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中古史 3(2 / 2)

1326年,父亲过世后,彼特拉克又回到了亚维农。

在那里,他在许多事务所工作过。

1341年,彼特拉克因《阿非利加》热情讴歌了古罗马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荣获罗马桂冠诗人称号。

莎士比亚是如何成为文学巨匠的?

1564年,莎士比亚(W.williamShakespeare)出生在英国中部一个叫斯特拉福的小镇。

小时候的莎士比亚很顽皮,是个“孩子王”。

也许就是这点“叛逆”细胞,日后竟帮助他成为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代文学巨匠。

七八岁时,他就被送到学校,学习法文和拉丁文,也接触过一些古罗马的诗歌和戏剧。

他聪明伶俐,对知识的领悟非常快。

可因家里破产,他只得离开学校,回家帮父母做一些家务。

回家后,他就一边干活,一边继续学习知识。

后来,莎士比亚去了伦敦。

为了谋生,他东奔西走,才在一家戏剧院里谋到了一个替绅士牵马的活。

开始时,他对戏剧也不了解,只是在闲暇时,透过门缝和小洞去看舞台上的演出。

看得多了,他对戏剧产生了浓厚兴趣。

有时,戏散了,他还在那里琢磨剧情和角色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临时叫去扮演一个仆从,他表演得惟妙惟肖,非常出色。

打这以后,他就得到了大家的赏识,最后竟成了正式演员。

他演戏很认真,演什么像什么。

为了把戏演得更好,他还深入伦敦的下层社会,接触一些下层农民,去熟悉他们的语言谈吐。

从1590年开始,他尝试着去修改一些旧剧本。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写成了《亨利六世》等三个剧本,引起了戏剧界的注意。

紧接着,他又写了《查理三世》、《错误的喜剧》等作品,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奠定了他在戏剧界的地位。

在随后的20多年里,他埋头进行创作,共完成了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卷和戏剧37部。

他的作品语言形象生动,笔调辛辣幽默,还塑造了哈姆雷特、奥赛罗和朱丽叶等许多不朽的艺术形象,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堪称一代文学巨匠。

米开朗基罗有哪些著名雕塑作品?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1475—1564),文艺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1475年3月6日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父亲是奎奇市和卡普莱斯市的自治市长。

他13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基尔兰达约的工作室,后转入圣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学院做学徒。

1496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创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库斯》和《哀悼基督》等。

1501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

《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

米开朗基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

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大卫》将永远在艺术史中放射着无尽的光辉。

1505年在罗马,他奉教皇尤里乌斯二世之命负责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后回到佛罗伦萨。

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罗马,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

1513年,教皇陵墓恢复施工,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

1519—1534年,他在佛罗伦萨创作了他生平最伟大的作品——圣洛伦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

1536年,米开朗基罗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末日审判》。

之后他一直生活在罗马,从事雕刻、建筑和少量的绘画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于自己的工作室中。

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叫什么?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MigueldeCervantesSaaredra,1547—1616),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

他被誉为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

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1605年《堂吉诃德》第一部出版,立即风行全国,一年内竟再版了六次。

这部小说虽然未能使塞万提斯摆脱贫困,却为他赢得了不朽的荣誉。

书中对时弊的讽刺与无情嘲笑遭到封建贵族与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憎恨。

1614年有人出版了一部伪造的续篇,站在教会与贵族的立场上,肆意歪曲、丑化小说主人公的形象,并对塞万提斯本人进行了恶毒的诽谤与攻击。

塞万提斯为了抵制伪书的恶劣影响,赶写了《堂吉诃德》第二部,于1615年推出。

该书几乎被译成各种文字,广泛流传于世,老少皆宜且寓意深刻。

小说主要描写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堂吉诃德因迷恋古代骑士小说,竟像古代骑士那样用破甲驽马装扮起来,以丑陋的牧猪女作美赛天仙的崇拜贵妇,再以矮胖的农民桑丘·潘札作侍从,3次出发周游全国,去创建扶弱除强的骑士业绩。

以致闹出不少笑话,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被当做疯子遣送回家。

小说中出现的人物近700个,描绘的场景从宫廷到荒野遍布全国。

揭露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腐朽,展现了人民的痛苦和斗争,触及了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风俗等诸方面的问题。

