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重铸大宋(1 / 2)

 错过了种彦谋眼中的光芒闪现后,邓肃将身子后仰回去,开始与种彦谋谈天说地起来。

“驸马出身洛阳种氏,幼年可曾在洛阳待过?两位程公的洛学我可是仰慕许久的,只可惜昔年来东京时,两位程公都已仙逝,未能一见遗憾至今!”

他说的是师从周敦颐的程颐程颢两兄弟,两人生于仁宗明道元年,明道二年,在理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对日后朱熹更是有些极大的影响。

因为朱熹的师父之一李桐就是程颐弟子杨时的弟子,这么算下来,程颐算得上朱熹的祖师爷了。

而这些人,都是两宋之际研究理学的重要人物,恰巧,这里面的不少人都出身福建,作为南剑州沙县人,他对此是早有耳闻。

程颐?程门立雪啊!这个我懂!

种彦谋愣了一下,他对于这些研究儒学的文人不是太了解,就算是穿越过来在东京的这两年里,接触到的文人也是屈指可数,对于研究那些圣人之言更是一个头两个大。

作为一个真真切切的唯物主义者,种彦谋向来是信奉大炮主义的,儒学这种近似哲学又像宗教的结合体他真的是无感,只能说,用来愚民是不错,稳定性一流,但是它对国家的发展会有一个阈值,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再难寸进一步。

很显然,大宋已经到了这个临界点了,各路爆发的农民起义,朝政的混乱,政府机构的臃肿不堪,军队的战斗力低下,这都是一个末代王朝才该出现的症状。

而大宋呢?建国不过百多年,就已经走到了尽头,这就是与士大夫共天下的下场,以稳定和繁荣为代价,加快了王朝的寿命流失的速度。

这种繁华,种彦谋宁可不要!

“让邓先生失望了,吾出生是在京兆府,年龄稍大之时就到了东京,除了每年祭祖会回洛阳以外,其余时间都荒废在东京了,罪过,罪过...”

他笑着摇了摇头,一副飒然模样,来的时间久了,种彦谋的神态动作说话方式也渐渐和宋人相似起来,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就连种彦谋自己都没发现,只不过习惯容易变,但对于只有文人才热衷的研究圣人之言这种事,他还是保持了初时的敬而远之。

听到种彦谋说自己对洛学及二程并不怎么知晓,邓肃也只能叹息一声,“老种相公年轻时候可是曾拜张载为师,以举子身份入的仕,文武双全,到了驸马这里怎么就变成彻底的将门了?”

邓肃有些惋惜,以武将身份学文,得到的向来只有嘲讽,而以文人身份知兵事,就会引起别人的同情了,毕竟谁让大宋是以文为尊嘛!

而且自古以来就有文人鄙视武将这个传统,由亦文亦武的家族转变成了完完全全的将门,那在邓肃看来,确实是家族的等级下降了。

“不然,邓先生此言差矣,我大宋开国已过百年,与西夏,辽人摩擦不断,却并无大乱,承平日久,如今金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搅得北地天翻地覆,正是武人立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