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佛难(2 / 2)

道缘儒仙 鬼雨 5980 字 2019-09-16

叶昊天在她身后叮嘱道:“你自己可别乱跑。若是找不到你,我可要真的成佛了。”

兰儿心中一阵甜蜜,回头嫣然一笑,看得诸佛眼睛一花。

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笑道:“真的当我是废物啊?连一个小姑娘也保护不了?”

叶昊天吐了吐舌头,“嘿嘿”干笑了几声。

笑声未歇,就听佛祖喝道:“诸佛退后五十丈,*紧千佛珠,背有依托,可免腹背受敌!结十玄千佛阵!药师佛,你领一百佛尊,守‘同时具足相应门’;弥勒佛,领一百佛尊,守‘因陀罗网境界门’;华妙佛,领一百佛尊,守‘秘密隐显俱成门’;善宿佛,‘微细相容安立门’;导师佛,‘十世隔法异成门’;大臂佛,‘诸藏纯杂具德门’;大力佛,‘一多相容不同门’;宿王佛,‘诸法相即自在门’;名相佛,‘唯心回转善成门’;大明佛,‘托事显法生解门’!”

诸佛纷纷响应,急急奔向自己该去的位置。

叶昊天傻呆呆地站着,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十玄千佛阵?那是什么佛阵?名字怎么取得那么怪?”他的心里在不停地猜测着。

佛祖向他招了招手:“你跟我来。”然后一边走一边讲解道:“十玄千佛阵,这是文殊菩萨从十玄门的佛理参悟出来的阵法,其中蕴含了一切事物纯杂染净无碍、一多无碍、三世无碍、同时具足、互涉互入、重重无尽的道理。”说到这里佛祖顿了顿,砖头望着叶昊天道:“这些佛理等下再说,现在先说你的职责。金翅鹏王不在,今天要偏劳你来护法!”

叶昊天大吃一惊:“佛祖,我功力不足啊!虽说在神仙榜上进入两千名内。可我的佛功太差了!”

佛祖看着他紧张的样子,“呵呵”笑道:“千佛阵收紧之后,只有五十丈大小。以你的功力,动用开天九宝护住五十丈方圆的区域,有什么问题吗?”

叶昊天心内大定,当即点头。十分佩服地道:“佛祖高明!连弟子的雕虫小技都没忘记。弟子当尽力而为。诸佛功力那么强,即使被对方攻进来也没有什么。”

佛祖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不出点力,凭什么做昊梵广天佛?”

“啊?”叶昊天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

佛祖在千佛大阵中站定身形,四处查看阵法有无漏洞。

叶昊天也跟着停了下来,望了望不远处身处千佛圈中的兰儿,随后看到诸位菩萨身后进入铁围山的通道。忽然心中一动,连忙对佛祖道:“弟子想起一件事:我们将重心全部放在这里,会不会中了真神的调虎离山之计?若是他从别的门户杀进须弥神山怎么办?”

佛祖微笑摇头:“其余进入铁围山的门户已经关闭了,只有这一个还在开着。铁围山……呵呵,要想攻破铁围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动不动就被人攻破,那还叫什么极乐世界?”

叶昊天怎么想也想不明白,铁围山再高总有个顶吧?多高的山能挡住真神?须弥神山的上空那么宽广。怎么才能防护周全?

佛祖知道他在想什么,“呵呵”笑个不停,胸有成竹地道:“我要是不说,想来你不会明白。铁围山,什么是铁围山?那不是天然而成的铁山。而是我精修万年,穷尽心血,失败上千次才终于炼制出来的佛门至宝--舍利之芥!那是我用自己的舍利子炼制出来的,形如芥子,只在四周留了八个通道,顶部是完全封闭的!”

叶昊天听得目瞪口呆,心道:“女娲娘娘炼石补吨秒年,佛祖也能凭借自己的舍利子建造极乐世界的外墙,都可以说得上是旷世奇迹了。”

佛祖看着他魂不守舍的样子。进一步解释道:“为免惊世骇俗,我将舍利之芥的四周变成铁围山的铁质,顶部则是五色透明的玉质,所以你抬头望天也看不出门道来。”

叶昊天摇头叹息,喃喃自语道:“‘一花一念无量劫,大千俱在一毫端,我纳须弥入芥子,明悟四谛证涅磐。’闹了半天,诗句中的‘我’字,指的就是您老人家啊!正是您老将须弥神山纳入芥子之中的!我还以为那只是想像呢!太惊人了,我的老天!”

本书第一部完,第二部明年今日开始更新。

----------------------

附注:

道缘写起来呕心沥血,然而却是甚少被关注的小说。(订阅率越来越低,相关评论性文章极少,在起点属于渐渐被人遗忘的角落,只有盗版盗贴者肯赏脸,动起手来毫不手软。)

………………………………

严格说来,道缘不是一本玄幻小说,更像一篇关于社会科学的科幻小说,甚至可以说是补台严谨的论文。

鬼雨重视的不是情节,而是对理论的探讨。

本书截止今天已经探讨了佛、道、儒的大部,魔的一半。

第二部探讨的理论主要包括魔的重新定义和儒的拔高。

……………………………………

什么是魔?

1、纵欲之谓魔;2、极端之谓魔;3、杀生之谓魔;4、变异之谓魔;

5、逆天之谓魔;6、凄美之谓魔。

可见魔并非全是坏的,魔是创造的源泉之一,是美丽的一种形式。

………………………………

道缘儒仙的儒究竟是什么意思?如何拔高?

儒的本质只有两个根本和一个手段。

两个根本是仁和正;一个手段是“新”。

仁就是爱,爱是生命的根本。这点不必多说。无论任何宗教,都离不开爱。

正是指堂堂正正,浩然正气,气贯长虹,长虹贯日,气冲霄汉,浩气长存(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坚持心中的理念)。

堂堂正正就是中正,中正就是中庸。中庸的本质不是不作为,而是指不偏离事物的本质。事物本来是什么样子,我们就照着那样子去做,这就是中庸了。

事物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中庸所要坚持的东西也应该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也就离不开一个手段--“新”,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那个“新”字,也就是不断地追求事物的本质,越来越接近其本来面目,最后“止于至善”。

什么叫至善?

至善极细极微,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谨求实,不断钻研,才能逐渐接近完美的境界,其中包括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不断探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