小说塑造了可笑、可敬、可悲的堂吉诃德和既求实胆小又聪明公正的农民桑丘这两个世界文学中的著名典型人物,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朴实无华的生活写实,也有滑稽夸张的虚构情节,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上,在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达·芬奇最早在何处接受人文主义熏陶?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daVinci,1452—1519),诞生在意大利芬奇镇附近的安奇亚诺村,芬奇镇靠近佛罗伦萨。

父亲皮耶罗是当地有名的公证人,家庭富有。

达·芬奇是非婚生子,他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庄里度过的。

孩提时代的达·芬奇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兴趣广泛。

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学会弹七弦琴和吹奏长笛。

他的即兴演唱,不论歌词还是曲调,都让人惊叹。

他尤其喜爱绘画,常为邻里作画,有“绘画神童”的美称。

皮耶罗确信儿子有绘画天赋,便将小芬奇送往佛罗伦萨,师从著名的艺术家韦罗基奥,开始系统地学习造型艺术。

此时的达·芬奇只有14岁。

当时,皮耶罗受一位农民的委托,要画一幅盾面画。

他听说儿子会画画,想试试儿子的画艺,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小芬奇。

小芬奇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画成了一个骇人的妖怪美杜莎。

这幅作品完成后,小芬奇请父亲来到他的房间。

他把窗遮去一半,将画架竖在光线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

皮耶罗刚走进房间时,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面目狰狞的妖怪,吓得大叫起来。

小芬奇则笑着对父亲说:“你把画拿去吧,这就是它该产生的效果。”

韦罗基奥的作坊是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艺术中心,经常有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这里聚会,讨论学术问题。

达·芬奇在这里结识了一大批知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和人文主义者,开始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

达·芬奇在20岁时已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用画笔和雕刻刀去表现大自然和现实生活的真、善、美,热情歌颂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

其代表作有壁画《最后的晚餐》、《安吉里之战》和肖像画《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一幅怎样的画作?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

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资产阶级妇女的形象。

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

画家力图使人物丰富的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达·芬奇在人文主义的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

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

另外,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精确、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及身份和阶级地位,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敏锐观察力。

谁最早提出了计算工具设想?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达·芬奇,在科学方面的造诣丝毫不亚于其艺术成就,他很早就提出过计算工具的设想。

后人在达·芬奇的手稿中,发现了关于机械式计算工具设计方案的记录,人们根据达·芬奇的手稿仿制出了机械式计算器。

1621年,英国人冈特发明计算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模拟计算工具。

17世纪的文献详细记载了冈特发明这种计算工具的过程。

1642年,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思想家帕斯卡发明加法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机械式计算机,其原理对后来的计算机械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德国科学家希克尔德被许多人认为是世界上真正的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人,后人在他的手稿中发现了他对计算机的设计草图和详尽的文字描述,并在1960年根据其方案成功仿制了一台机械式计算机。

1673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明乘法机,这是第一台可以运行完整的四则运算的计算机。

莱布尼兹同时还提出了“可以用机械代替人进行繁琐重复的计算工作”的伟大思想,这一思想至今鼓舞着人们探求新的计算工具。

提香是哪个画派的代表?

提香·韦切利奥(TizianoVecellio,1490—1576),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代表。

他是乔凡尼·贝里尼的学生,并受乔尔乔内的影响,青年时代在人文主义思想的主导下,继承和发展了威尼斯派的绘画艺术,把油画的色彩、造型和笔触的运用推进到新的阶段。

其神话题材画作《爱神节》、《酒神与阿丽亚德尼公主》等,洋溢着欢欣的情调和旺盛的生命力。

提香有一个几近疯狂的癖好:爱财。

他与他的众多学徒辛苦工作,一是为了追求艺术,二是为了变成富翁。

达利的一番话大抵可以诠释提香的所作所为:艺术家必须用自己的笔寻找黄金。

提香的艺术经历完美地诠释了某一类艺术家:他们才华横溢,富有,万古流芳,权贵欢迎他们,百姓崇拜他们。

荷兰“百年辉煌”是哪个时期?

从15世纪初到16世纪的近100年,是波兰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史称“百年辉煌”或“黄金时代”。

此时由于波兰国王是入赘的女婿,为了争取主要由骑士军人组成的波兰贵族集团的支持,对他们做了较大让步,使波兰贵族享受到较为广泛的民主自由,成立了实行多数决定制的议会,限制了王权和教会。

这在中世纪的欧洲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甚至对后来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一时期,整个波兰基本上没有发生战争,国家呈现安定局面,经济发展,科学进步,文化繁荣,国土面积扩大到近百万平方公里,人口达700万。

波兰当时发展成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中欧大国。

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就生活在这个时代。

哥白尼是怎样认识天体运动的?

