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魏霸能吸引公孙渊的是什么?什么也没有,除了一个承认他的王位。蜀汉能封公孙渊为王,陛下也能封啊。公孙氏割据辽东四十年,那里早就不是洛阳朝廷能控制的地方,不承认公孙渊为王,不过是一个名誉问题。现在事情紧急,先封公孙渊为王,公孙渊还会在乎蜀汉的封赏吗?在这种情况下,他肯定会倾向于曹魏,拒绝蜀汉,那魏霸就只有强攻辽东。强攻辽东,一是需要大量的物资,二是需要长时间的准备,这都能给曹魏减轻压力。一旦魏霸在辽东久攻不下,那蜀汉的人力物力大量的消耗在辽东,那曹魏的机会就来了。
这叫断其犄角之援,化敌为友。
最后,打仗也好,治国也罢,都是需要钱的。减免宫里的支出,提倡节俭,奖励农耕,一方面可以减少对交州宝物的依赖,避免大量的钱财外流,另一方面也能积累财力物力,以备大战。
听完了司马懿的三策,曹睿有些脸热。一方面是气的,一方面是臊的。
气的是第一策。不能说司马懿说的没道理,但是这一策也有明显的言外之意。司马懿这是代表世家发出声音,索要更多的权力。他甚至在威胁朝廷,如果还像以前一样压制世家,那就无法避免灭亡的命运。那些世家在曹魏得不到应有的权利,他们就会转向支持魏霸。如此一来,人心尽失,焉有不亡之理?
这简直和逼宫差不多,让曹睿很生气。哪怕他知道司马懿说的是事实,也不能排除他的不快。
臊的是最后一策。曹睿在各方面都像他的祖父曹**,唯独在生活态度上像他的父亲曹丕。他崇尚奢侈,即使是国力艰难的情况下,他依然奢靡。从交州来的那些宝货,有很大一部分就进入了皇宫,为此付出的钱财也是非常惊人的。司马懿说要从节省宫里的开支做起,实际上就是在婉转的指责他这个缺点。
曹睿干咳了两声,岔开了话题:“仅此三策,怕是无法应付吧?”
司马懿笑笑,又道:“陛下,蜀汉三路并进,气势汹汹,却又并非无隙可击。以蜀汉国力,就算加上吴国,他们也不足以支撑三路征伐。若联络辽东无望,只能远征,那关中、兖州的两路攻势就会弱很多。李严代替诸葛亮镇守关中,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关中的实力。而吴国新降,他们也未必能全力以赴,所以,这两路必然以搔扰为主,以牵制我军为主要目的。敌以虚,我以实,国事尚可为。”
曹睿眼神一闪,沉吟良久:“如此说来,蜀汉的攻势的确有虚张声势的嫌疑。”
“陛下圣明,这正是蜀汉朝堂不合的征兆,亦是我反击的大好时机。”
曹睿拢在袖子里的手指跳动了两下,轻轻的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个机会,而且很可能是最后的机会。这就像对手发起全力一击之前的蓄力阶段,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也许能一下子击倒对手,反败为胜。如果抓不住这个机会,等对方的攻击开始,基本就没什么希望了。
司马懿的建议虽然别有所指,却不得不说,他的眼光很毒辣,看到了这稍纵即逝的机会,也看到了蜀汉貌似强大背后的虚弱。
危机,就是危险和机遇并存,有的人看到危险,有的人看到机会。
不过曹睿并没有立刻答应司马懿,他还需要仔细考虑一下,同时再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
魏霸顺江而下,直至江陵。
李丰率领众将出城迎接,一看到魏霸,他就笑了。“恭贺子玉升任车骑将军。”
魏霸哈哈一笑:“惭愧惭愧,如果不是大将军鼎力相助,我可升不了官。怎么,少将军这就要走了?”
“可不是,就等着你来交接呢。”李丰故作潇洒的甩了甩袖子。根据朝堂斗争的最新结果,李严奔赴关中,李丰也将去关中。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李严要把李丰带在自己身边亲自调教。要不然的话,天知道他最后会不会被魏霸玩死。
李丰刚刚做了几个月的南郡太守,正准备担任东征的主将呢,却被调到关中去,不免有些失落。见到魏霸载誉归来,他心里酸溜溜的,却不好表露出来,只能把满腹的苦水藏起来,做出一副落落大方的模样。
魏霸心中清楚,却不点破,拉着李丰的手笑道:“少将军,知道大将军为什么把你调到关中去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