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以利诱之(1 / 2)

 要说也就是种彦谋的这支种家军可以轻易的说转移就转移,换做是别的部队,各种辎重,粮草都要准备,哪里是能说走就走的。

不过也和种家军只有三千人,需要的粮食不多,能很轻易的供应,要真是两万人都出来,别说追宋江了,筹备粮草都能把种彦谋搞得头大。

一路的水路走来,不止士兵,连种彦谋都觉得有些疲惫了,这时的船不像后世,虽然是在内河中行进,比之外海各种飓风大浪,要安全许多。

但也足以让人精神萎靡,食欲大减了。

一路从楚州乘船沿着淮河东去,浩浩汤汤不过半天就到了淮河的出海口。

在周围没找到能承载这么多人的船只后,种彦谋便率领着大军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楚州也就是后世的淮安,距离海州也就是后世的连云港之间距离并不遥远。

种彦谋来到淮河出海口,就更是大大缩短了距离,一路走来,种彦谋发现宋江带来的影响确实不小,在州府县城还好,但是大多数乡村之间却是纷纷结寨自保。

大些的城镇里面许多富户互相出钱出力,招募家丁防守城镇,

指望官府的厢军?

连这些富户都知道指望不上,更别说厢军自己了,所以厢军也干脆只是做做样子,跟在宋江兵马后面再梳一遍。

总归是捞点好处。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就是这么来的。

而宋江水贼其实也没水浒传中说的那么好,对于难打的富户,他们往往也是避开,找那些弱小的富户,甚至是普通百姓下手。

厢军们来了也是如此,只挑软柿子捏。

种彦谋看在眼里,却无力改变,自古以来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让他彻底解决,种彦谋也做不到,他只希望虞家的船队能尽快带回粮种来,李纲的土豆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发力,仅仅靠一种作物也太不保险。

种彦谋的每一声叹息都被耿南仲看在眼里,他心中嘀咕:没想到种衙内倒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

不管怎样,不管地方上因为宋江,方腊带来的苦难有多少,种彦谋也不能停下他的动作,种家军以急行军从淮河入海口北上。

因为黄河还没决堤南下夺淮入海,所以这个时代的淮南东路沿海,也就是后世的安徽江苏一部分,并没有那么大面积的土地,海岸线甚至在后世的阜宁,而后世的连云港还在海里呢。

海州港口外正有一座大岛,面积约是四分之一的崇明岛大小。

这一切都还是种彦谋到了海边才发现的,他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黄河夺淮入海之后不过几百年就硬生生的造出了江苏接近一半的土地。

当然,这也是以中下游黄泛区的代价换来的。

急行军走了两三天,终于是望见了海州的城头,海岸边上不远处,是一片颇为繁华的码头,里面停靠了不少的船只,基本上都是海船,毕竟这里没有大河流入,也不接通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