尼古拉·哥白尼(MikolajKopernik,1473—1543)是波兰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

他以惊人的天才和勇气揭开了宇宙的秘密,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

约在1515年前,哥白尼为阐述自己关于天体运动学说的基本思想撰写了一篇题为“浅说”的论文,他认为天体运动必须满足以下七点:

1.不存在一个所有天体轨道或天体的共同的中心。

2.地球只是引力中心和月球轨道的中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3.所有天体都绕太阳运转,宇宙的中心在太阳附近。

4.日地距离同天穹高度之比,就如同地球半径同日地距离之比一样渺小。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同天穹高度之比是微不足道的。

5.在天空中看到的任何运动,都是地球运动引起的。

6.在天空中看到的太阳运动的一切现象,都不是它本身运动产生的,而是地球运动引起的。

地球带着大气层,像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旋转。

由此可见,地球同时进行几种运动。

7.人们看到的行星向前和向后运动,是由于地球运动引起的。

地球的运动足以解释人们在空中见到的各种现象了。

1515年,哥白尼着手撰写《天体运行论》。

十几年来,哥白尼进行了大量的天文观测,收集了大批资料,终于在1533年完成了这部巨著的初稿。

随后,他又长期进行观测、验证、修改,使得他的宇宙体系更具说服力,成为一种科学理论。

《天体运行论》的第一卷是全书的精髓,先后论述了“宇宙是球形”、“大地也是球形”、“天体的运动是均匀永恒之圆运动或复合运动”。

由于哥白尼的学说触犯了基督教教义,遭到教会的查禁。

直至1882年,罗马教皇才不得不承认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

这一光辉学说经过3个世纪的艰苦斗争,终于得到普天下人的科学共识。

伽利略如何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Galilei,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的结论。

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多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关于自由落体实验,伽利略做了大量的实验,他站在斜塔上面让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从塔顶上落下来,并测定下落时间有多少差别。

结果发现,各种物体都是同时落地,而不分先后。

也就是说,下落运动与物体的具体特征并无关系。

无论木制球或铁制球,如果同时从塔上开始下落,它们将同时到达地面。

伽利略通过反复的实验,认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轻重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相同的。

是谁研制了望远镜?

1609年6月,伽利略听到一个消息,说是荷兰有个眼镜商人利帕希偶然用一种镜片看见了远处肉眼看不见的东西。

“这难道不正是我需要的千里眼吗?”

伽利略非常高兴。

不久,伽利略的一个学生从巴黎来信,进一步证实这个消息的准确性,信中说尽管不知道利帕希是怎样做的,但是这个眼镜商人肯定是制造了一个镜管,用它可以使物体放大许多倍。

“镜管!”

伽利略把来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急忙跑进他的实验室。

他找来纸和鹅管笔,开始画出一张又一张透镜成像的示意图。

伽利略由镜管这个提示受到启发,看来镜管能够放大物体的秘密在于选择怎样的透镜,特别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如何搭配。

他找来有关透镜的资料,不停地进行计算,忘记了暮色爬上窗户,也忘记了曙光是怎样射进房间。

整整一个通宵,伽利略终于明白,把凸透镜和凹透镜放在一个适当的距离,就像那个荷兰人看见的那样,遥远的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经过放大也能看清了。

伽利略非常高兴,他顾不上休息,立即动手磨制镜片,这是一项很费时间又需要细心的活儿。

他一连干了好几天,磨制出一对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然后又制作了一个精巧的可以滑动的双层金属管。

现在,该试验一下他的发明了。

伽利略小心翼翼地把一片大一点的凸透镜安在管子的一端,另一端安上一片小一点的凹透镜,然后把管子对着窗外。

当他从凹透镜的一端望去时,奇迹出现了,远处的教堂仿佛近在眼前,可以清晰地看见钟楼上的十字架,甚至连一只在十字架上落脚的鸽子也看得非常逼真。

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经过不断改进,放大率提高到30倍以上,能把实物放大1000倍。

现在,他犹如有了千里眼,可以窥探宇宙的秘密了。

谁被尊为“磁学之父”?

