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就是讨价还价而已。
最后两人达成协议:第一项条件减成青布铁甲二十副,铁盔二十副,铁护臂二十副。第二项不变,而第三项董策则是加了一个附加条件每个月至少要提供‘精’铁五百斤,而且董策可以从这里借调铁匠。
两人达成协议之后,相视一眼,都是大笑。
虽然说不上莫逆,但至少已经是很有些‘交’情了。
双方更是都有些英雄惜英雄的感觉。
吃晚饭之后,董策前脚刚回去,白添福就叫人送了一副青布铁甲前来验看。
现在刘若宰还在,在他眼皮子底下,两人自然不会胆大包天到理解就要‘交’易,那些物资都会直接运送到磐石堡。
董策面前放着的这副甲胄,主体用青白‘色’的厚密绵布做成,数十层绵布密密的捶打下来,已经是那边的非常坚韧结实,里面夹得有铁甲片,外面缀有铁甲叶,两者之间用铜钉贯通连接。
这便是青布铁甲了。
是大明朝的所有铁叶甲中最为低级的一类,却也是造价最低,最能够普及到普通士卒身上的一类。
从明朝开始,棉甲就在普通士卒中普及开来,其总体格局是棉甲和铁甲并存,而铁甲数量却是相对减少了许多,至于像是宋朝那般动辄几千几万副打造五六十斤重的步人甲的盛况,更是再也不见。大规模使用棉甲自然不是因为某些后世某些白痴吹嘘的棉甲对火器的防御能力胜过铁甲那是扯淡。棉甲的防御力永远比不过板甲和鱼鳞铁叶甲或是铁札甲,无论是对冷兵器还是热兵器。制造它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成本低廉,轻便且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而且冬天穿着保暖,跟一件绵大衣也似。
纵观明朝二百余年,战事大部分都是发生在北方的,保暖也就成了不容忽视的因素。
而后金的棉甲,以至于之后的八旗制式棉甲,都是从大明朝抄过去的。不过他们也不傻,知道棉甲当不得太大事儿,因此许多甲兵都是把马甲当御寒的衣服穿,里面穿上两层棉甲,外面套上铁甲,如此一来,便是鸟铳也打不透,弓箭就更别说了。
明朝这边,将官们都是穿山文甲的,家丁们以及一些‘精’锐也是铁甲而非棉甲。
有些朝廷政策格外倾斜的军镇,比如说每年拿着占朝廷收入超过三成的军饷,领着大明朝所有军队中最丰厚的饷银,十几万也打不过建奴几千人的所谓‘辽镇‘精’兵’‘关宁‘精’锐’,士卒中也有一部分装备了铁甲。
这就是青布铁甲。
尽管是大明朝所有铁甲中最轻的一种,但是却也比一般棉甲好得多。不过其造价也要远远高于棉甲,因此想要普及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要知道,这个年代的大明朝,千疮百孔,‘逼’得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才征收起来两千余万的赋税,九边的士卒能有一件儿胖袄就不错,就连棉甲都是稀罕物。
(在这里,许多书中都写的青布铁甲是四十斤八两一副,其实这是想当然的错误。根据明会典记载,青布铁甲用铁四十斤八两,造甲每副二十四斤至二十五斤。也就是说,耗用的上等铁料是四十斤八两,而这些铁料当然是不会全部使用上的,想想也就会明白,其中肯定会产生一些废渣废料之类的,因此造出来的甲胄是二十四到二十五斤重。但是明朝一斤是五百九十克,也就是说,青布铁甲的重量相当于现在的三十斤左右,十五公斤,也不算轻了。)
当日下午,董策等人随刘若宰离开弘赐堡。
……
冀北道辖下八座城堡,一参将一‘操’守六守备,除了镇河堡之外,其它的七座城堡刘若宰都要去,冀北道参将驻扎的得胜堡是最后一站。
弘赐堡之后,先后是镇边堡和镇川堡。
和之前的弘赐堡相比,这两堡的情况就要复杂许多了。两堡都设立于嘉靖年间,包砖于万历末年,自从设立以来,无论是察哈尔入寇还是建奴肆虐,都未曾被攻破过。而没有了建奴带来的这一场浩劫的摧残,许多丑恶也就无法掩饰了。
相信若不是弘赐堡被屠杀一空,又被一场大火烧成白地,一切都是从头来过,这一番清查之后,内中更不知道会有几多的龌龊。
对待不同的情况,刘若宰的手段也是各不相同。
到了镇边堡之后,已经是傍晚,顾不得吃晚饭,刘若宰立刻下令校场集合,检阅全军。
检阅全军,这几乎是每一个来军中视察的上官都会做的一件事。不光是边军,包括那账面上还有十几万大军,实际上已经是没有任何战斗力的京营,每隔一段时间也会点卯,检阅,清查人数。
而将官们几乎无人不吃空饷,于是兵员自然就不足,甚至连点卯的人数都凑不起来。不过将官们自然也是有办法的雇人。他们找来许多贩夫走卒,做小买卖的生意人,甚至是家里的马夫‘门’子,总之只要是看得出来是个男的,一律拉到校场上凑数。点完卯之后,则是一哄而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等情景,就连负责清军的文官都是见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