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固守耽罗(1 / 2)

 本来种彦谋要买的是纯种的阿拉伯马,这种马匹体型虽然不大,但是耐力非凡,而且性格温顺,非常适合用来改良大宋马匹的血统。

和北方草原的蒙古马以及南方山地的滇马相比,阿拉伯马无疑是在耐力和体型上更为优秀的,而与安达卢西亚马混血之后,耐力没有减少多少的同时,体型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达到了惊人的五尺左右!

这可是连北方游牧民族都难以奢望的高度,在耽罗这片优良的养马地上,种彦谋相信,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只需要十年左右,就能培育出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

届时,汉唐之时踏破草原,封狼居胥的盛况将会再现,西夏,辽人,金人,蒙古人,在这种耐力与体格并肩的马匹面前,将会显得毫无还手之力。

汤隆本是火器方面的专家,对于养马其实并没有什么经验,不过即便是他也能看出这马的宝贵,从泉州装船到济州这段路程中,除了在明州停泊了一下便再也没有停歇。

在济州下船的时候,尽管这十四匹混血马已经摇摇欲坠,但仍然坚持着站立起来,单从这数量上就能看出其的金贵。

物以稀为贵,就连此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泉州都只能买来十四匹,可以想象,这东西是多么稀有,钱种彦谋自然是不差的,对于培育战马这种军国大事来说,再多的钱都可以花出去,所以即便如此还是只有十四匹,那是便只有这么多马才会如此了。

十四匹混血马被安置在了汉拿山以东的山地上,因为初来乍到的原因,所以被照顾的紧,在它们适应耽罗的气候之前,汤隆只想着能少死几匹,不然高品质战马装备大宋军队的时间又要拖下去了。

而现在,汤隆需要面对的,是屯重兵于全罗道的拓俊京王字之两人,很显然,李俊王海东他们的袭击并没有打消高丽王朝收复耽罗的念头,根据往来于耽罗与高丽之间的船只情况来看,恐怕连庆尚道的水军都被调了过去。

而这一次,汤隆没让李俊王海东再出去打游击,上次能够成功的在全罗道沿海搞破坏,那是因为高丽王朝的命令还没下到地方,各郡县还没察觉到耽罗出现的异变,所以才能让他们得手。

现在呢?不仅是全罗道沿海各个郡县有了防备,集结起了民兵登上城头,码头,而且拓俊京的一万大军已经进驻了罗州,李俊王海东两人如果只在海上作战的话,面对倾巢而出的高丽船队,很有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至于登陆作战那更是作死。

所以,汤隆目前做的是加强济州的防御,同时带人沿着耽罗的海岸线熟悉地形,勘探每一个可能登陆的地点,确保第一时间能找到高丽军队在什么地方登陆,然后做好应对。

一旦高丽军队收集到足够多的战船,相信以目前高丽王朝实际掌权者汉阳公李资谦的性格,是绝对会立刻发动进攻的,毕竟耽罗这块土地对于高丽的意义不亚于后世之呆呆对于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