吉尔伯特(1544—1603),英国著名的医生、物理学家。

他于1544年5月24日生在英国科尔切斯特市一个大法官家里。

年轻时就读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攻读医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已成为英国名医。

由于他医术高明,1601年担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御医,直到1603年11月30日逝世。

吉尔伯特开创了电学和磁学的近代研究。

1600年他发表了一部巨著《论磁》,该书的所有结论都是建立在观察与实验基础上的。

书中记录了磁石的吸引与推斥;磁针指向南北等性质;烧热的磁铁磁性消失;用铁片遮住磁石,它的磁性将减弱。

他研究了磁针与球形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发现磁针在球形磁体上的指向和磁针在地面上不同位置的指向相仿,还发现了球形磁体的极,并断定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提出了“磁轴”、“磁子午线”等概念。

总之,在磁现象的研究方面,吉尔伯特的成就巨大,被尊为“磁学之父”。

马基雅维利崇尚什么思想?

尼可罗·马基雅维利(NiccoloMachiavelli,1469—1527),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马基雅维利主义也因之成为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类愚不可及,总有填不满的欲望、膨胀的野心;总是受利害关系的左右,趋利避害,自私自利。

因此,利他主义和公道都是不存在的,人们偶尔行善只是一种伪装,是为了赢得名声和利益。

人都是“忘恩负义、心怀二志、弄虚作假、伪装好人、见死不救和利欲熏心的”;即使最优秀的人也容易腐化堕落,因为作恶更有利于自己,讲假话更能取悦别人。

马基雅维利还指出:受人敬爱不如被人惧怕,“一个君主被人惧怕比起被人爱,更为安全些”。

但有时又有必要让人民相信君主是“集美德于一身的人”,也就是说,统治者在公开场合应表现爱民如子和仁慈宽厚的一面。

惩罚人的事应让其他人去干,最后还可嫁祸于人,找替罪羊。

奖赏别人的事应当亲自出面,以免让下属行私惠。

给人恩惠要一点点地来,让他有盼望;给人打击要一下致其于死地,不让他有报复的可能。

不可指望别人对你诚实,更不可把命运系于别人身上。

要经得起孤独的煎熬,“最危险莫过于意气相投的人”。

马基雅维利主义在西方是贬义词,是旁门左道的文化支流;一旦谁被冠以“马基雅维利主义者”,谁就名誉扫地。

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之类的阴谋诡计而被称做“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其政治地位一落千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差”的三位总统之一。

弗朗西斯·培根有着怎样的经历?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于1561年出生于伦敦,是伊丽莎白一世手下一位高级政府官员的次子。

他12岁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但是三年后中途辍学,未获得学位。

他从16岁开始给英国驻巴黎大使当助手。

18岁时,他的父亲猝死,未能给他留下什么钱财。

因此他开始攻读法律,21岁时找到一份律师的职业。

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

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

1604年培根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被提升为掌玺大臣。

但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在探求科学真理上。

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出版了多部流传后世的大作。

1621年,国会指控培根贪污受贿,经高级法庭审理,培根被判处罚金四万镑,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等官职。

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身败名裂。

从此培根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1626年3月底,培根坐车经过伦敦北郊。

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

当路过一片雪地时,他突然想做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便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

但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趋于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谁被称为法兰西绘画之父?

古拉斯·普桑(NicolasPousssin,1594—1665),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在法国17世纪画坛的地位无与伦比。

《阿卡迪亚的牧人》为其主要代表作。

普桑的作品大多取材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

画幅通常不大,但是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和构图的完美,人物造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作品构思严肃而富于哲理性,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艺术特色,他的画冷峻中含有深情,可以从中窥视到画家冷静的思考。

如果说法兰西民族绘画形成于17世纪,那么普桑可谓“法兰西绘画之父”。

撒尿小孩铜像有什么来历?

