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你睡了吗?(1 / 2)

 苏雅出去之后,南晓星独自躺在床上,想得当然不是和苏雅进行一场肉体大战,而是在想怎么这么倒霉,宋所长已经误会南晓星和张所长走得近而耿耿于怀,陈大少因为苏雅经常和南晓星在一起对虎视眈眈,精神病院里充满了危险,但是南晓星又不能置之不理,而且在山上袭击南晓星的女人到底是谁,精神病院的秘密又是什么,苏雅的哥哥苏浩是怎么死的,他生前为什么这么有钱,马家源真的有问题吗?这一切都没有答案,南晓星越想越头疼,也越来越清醒,就这样南晓星的等着屋顶无法入睡。手机响了,是短信,南晓星拿过来一看是苏雅发的,上面说:睡了吗?

这是废话,南晓星就回给她:“睡了!”

“睡了还说话。”

“我说的是梦话行不行?”

“行。”一字一毛钱啊,这个败家娘儿们。

南晓星可不是富二代,手机钱每个月都会收到欠费通知,所以这种烧钱的游戏南晓星实在是赔不起她,所以干脆就没有回,谁知道苏雅这个时候又发过来:“说实话,把你卷进来,你恨我吗?”

她这么说,南晓星忽然发现,南晓星几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其实刚才想的一切基本上都和他没有太大的关系,就连陈大少这边,如果他断绝了和苏雅的联系,南晓星想他也不会赶尽杀绝的,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他为什么要卷进来,这根本不符合他的行为风格,他本来是一个有事能躲就躲的家伙,一直奉行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这次是怎么了?难道就是因为宋所长的命令吗?不要忘记南晓星只是一个辅警,连基本的办案权力都没有,而且宋所长下达命令的时候,也是在敷衍苏雅,难道是因为贪恋苏雅的美貌吗?可是就算是精神病院的事情查清楚了,南晓星想苏雅也不会和南晓星有什么超友谊的关系,甚至也许连友谊都算不上。也许南晓星应该恨她,可是在南晓星的内心深处却是恨不起来,难道这就是美女的力量?南晓星不得而知。于是南晓星轻按手机,告诉苏雅:“别瞎想了,睡觉吧。”

苏雅沉默了好久,南晓星以为她睡着了,谁知道她又发过来,上面说:“我觉得你是一个好人。”

我觉得你是一个好人?这话,一般是一些狗血电视剧女生拒绝男生追求,或者女生准备和男生分手的台词,后面一般跟的是,我觉得你是一个好人,但是我配不上你,前面肯定有一个更好的姑娘在等着你,忘记我吧。但是苏雅这么说,她是想表达什么意思?难道真的是发自肺腑的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难道她不知道这句话用现代语言翻译过来就是,你是一个窝囊废吗?她这是在变相的骂自己吗?

一时间南晓星睡意全无,本想打过去问一问她,但是还是忍住了,南晓星觉得是自己想多了。他没有回复她,只是关了手机,睡觉。

第二天醒来,南晓星去敲她的房间门,有服务员告诉南晓星说,这房间住的小姐已经走了,南晓星也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本想给宋倩倩打一个电话,可是转念又想,这两个没羞没臊的昨夜指不定大战了多少回合,这个时候说不准就在床上或者回复体力等待满血复活,或者又不管不顾的大战,这两个情况都不适合打扰,于是只好作罢,自己坐上了公交车,一路颠簸的回到了枯水沟镇。

南晓星还有好几天的假期,他不知道为什么又会回到这里,也许是真的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在这里盖个房子,娶一个农村的姑娘,安安静静的生活一直到退休为止。

南晓星想安安静静的生活,可是却有人并不打算让南晓星的想法实现,他刚下车,宋所长就打来电话,宋所长在电话里冠冕堂皇的说了一些局里的文件精神,又表达了一下自己的为难,最后他说,南晓星你的假期取消了。拐弯抹角的说了半天,原来是这个意思,南晓星还想挣扎一下,谁知道宋所长就说有事等回来再说,然后就挂断了。

于是南晓星用挨了一板砖换回来的假期就这样匆匆的结束了。

但是这还不算是倒霉的事情,倒霉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南晓星心情郁闷的回到了南晓星住的地方,刚一开门,就见后面上来了两个家伙,但从穿着打扮上看就不是好人,赤着上身,脖子上挂着粗链子了,身子上有纹身,挺着大肚子,这里两个人大约都是30多岁,凶神恶煞的。

前边一个年纪比较大点的说:“你就是南晓星?”

南晓星点点头,他就算只是一个辅警,但好歹也是警察,不带这么光天化日之下欺负人的,那个黑衣人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了,那一身夜行衣呢,只能看见两只眼睛,相比之下,这两个家伙无论从外貌还是做法上看,都像是打酱油,负责搞笑的。

于是南晓星说:“我就是南晓星,你们是干什么的?”

这个人依然恶狠狠的说:“我知道你是一个警察,可是老子不怕你,今天敢找你来,你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南晓星心情不好,看到这两个人心情更加的恶劣,要是换成平常南晓星就投降了,可是既然对方知道他是警察,他再装乌龟的话,那只能给警队丢人,他这个人虽然挫,但是集体荣誉感还是有的,于是南晓星说:“既然你们知道我是一个警察,那就好办了,那有什么事情?”

这个人看着南晓星满不在乎的样子,很受刺激,说:“别跟我装,比你大的官见了我们哥两个都得乖乖的。”

南晓星乐了:“你两个是保姆吗?”

后面一个叫着说:“大哥,这家伙损咱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