着给女娲看:“娘娘,您看这是不是百碧珠?”

女娲并没有看珠子一眼,而是望着兰儿道:“没错,这就是瑶池灵鱼结出的百碧珠,我初见你时就知道了。你们的运气真好!瑶池为王母禁地,外人很难进去。百碧珠又极为罕见,纵使在瑶池边守候百年也不一定见到。你们能得齐三珠,真是天降奇缘啊!”说到这里,她对兰儿微微一笑道:“你把百碧珠挂在项上,好看固然好看,只是有些可惜。否则刚才的大阵恐怕难不住你。”

兰儿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弟子老早觉得这就是百碧珠,也听说百碧珠能够避邪,却没想到必须服下才有效果。”

叶昊天却凑近她的耳边问:“你怎么知道这是百碧珠?”

兰儿轻声道:“我对厨艺很感兴趣,听说‘醴水之魚,名曰朱鱉,六足,有珠百碧’,那种鱼是天下美味,百碧珠可以宁心定志。听了你描述的鱼的形状,我一直觉得这就是百碧珠,只是不能肯定。”

女娲一边笑吟吟地看着他们,一边将百碧珠取下十五颗来,给在场的每个人分了三颗,嘱咐道:“每天服下一颗,尽力运功吸收。”然后又将剩下的珠子还给兰儿,同时说道:“收好,以后还有大用。”

少康一直等着叶昊天开口借九天坤鼎,可是等了好久也没有动静,此时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对着女娲扑通跪倒,虔诚恳求道:“不知娘娘的九天坤鼎是否还在,我们想借用一下,帮我父亲和众仙恢复肉身。”

女娲手一招便将他托了起来,面色和蔼的道:“借鼎没有问题。九大神丹和十八种神材都带来了吗?”

叶昊天替少康回答:“全都有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女娲望了少康一眼,忽然呵呵了起来,朗声道:“坤鼎就在补天宫门前十丈之内,你自己去找吧。”

补天宫是一个不大的圆型宫殿,从上至下浑由晶莹剔透的五色石构成,金光流离,色成五彩。

宫殿门前有一个大大的园圃。园内鲜花盛开,万紫千红。

距离园圃十余丈,叶昊天胸前的通灵宝玉已经热得烫人。看来园中定然藏有稀世之宝,却不知是否为九天坤鼎。

女娲静静地站在园外,面带微笑地看着众人。

少康急不可待地寻找王鼎的下落,可是在园圃周围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

叶昊天按照通灵宝玉的指引走去,径直来到一株高大的绿树前,抬头看时,但见那树树皮淡灰,光滑圆润,枝叶繁盛茂密,叶端尖长,枝头结满了一串串碧绿的果实。令宝玉发热的正是这棵树,尤其是树根的部分更令宝玉热得滚烫。

兰儿一直跟在他的身边,此时脱口而出道:“无花果,这是无花果树!”

叶昊天看了她一眼,很想问她怎么一眼就看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