布鲁塞尔撒尿小孩铜像是布鲁塞尔标志性建筑,位于市中心广场上叫“狗街”的转弯处。

雕塑刻画的小男孩后来成为比利时的国家英雄。

雕像建于1619年,1747年法国路易十五为了“雅观”起见,曾给他披上过衣服。

关于该雕像的传说有好几种,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在一次比利时人民反侵略战争期间,战败的西班牙入侵者在逃离该市之际,点燃了通往市政厅地下火药库的导火索,企图将市中心夷为平地。

当时一个名叫于廉的小男孩发现正在燃烧的导火索,急中生智,立刻撤泡尿将导火索浇灭,使该市幸免于难,但小于廉却中弹身亡。

人民为纪念这位小英雄而创作了此尊铜像。

另一种传说是,中世纪有伙强盗在布鲁塞尔燃起漫天大火,此时有位神童从天而降,撒了一泡尿将大火浇灭,挽救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后来人们特立铜像进行纪念。

小于廉的塑像极为生动逼真,赤身露体,叉腰挺肚,泰然自若地不断撒尿,十分诱人喜爱。

欧美各国每年狂欢节便以小于廉造像大撒啤酒,引得参加狂欢的人们争相狂饮,一派热闹异常的动人情景。

谁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

威廉·哈维(WilliamHarvey,1578—1657),出身于英国一个富裕农民家庭,19岁毕业于英国的剑桥大学,之后到意大利留学,5年后他成为医学博士。

在意大利学医时,他还常常去听伽利略讲授的力学和天文,深受这位教授的影响,使他的求知欲已跨越了学科的界线。

伽利略注重实验的做法,对哈维影响极大,这为他日后研究医学,发现人的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

说到认识人的血液循环,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讲,似乎无人怀疑过。

然而,在古代,要认识它并不容易,而且多少科学家、学者付出了昂贵的代价——鲜血和生命。

在古代,著名学者、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言论,被誉为仅次于神的权威,不容置疑。

他对于人的血液循环毫无认识,因而十分错误地提出人体内(血管内)充满着空气。

这种错误的说法延续了几百年,直到1800年前,被一位古罗马的神医盖仑否定,他指出人血管里流的是血。

显然,比亚里士多德前进了一大步。

盖仑的理论认为,血液在人体内像潮水一样流动之后,便消失在人体四周。

由于他是一位名望极高的神医,人们一千年内都把他这种血液理论奉为真理,没有怀疑。

哈维用兔子和蛇,反复做实验,他把它们解剖之后,找出还在跳动的动脉血管,然后用镊子把它们夹住,观察血管的变化,他发现血管通往心脏的一头很快膨胀起来,而另一端就马上瘪下去了,这说明血是从心脏里向外流出来的,由此证明动脉里的血压在升高。

他又用同样的方法,找出了大的静脉血管,用镊子夹住,其结果正好与动脉血管相反,靠近心脏的那一段血管瘪了下去,而远离心脏的另一端鼓胀了起来,这说明静脉血管中的血是流向心脏的。

哈维终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血液由心脏这个“泵”压出来,从动脉血管流出来,流向身体各处,然后,再从静脉血管中流回去,回到心脏,这样完成了血液循环。

他把这一发现写成了《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一书,正式提出了关于血液循环的理论。

谁奠定了基督教归正宗的理论基础?

约翰·加尔文(JeanChauvin,1509—1564)出生于法国巴黎北部不远的瓦兹省,父亲是一名律师。

1523年,他进入巴黎大学学习法律,获得文科硕士,然后又赴奥尔良进修获法学博士学位。

1534年赴瑞士巴塞尔,1536年定居日内瓦并发表《基督教原理》。

1538年由于过激改革宗教,和市政当局冲突,被迫出走斯特拉斯堡。

1541年,加尔文返回日内瓦,重获市政当局支持,建立日内瓦归正会,从1541年到1555年进行一系列的神学争论。

加尔文虽然主张教会民主,神职人员需经选举产生,但他对非本派的教徒镇压也相当残酷,曾活动当局将当时被视为异端神学家的塞尔维特用火刑烧死。

加尔文教的教义在荷兰、苏格兰和英格兰影响很大。

他延揽大批欧洲新教难民到日内瓦,导致日内瓦成为归正宗的国际中心,号称“新教的罗马”。

加尔文对新教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贡献,在理论上奠定了归正宗的基础。

他的神学名著是《基督教要义》。

救赎预定论是他倡导的神学遗产。

托马斯·莫尔因何被亨利八世处死?

托马斯·莫尔(ThomasMore,1478—1535),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是《乌托邦》一书的作者。

1478年2月7日,托马斯·莫尔出身在英国伦敦一个不太显赫的富有家庭。

莫尔幼年丧母,由父亲带大。

他的父亲约翰·莫尔曾担任过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是一位勤俭持家、正直明达的人,对儿子要求极为严格,这对莫尔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当时的欧洲,拉丁文被视为进入上层社会的通行证。

因此,幼小的莫尔被送入了伦敦的圣安冬尼学校,学习拉丁文。

13岁时,父亲将他寄住在坎特布雷大主教、红衣大主教莫顿的家中。

莫顿是当时一位很有影响的政治家,他学识渊博、机智过人、谈吐优雅,曾担任过英国的大法官,对此莫尔在《乌托邦》中专门做过描述。

从他那儿莫尔受到了很多有益的的影响。

1535年,托马斯·莫尔因反对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

1935年,在他逝世400年后,被罗马天主教会册封为圣人。

何谓《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是155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同德意志新教诸侯在奥格斯堡帝国会议上订立的和约。

路德宗教会因之在德意志取得合法地位。

16世纪宗教改革中,德意志一些信奉天主教的诸侯禁止臣民信奉新教。

另一些诸侯则反对天主教而支持宗教改革,以维护自己在运动中的既得利益。

他们在领地内建立路德宗教会,并自任教会的实际首脑。

各派诸侯、诸侯与皇帝、皇帝与教皇之间的矛盾复杂而激烈。

1531年,德意志新教诸侯组成反对皇帝和天主教诸侯的士马卡尔登联盟。

查理五世因忙于对法战争,无暇顾及。

1546年回国时,士马卡尔登联盟已因分裂而渐见削弱。

次年查理五世战胜新教诸侯,萨克逊选侯约翰·弗雷德里克被俘,士马卡尔登联盟瓦解。

1550年,查理五世颁布“血腥诏令”,严禁宗教改革宣传,同时镇压再洗礼派。

但是,皇权的增长也引起了教皇和天主教诸侯的不安和嫉视,他们组成反皇帝同盟,北方路德宗诸侯也积极备战。

1552年查理五世战败,1555年被迫签订《奥格斯堡和约》。

当时查理不在德意志境内,委托其弟费迪南代行。

和约规定教随国定原则,即承认天主教和路德宗诸侯同样有权决定其臣民的宗教信仰,不接受所规定信仰者可以出卖其产业后离境。

和约只承认路德宗的合法地位,而不包括其他新教教派如归正宗和再洗礼派。

和约还规定凡在1552年前为路德宗诸侯所占有的教产,由其继续占有。

原天主教的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院长如改信路德宗,即丧失原来的教职和权力,另选持天主教正统信仰者继之。

英国“圈地运动”的起因是什么?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辟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

羊毛价格不断上涨。

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

往往10英亩牧场的收益超过20英亩的耕地。

在英国,虽然土地早已有主,但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这些公共用地则没有固定的主人。

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首先在这里扩大羊群,强行占有这些公共用地。

当这些土地无法满足贵族们日益扩大的羊群需要时,他们又开始采用各种方法,把那些世代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出家园,甚至把整个村庄和附近的土地都圈起来,变成养羊的牧场。

根据1630年和1631年的调查报告,莱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约占该郡土地2%。

大部圈占地变成牧场。

主要的圈占者是乡绅。

1485—1550年,他们在莱斯特郡圈地的面积占圈地总面积的60%。

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

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

曾经有一群农民在向国王控诉一个叫约翰·波米尔的领主的上诉书中写道:

“这个有权有势的约翰·波米尔用欺骗、暴力占有您的苦难臣民——我们的牧场,这些土地是我们世代所拥有的。

他把这些牧场和其他土地用篱笆围上,作为自己所有。”

后来,这个约翰波米尔又强行夺取了我们的住宅、田地、家具和果园。

有些房屋被拆毁,有些甚至被他派人放火烧掉,我们被强行驱逐出来。

如果有谁不愿意,波米尔就率领打手包围他的家。

这些人手持刀剑、木棒,气势汹汹,凶猛地打破他家的大门,毫不顾忌他的妻子儿女的号哭。

“约翰·波米尔为了圈占我们的土地,不惜将我们投入监狱、毒打、致残,甚至杀害,我们现在连生命都难保全。”

在这种强行的圈地运动中,农民以前以各种形式租种的土地,无论是先前定下的终身租地,还是每年的续租地,都被贵族强行圈占了。

这些成为牧场主的贵族们还互相攀比,使他们的牧业庄园变得越来越大。

英国的圈地运动从15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

英国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都变成了牧场。

在圈地运动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英国国王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颁布了一些企图限制圈地程度的法令,但这些法令没起多大作用,反而使圈地日益合法化。

西班牙无敌舰队如何覆灭?

1588年8月,西班牙和英国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

这次海战,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威力无比,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最幸运的无敌舰队”。

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

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失败,好像一个耳语一样,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的耳中。

在一个商业时代,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也许在1588年,对这一点还没有太明确的认识,可是在下一个世纪,这个耳语的声音就变得越来越大,终于成为了每一个英国人的呼声。

荷兰何时夺取了非洲西海岸的贸易垄断权?

荷兰从16世纪以来一直是葡萄牙与欧洲进行贸易的最大中间商,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16世纪末,荷兰夺取了葡萄牙在非洲的重要贸易据点和军事要地。

紧接着,又成立了荷属几内亚公司、西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等,夺取了非洲西海岸的贸易垄断权。

到17世纪中叶,荷兰几乎垄断了海上的奴隶贸易。

为什么东印度公司是英国侵略印度的工具?

东印度公司始建于1600年。

最初,英国人主要是利用东印度公司做生意。

慢慢地,东印度公司就成了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的工具了。

1613年,英国在印度西部的苏特拉设立贸易站,不久,又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拉斯建立商馆。

1698年,东印度公司向印度莫卧儿政府买下了位于孟加拉湾恒河口岸的加尔各答。

加尔各答村庄虽小,作用却非常大,其周围盛产大米、黄麻,河流纵横交错,平原一望无边。

东印度公司在这里设立了贸易总部,把印度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英国东印度公司还通过垄断鸦片、食盐和烟草贸易等手段谋取暴利。

其中,鸦片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七分之一。

他们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片,再走私到中国销售,从中渔利,并使大清帝国从此走向衰落。

18世纪初期,强盛的莫卧尔王朝开始衰落,印度又重新分裂为许多小的城邦,而此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实力越来越强,于是它抛开了“商业公司”的外衣,逐渐占领了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和孟买,然后在这里设立管区。

为了能更顺利地入侵其他地区,英国东印度公司还在加尔各答修筑了一个巨大的堡垒,里面是为它服务的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英国军人。

英印“七年战争”是怎么回事?

做生意的东印度公司建立了军队,这下印度人终于不干了。

1756年,孟加拉的纳瓦布(相当于总督)向东印度公司提出抗议,要求它们拆除堡垒,但英国人根本不予理睬。

于是,纳瓦布发兵赶走了英国人,收回了加尔各答。

这就是著名的英印“七年战争”的导火索。

1757年1月,英印开战,在狡猾的英国人的贿赂下,英军于普拉西战役中大败印军,孟加拉的纳瓦布被杀死,孟加拉国库被抢。

据不完全统计,英军拿走的金银珠宝,总价值达3700万英镑,这还不包括个人装入腰包的总价值为2100万英镑的财物。

贪婪的英国人还于1799年,在攻陷了印度封国迈索尔时,从迈索尔首府抢劫了价值超过1500万英镑的王室珍宝。

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历史学家J.R.格林这样说道:“七年战争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英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从战争结束时起,英国不再仅仅是一个欧洲强国,不再仅仅是德国、俄国或法国的对手。

正如英国声称它是北美洲的霸主和印度未来的霸主那样,英国注定要在未来的世界历史中凌驾于仅仅在一块大陆内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国家。”

东印度公司是怎样演变成殖民政府的?

在英印“七年战争”中获胜的英军继而击败法军,独自霸占了孟加拉,并任命亲英派印度人做了纳瓦布。

1765年,东印度公司取得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的收税权,主宰了孟加拉。

公司直接掌握了财政和军权,并间接掌握了行政权。

印籍人员负责办理事务,但无实权,史称“双层统治”。

17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东印度公司管理法”,原加尔各答的省督改称总督,由英王直接任命,其任务是代表英国政府全权管理英国占领下印度的全部领土。

至此,英国政府开始通过东印度公司直接统治印度,东印度公司最终变成了统治印度的殖民主义政府。

英国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在18世纪中叶前,手工棉纺织业是印度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然而到了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发生前,曾经辉煌上千年的印度手工业从此一蹶不振,使千百万的手工业者失去了生活来源,成批地饿死。

达卡城的人口由18世纪中期的15万下降到1840年的三四万人。

“这种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绝无仅有。

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的平原漂白了。”

一位东印度总督曾经这样说。